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手术库
检查库
内科
呼吸内科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内分泌科 风湿免疫科 肾内科 风湿免疫科 普内科
外科
神经外科 心胸外科 乳腺外科 泌尿外科 肝胆外科 胃肠外科 肛肠外科 胃肠外科 骨外科 外伤科 整形烧伤科 普外科
男女老幼
妇产科 妇科 产科 男科 儿科 小儿科 新生儿科 生殖健康 整形美容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病科 性病科
五官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精神心理科
精神病科 心理咨询科 成瘾医学科
肿瘤科 感染科 肝病科 急诊科 中医科 体检保健科 营养科 疼痛专科 非临床科室

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 三级甲等 公立医院

您的位置: 首页 > 找医院 > 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 > 医院动态

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太极拳,中医健身功法练起来!(附视频)

中医导引是凝聚着古人智慧的运动方式。导引可以改善气血、提升阳气,从而提高机体抵抗力,以达到健体防病的目的。

今天为大家总结了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太极拳四种中医导引功法,快和家人朋友一起练起来吧!

八段锦真人视频:

八段锦真人视频:

第一式

两手托天理三焦

重心右移,左脚向左迈开一步,两脚掌心约与肩同宽,平行站立。两手从体侧捧气向前,掌心向上,双手十指交叉于小腹前。手掌体前捧气上托,当两臂抬至肩、肘、腕相平时,在胸前翻手掌向外再向上,双臂伸直,上托于头顶,两脚踩地,停顿数秒。松开交叉的双手,自体侧向下划弧拢气,慢慢落于体侧,左脚收回。接着重心左移,右脚向右迈开一步,重复以上动作,左右交替6~9次。

第二式

左右开弓似射雕

重心右移,左脚向左迈开一步,大致两肩宽,双腿屈膝下蹲成马步,两手自体侧拢气上升,抬至胸前交叉,左手在外呈剑指,右手在内握固。接着向左做拉弓状,剑指指尖向上,转头凝视远方,拉至极致,停顿片刻。两腿直起,两手臂伸展向下划弧拢气,还原体侧。再换右侧,重复如上动作,左右交替6~9次。

第三式

调理脾胃须单举

重心右移,向左迈开一步,两脚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内。两手捧气上升,指尖相对,置于中脘穴。右手转掌心向下,左手上托,至胸前指尖向右,至面部指尖向前,至头侧指尖向左,至头上方指尖向后,至臂伸直指尖向右,与此同时右手下按,逐渐转指尖向前,置于右大腿侧,停顿片刻。左手自左上方缓缓划弧拢气下落,右手顺势划弧转掌心向内,随后收回左足,两手向下划弧拢气,自然下垂,置于体侧,还原到预备式。再出右脚,重复如上动作,如此左右交替6~9次。

第四式

五劳七伤往后瞧

两脚并拢,两手从体侧拢气回收,两手重叠,敷于肚脐(掌心向里,男左手在里,女右手在里)。逐渐从上向下转动脊椎,向左侧背后望去,保持肩和胸不动,感受颈椎和胸椎形成二争力,随后胸椎从上向下缓缓向左转,保持腰椎和胯不动,感受胸椎和腰椎形成二争力,再将腰椎和胯缓缓向左转,保持脚踝不动,感受周身与脚踝形成二争力,停顿片刻。再从下向上逐渐将下肢、腰椎、胸椎、颈椎次缓缓转向正面。再转头向右侧背后望去,重复如上动作6~9次。

第五式

摇头摆尾去心火

左脚向左橫跨一大步成马步,两手自体侧拢气向前,向上到膻中穴前,再向下,两手反按大腿上,指尖相对。头向左侧倾斜,左肩沉降,左胯沉降,催动右胯与尾骨向右侧上翘摆动,目视右足尖的延长线方向,右臂绷直,左臂弯曲,以助尾部摆动。停顿片刻,躯干再缓缓摆至正位。随着两腿缓缓伸直,顺势两手臂向上、向外、向下划弧拢气回收,缓缓下落于体侧,同时收回左腿。再换右脚向右橫跨,重复如上动作,如此左右交替6~9次。

