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手记 | 我不怕阳,我怕的是……
——这是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儿科护士长陈舜妹24日发布的朋友圈。两天后,她也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
12月26日,我不出所料地“阳”了,没有恐慌害怕,只是有点疲惫。看到阳性报告,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己到过哪里?如何消毒?还有什么事没有完成?还有什么工作需要交接的?
千万不能影响科里仅剩个位数的“冬阴工”,特殊时期,我们医护群体尤其得“防火防盗防同事”。亲身经历了阳才知道什么叫做头晕脑胀、畏冷寒战,简直“酸爽如斯”。
(左一)陈舜妹在换药
其实和普通人一样,医护人员阳了还是要休息,不能太累,不然抵抗力下降太快,就给了病毒“入侵”的机会了,估计自己是昨天“责任中班+下午班”上得太狠,抵抗力下降,不然我这样的意志是会活活把病毒憋死的,嘿嘿。
早在2020年,我们就已经对病房进行了区域划分:普通病房及隔离病房。如今,在此基础上我们又优化了区域的划分,分成了缓冲病房、阳性诊疗区及普通病房。
26日下午,体温38.5,全身酸疼,声音嘶哑。
今天又来了三个“阳妈妈”生的呼吸急促的新宝宝,赶紧把他们安排放缓冲病房。在缓冲病房的新生宝宝经过几次核酸后,会根据核酸结果转移到阳性诊疗区或者普通病房中。
截止到12月29日,新生儿科阳性诊疗区的新生宝宝已经有5个了,儿科阳性诊疗区的孩子已经有35个,但是值得欣慰的是所有的“小阳人”都是轻症感染者。
医护对早产宝宝进行复苏
26日下午,2位上中班的同事主动留下来帮忙,但她俩嘴上说是“帮一下忙”,其实一直把新病人和下午所有的工作和记录都做完,一直到傍晚5点多才走。
外借到医院核酸检测点驻守3年的资深大姐林净艳,今天第一天回科里干活。大姐52岁了,刚刚“阳康”返工,一副"我阳过,我怕谁”的架势,非常认真卖力。
负责做医嘱的妹妹是个怀孕2个月的孕妇,一直忙来忙去,奔走在病人之间。我暗暗心疼,却也无奈,人手这么短缺,还真有点害怕突然收到她递过来的病假条,但是等了很久也没有。
我们不怕阳,害怕的是那些用了很久的呼吸机而撑起来的“巴掌宝宝”出现意外,害怕因为病情变化没能救过来的孩子们,也害怕自己在前方全力厮杀的时候,后院起火无暇顾及,好在自己的家人孩子能够相互照顾。
护理部主任和同事们的短信估计已经炸了吧,她们比我们压力更大,一边是逐渐”消失“的同事,一边是日益增加的病人。26日,医院再次进行了总协调,全院部署调配了人力,相信情况一定会越来越好!
我最要感谢的是亲爱的同事们、医生战友们。短短一周,下夜班的同事发烧了,上夜班的同事也发烧了,大家都是上着上着就烧了,突发情况层出不穷。
新生儿医生护士去手术室接早产宝宝
科里的医护“冬阴工”们没有二话,连轴上班,互相顶上。所有人都是休个三天,只要不发烧就都复工了,至于头晕酸痛腿软大家都没有抱怨,还笑着说“咱们现在上班那是全靠情怀”。
感谢生命里出现的每一个人!我一直觉得很幸运和感恩,总是可以在不同时期遇到贵人,周边都是良人,即使遇到难关也会转化出好的结果,就如眼前与这场奥密克戎的终极对决,我们同心协力,势必胜出!
我感染上的一定是“啰嗦株”!盖着2层被子哆嗦着手码字,不知不觉竟写了这么多~
2022/12/29
记者手记
这个时代有太多的人在负重前行,医护人员便是其中之一。采访中陈舜妹护士长提到:两天前才发朋友圈感慨,三年来她一直在打“游击战”,哪个小区封控,需要医护上门核酸;哪次疫情突发,需要到社会核酸点支援;哪座城市需要驰援…这样的战斗形式结束了,而今换了一种形式,她相信这次是决战。
我相信无数人和我一样动容,我们的抗疫包里是口罩、是药品、是酒精…而他们的应急包里却是工作服,是剪刀、是胶布,是那些方便自己随时外出支援的工具。三年来,他们一直在战斗,从一个战场到另一个战场;他们也是人,也会累,也会生病;请给他们多一点理解和支持,如果可以,尽量不增加他们早已满负荷的工作量。
不过采访中,陈护士长也提醒大家,如果发现身体出现情况,也是要及时就医的。相信不用多久,春天就会来到!
预约诊疗
推荐使用以下方式
1.通过关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微信服务号预约:
长按二维码可识别
2.拨打医院预约电话0592-2993666(工作日8:00-12:00;14:30-17:30)
3.拨打厦门市24小时统一门诊预约平台电话:0592-96166
4.登陆医院官网预约:
https://www.xmzsh.com/
★医院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南路209号
来源:i听厦门广播审核:苏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