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寒| 顺时养生 “养肾防寒”
小
寒
腊月十四
小
寒
养
生
小寒料峭,积久而寒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古人认为,小寒虽冷,却不及大寒。根据气象记录,过去常有小寒时气温低于大寒时的情况,因此,民间也流传着“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的说法。
古人以五日为一候,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雊。”小寒之时,阳气萌动,大雁起身北迁,喜鹊开始筑巢,山中的野鸡也因感到阳气滋生而高声鸣叫,万物都在蠢蠢欲动,静候春天的到来。
此外,古人还为每个节气挑选了花期最准确的花作为节候代表,称为“花信风”。小寒三候: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梅花在此时含苞待放、暗香扑鼻,引得游人连连驻足。宋代诗人金朋说在《咏朱墨斋山茶花》中道:“岁寒松柏如相问,一点丹红雪里开。”黄庭坚亦有诗赞美水仙花:“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山茶与水仙的幽香拂面、清淡雅致,为凛冽的寒冬增添了不少韵味。
起居养生要防寒
小寒养生要泡脚
冬练三九先热身
太极拳、五禽戏都是很好的中国传统健身功法,经常练习可以活动腰肢关节(但腰椎有病变的人要谨慎练习两手攀足之类的动作),壮腰健肾,疏肝健脾,补益心肺,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还有乾隆皇帝的“十常四勿”也可以练习。“十常”是日常生活中多做这十个基本的动作,如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睛常转、面常搓、足常摩、腹常运、肢常伸、肛常提等。“四勿”指的是不要做的,如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等。
情志调养节喜制怒
我们要注意预防季节性情感失调症。季节性情感失调症多见于青年女性,在冬季易发生情绪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的现象,并且反复地出现。预防的方法可以多晒太阳,保持情绪平和。注意精神的调养,保持乐观,节喜制怒。
饮食调养宜温补
经络养生
◆温通气血:按揉气海穴、合谷穴、脾俞穴、胃俞穴。
来源:中国日报网
—End—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资讯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