第六式

两手攀足固肾腰

两手经体前捧气上升,按于两肋,指尖相对,温熨片刻,两手向后摩运,按于腰部,温熨片刻。头后仰,尾骨上翘,挺胸收肘,停留片刻后缓缓摆正。两腿伸直,身体从上到下慢慢前俯,两手顺势沿腰臀部、双下肢后侧下至足跟部,再向前贴于足尖,做收腹拱腰头面贴腿两手攀足的动作3次。随后从下到上缓缓伸直腰背,双手上升,如此反复6~9次。

第七式

攒拳怒目增气力

重心右移,左脚橫跨一大步变马步,两手拢气上升,提至两侧腰间握固成拳,拳心向上。将左拳向前冲出,同时旋转腕部变成拳心向下,同时怒目圆睁,注视左拳冲出的远方,右手位于腰间向后拉。左拳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拇指依次打开,掌心向下,立掌转掌心向前,指尖向上,转动指尖,向左,向下,再向前,掌心向上,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依次屈曲成拳握固。两拳收回腰间,随后变掌,向两侧拢气回收,收回左脚。再伸出右脚,重复如上动作,如此左右交替6~9次。

第八式

背后七颠百病消

两臂自然下垂置于体侧,两手自体侧向前拢气上升,至小腹肚脐前,转掌心向下,随着两手下按,置于体侧,指尖向前,同时足跟上提,停顿片刻。足跟下落着地,两手掌心向内,还原体侧,全身放松,如此反复6~9次。

收式

动作要领:两脚并拢,两手从体侧拢气回收,两手重叠,敷于肚脐(掌心向里,男左手在里,女右手在里)。

易筋经真人视频:

易筋经真人视频:

预备势导引法

预备势导引法疏导任、督二脉。督脉督一身之阳,导引督脉使阳气升;任脉任一身之阴,导引任脉使阴气降。

预备势导引法通过蜷曲和伸展,可让筋归槽、骨对缝,使习练者形正、气和、体柔。另外,预备势导引法可促进周身气血循行,使之达到末梢(手指、脚趾)起到热身活血的作用。故预备势又名热身法。

韦陀献杵第一势

韦陀献杵第一势疏导手太阴经筋,与此经筋相应的是手太阴肺经。中医导引学非常重视对肺经的调摄。肺朝百脉,主气、主治节。导引此势对胸部满闷,气喘,心胸烦满,肩背、上肢麻木酸痛,两手支撑不能用劲,拘紧掣痛,胁肋拘急等有缓急之功效。

韦陀献杵第二势

韦陀献杵第二势疏导手少阳经筋,与此经筋相应的是手少阳三焦经。经常导引此势可以及时消除疲劳,提高上、中、下三焦气化功能,破散脏腑之积聚,防病于未然。

摘星换斗势

摘星换斗势疏导手少阴经筋,与此经筋相应的是手少阴心经。中医学认为:心主神明。心失所养则心神不宁,容易导致心悸,失眠等症。心神散乱易扰,则无法专注。故导引此势有专注凝神之效。

出爪亮翅势

出爪亮翅势疏导手阳明经筋,与此经筋相应的是手阳明大肠经。大肠经与肺经互为表里关系,此势是模仿鸟类形态的仿生导引法。出爪亮翅势导引法,通过咬牙、舌抵、抬头、挺胸、收腹、提肛,助阳气上升,可聚精、养气、凝神。长期坚持可身轻如燕。导引此势对口干、鼻塞、齿痛、腹痛、泄泻、便秘等症有调理作用。

倒拽九牛尾势

倒拽九牛尾势疏导足阳明经筋,与此经筋相应的是足阳明胃经。易筋经十二势所用的是劲,而不是力,劲来源于筋,是用筋劲。常做此导引势可消除有气无力的生理现象,同时还能提高胃的功能,防止胃肠道疾病的产生。

