脚拇趾歪斜肿痛,穿不进鞋,为何?
“拇外翻”或称作“拇趾外翻”,
是以足拇趾向外偏斜、
第一跖趾关节内侧隆起包块(拇囊肿)、
前脚掌增宽为特征的一种足部畸形。
为什么“我”会拇外翻?
拇外翻的病因
拇外翻的患者通常会问到的一个问题:“是不是我穿鞋的类型不当引起的?"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复杂。
家族遗传是重要的内在因素,但是,导致拇外翻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患者足本身的生理结构异常,而鞋子太紧往往加剧了拇外翻的进展。
拇外翻是否有迹可循?
拇外翻的形成过程
拇趾外翻有三个发展阶段,可以对照量表划分。在畸形发展之初,或在第一、第二阶段进行正确矫形治疗可以防止拇外翻下一阶段发展。
通常,以下各个拇外翻的阶段,
极有可能在相对应的年龄段发生:
1.第一阶段(轻微):通常发生于青春期到25岁。第一阶段拇外翻表现为轻微的内侧隆起。
2.第二阶段(中度):一般发生在25岁到55岁之间。畸形对第二趾造成压力。跖趾关节底面或内侧形成胼胝。
3.第三阶段(重度):如果在第一或第二阶段不进行矫形治疗,畸形会进一步发展,最终进入第三阶段。在第三阶段可能会出现拇趾和第二足趾上重叠或下重叠,即拇趾高于或低于第二足趾。发生这种情况时,对患者而言,穿鞋会变得很困难,他们会发现很难找到能适应拇外翻病变进程的鞋子--大多数鞋子会使拇趾畸形内侧病情重。
已经发展到第三阶段的拇外翻治疗起来非常困难。患者会感到极度痛苦,通常很难找到可以容纳拇趾歪斜的鞋子。建议患者及时咨询足病矫形外科医生通过手术矫正拇趾外翻畸形。
拇外翻如何治疗?
临床评估和治疗注意事项
成人拇外翻需要由专业的足病矫形外科医师评估。矫形医师需要将外观查体结合必要的影像检查充分评估足部结构和关节的活动功能情况。
拇外翻的治疗方式
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干预。
/保守治疗方案/
1.锻炼:加强足内肌群力量从而增强对抗导致畸形的异常肌肉力量。
2.佩戴矫形器:维持足部力线,减轻足部过多的压力及引起的疼痛症状,延缓畸形加重,但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疾病的发展。
3.矫形疗法:贯穿于拇外翻治疗的整个过程,在术前、术后康复阶段维持正确的足部位置并减少内在结构的异常活动。
/手术干预/
保守治疗应作为首要考虑的手段。但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属于拇外翻第三阶段(重度),唯一可行的治疗方案就是手术干预。
拇外翻患者如何选择合适的鞋子?
拇外翻患者可能会很难找到合适的鞋子。患者往往会被迫购买大于实际尺寸的鞋子,以容纳因拇囊肿而导致的前足过宽。建议在挑选适应拇趾外翻畸的鞋子时,鞋头空间要大于一般的鞋子,并避免鞋子内部缝合线刺激第一跖趾关节畸形部位。
-本文专家-
邵晏清
副主任医师足踝医学
广东省医学会创伤骨科学分会足踝创伤学组成员,国际矫形与创伤学会(SICOT)中国部数字骨科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健康中国研究会足踝健康专委会委员。
澳大利亚theAlfred创伤中心访问学者;于德国SchönKlinikMünchenHarlaching完成足踝医学专项进修;广东省骨科医院完成创伤专项进修;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完成足踝医学规范化培训项目,成为惠州首位足与踝关节矫形专科医师。
擅长方向:
●足部畸形:前足(拇外翻,拇内翻,锤状趾,交叉趾,类风湿性关节炎前足畸形);中后足(平足,高弓足,马蹄内翻足)
●足部区域疼痛综合征:包括足部痛风,跖痛症,跟痛症,跖腱膜炎等。
●足踝部退行性疾患:包括拇僵硬,跟腱炎及跟腱周围炎,踝关节炎及距下关节炎,中足骨性关节炎,Müller-Weiss病等。
●足踝创伤及运动性损伤:包括足踝部骨折,踝关节扭伤,慢性踝关节不稳定,踝关节韧带损伤,距骨软骨损伤,草地趾,Lisfranc损伤。
●下肢步态评估及生物力学分析;足病畸形与足痛症状的非侵入性矫形疗法;矫形外科术后康复。
●足踝疾患的生物物理治疗:包括应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及冲击波治疗足踝退行性疼痛病变及骨不愈合。
审核|钟浩博
文图|邵晏清程秋伊
编辑|程秋伊张粟敏
点击下方图片
获取更多相关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