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院担当丨高龄老人突发脑梗 静脉溶栓立竿见影
生死时速,抢救大脑。近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神经内科密切配合,把握溶栓“黄金时间窗”,成功救治了一名87岁高龄急性脑梗死新冠患者,目前患者恢复良好,疗效显著。
“医生医生!我父亲突然说不出话,左半边身子也使不上劲儿,您快给看看吧!”近日,石家庄市的孟先生因突发言语不清伴左侧肢体无力被家人紧急送往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急救。
经过初步问诊、查体,急诊科值班医生胡卓思初步判断孟先生为急性脑血管病,立即启动卒中急救绿色通道,紧急为患者完善相关化验及颅脑影像学检查,神经内科值班医师徐玉珠在接到通知后迅速到达急诊科,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一场“大脑保卫战”立即打响。
“患者言语不清、意识模糊,左上下肢瘫痪、抬起费力,考虑急性脑梗死”,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并结合患者影像学及相关化验结果,救治团队进一步明确诊断,排除禁忌症。但考虑到患者年龄偏大,发病急,同时伴有房颤病史和脑梗死病史,心源性栓塞可能性大,溶栓治疗存在较高风险,若病情进展可能导致严重瘫痪,甚至危及生命,救治团队立即请专家会诊。
“现在距离患者发病还不到4.5小时,还在静脉溶栓的时间窗里!”刘俊艳主任充分评估患者病情,认为患者发病时间在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窗内,急诊静脉溶栓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致残率、死亡率,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日后生活质量,其获益大于风险,指示给予静脉溶栓治疗。
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救治团队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并征得同意后,立即为患者进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经过60分钟的溶栓治疗,患者症状基本消失。随后,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患者恢复良好,HNHISS评分也降至2分。“能恢复的这么好,你们真的太神了!”孟先生的儿子向医护人员竖起了大拇指。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致残致死率非常高的疾病,起病急,部分卒中患者进展迅速,病情凶险,如果病发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病人常常遗留终生残疾甚至死亡,抱憾终身。”
刘俊艳主任特别提醒:
冬天是脑卒中高发期,一旦出现肢体无力麻木、头晕走路不稳、说话不清或意识不清,一定要立即拨打120尽快送医,就近送往有溶栓和取栓条件的医院及时救治。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而言,能否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直接决定了生存质量,年龄不是问题。急性脑梗死患者从发病到开始静脉溶栓的“黄金救治时间”原则上不超过4.5小时,急诊动脉取栓时间不超过24小时,越快越好。
作为急危重症高发的临床科室之一,疫情以来,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在刘俊艳主任的带领下,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其中,护士长张彦由于忙于照顾患者,父亲去世前也没见到最后一面,胡晓凯和薛红莲两位准妈妈昼夜坚守在病房,正在哺乳期的护士尤春燕、许秋霞毅然给孩子断了奶,吃住在科里……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确保了正常诊疗工作的开展和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面对疫情防控新形势、新任务,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道路上,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将继续努力,奋勇前行!
来自: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