九鬼拔马刀势

九鬼拔马刀势疏导足少阳经筋,与此经筋相应的是足太阳膀胱经。导引此势对小脚趾痛、脚后跟肿痛、颈项筋急,臂不能上举等,有调理功效。对下焦气化功能弱,以及下肢关节不灵活,胁部作痛,胸椎、颈椎痛等,导引有缓解功效。

三盘落地势

三盘落地势疏导手厥阴经筋,与此经筋相应的是手厥阴心包经。心包与三焦相表里。此二经虽有名而无实际形态,但确实有其功能所在。三盘落地势导引法是由起势、下插、前推、内收、转掌下压、旋腕握拳、提起、收势等八段小导引集合而成,其主要作用是锻炼筋劲、提高免疫力。经常导引此势可缓解胸闷、胀痛等,对心胸乃至整个胸腹部都有保护作用。

青龙探爪势

青龙探爪势疏导足太阳经筋,与此经筋相应的是足少阳胆经。此势是模仿“龙探爪”的仿生导引法,其动作要求舒展、平缓。手要从头面处慢慢向下导引,牵动肩胛后垂直向下至脚踝外侧,再旋体180度后上引。导引此势对腰腿、肩背、颈项拘紧都有缓解功能,也有利全身气血运行。中医认为,肝与胆相表里。导引此势有舒肝沥胆的功效。配合卧虎扑食势效果更佳。长期坚持导引此势对焦虑、抑郁等症状有调节作用。

卧虎扑食势

卧虎扑食势疏导足厥阴经筋,与此经筋相应的是足厥阴肝经。中医认为,肝主筋,人体最大的筋是宗筋(生殖器)。《素问·痿论》载:“入房太甚,宗筋驰纵。”坚持导引卧虎扑食,对房事过多,性功能减退有调摄作用。

打躬势

打躬势疏导足少阴经筋,与此经筋相应的是足少阴肾经。肾经与膀胱经互为表里,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导引此势时,需用两手内关掩紧两耳使之“闭”,并向下打躬。起身时再逐渐放松使之“开”。经常导引此势有固肾壮腰,防止耳鸣,提高听觉的功效。

掉尾势

掉尾势疏导手太阳经筋,与此经筋相应的是手太阳小肠经。小肠经与心经互为表里。掉尾势,古谱亦作工尾势。掉者,摆动也。

掉尾势导引法,通过双手交叉柱地,尾椎至颈椎倒挂的形态,使气血更易于延督脉上行。而脚跟顿地则加速了这一升阳的过程。长期坚持导引此势对耳痛、颈椎、肩关节酸痛、少腹胀痛,尿频,便秘等症有调理作用。

收势

收势疏导足太阴经筋,与此经筋相应的是足太阴脾经。此导引势在饭前、饭后都可以做,常做左右单举有醒脾养胃之功效,预防脾胃相关疾病。

五禽戏真人视频:

预备式

承预备式,左足向左开步,与肩等宽,两膝微屈,头正身直,舌抵上腭,含胸拔背,松腰松胯,沉肩坠肘,两臂自然下垂,指尖向下,掌心相对,全身自然放松,面带微笑,收视返听,排除杂念,意守丹田,目前视。松肩,肘微屈,两掌向侧前上托至视平,掌心向上,指尖向前;目前视。松肩,坠肘,两掌内合,掌心向下,指尖相对,经体前下按,自然下落体侧,指尖向下,掌心向内;目前视。

第一戏

鹿戏疏肝功法

一、梅鹿伸腰

(1)承起式,面南;右腿站立,左腿屈膝呈90度,成右前屈膝独立步;同时,两手型呈鹿角(中、无名指内扣,其他三指伸直),外旋上提腰间,掌心向上,鹿角尖向前;目前视。

(2)左足向前蹬出,足尖向上;同时,两鹿角从腰间内旋上举至头上方,鹿角尖向上,掌心向前;目前视。

(3)左腿外展落步,两足平行,与肩等宽;同时,两臂分别向体侧划弧伸展下落,两鹿角下落体侧,掌心向内;目前视。

二、转颈运闾

(1)面南,重心移至左腿,右转身面西,右足尖翘起外撇,踏实,重心再移至右腿,左足向左跨步与右足平行,间距大于肩宽,松腰坐胯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时,两鹿角举向左前上方,高与视平,与肩等宽,鹿角尖向上,掌心向外;目视鹿角。

(2)以鸠尾为中心,两鹿角向右向下向左划立圆3周,鹿角尖指向圆周边;目视鹿角,头颈、尾闾相随,重心随之平移。

三、成鹿亮角

(1)面东,右腿收回,屈膝足尖点地,成右丁步,左腿坐胯屈膝,重心移至左腿;同时,两鹿角向外向后划弧,外旋收至腰间,鹿角尖向前,掌心向上;目前视。

(2)右足向右迈一大步,右腿屈膝弓步,重心偏于右腿,成右侧弓步,左腿蹬伸,足尖内扣;同时,两鹿角从腰间内旋亮出,右臂向右平伸,坐腕,鹿角尖向上,掌心向右;左鹿角举向右上方,鹿角尖向右,掌心向外;目前视。

(3)右足收回,右转身面南,两足平行站立,与肩等宽;同时,两臂向外向后划弧收回体侧,指尖向下,掌心向内;目前视。

【鹿戏作用】

鹿戏多伸展体侧筋肉,主练肝与筋,按摩肝胆,疏通肝、胆经,疏肝强筋。防治肝失疏泄导致的头晕、胸胁少腹胀痛、情志不舒、月经不调等病症。

第二戏

猿戏养心功法

一、白猿攀枝

面南,左足跳起,足前掌先着地,继而踏实独立,右腿屈膝呈90°,成左前屈膝独立步;同时,左手上抓,五指微屈,掌心向前,状如攀枝;右手屈腕勾手成猿钩(五指捏拢,屈腕呈勾手状)收至腰间;目视左手。

二、白猿摘果

面南,左腿沉胯屈膝独立;头身前俯,右腿向后上方抬胯屈膝,足心向上,足尖上勾,成左独立平衡步;同时,左臂前伸,五指末节微屈,掌心向下,状如抓果,然后“握固”(其他四指握住拇指);右臂屈肘,屈腕勾手成猿钩收至腰间;目视左手。

三、白猿抓痒

(1)面南,左足收回与右足平行站立,与肩等宽,右腿向左后插步,成左高歇步;同时,左手由头上方向腹部划弧,右手由腹部向头上方划弧,两手经胸前交叉左手在内,掌心向内;目前视。

(2)下蹲,成左低歇步;同时,左手落至左腰间,右手划至头右侧,两肩上耸,两臂小幅度掣肘、屈腕、屈指状如抓痒3次;头颈左转;目视左上方。

(3)下肢不动,两手交换,左手上提至头左侧,右手下落至腰间,两肩上耸,左、右手同样各抓痒3次;头颈向右转;目视右上方。

(4)两手移至胸前,两肩上耸,左、右手各抓痒3次;目视双手。

【猿戏作用】

猿戏运动多窥、望、抓、纵、闪、跳,机灵迅捷,主练心神与脉,按摩心脏,疏通心、小肠经,养心健脑。防治血行失常及心神失养所致的心悸、心痛、不寐、多梦、健忘、神疲等病症。

第三戏

熊戏健脾功法

一、黑熊探爪

(1)面南,右腿坐胯屈膝,左腿屈膝足尖点地,成左丁步;同时,两臂屈肘,两爪呈熊掌(五指分开,屈指状如钝钩,拇指贴近食指),上提至体右侧,高与脐平,掌心向下;目随爪动。

(2)两熊掌由体右侧向左前划弧,带动身躯左转面东南,左足随向左前迈步,右足垫步跟进,成左鸡形步;目随爪动。

(3)屈肘,两熊掌向左后拉回经腹前至体右侧,划平圆;两足保持左鸡形步,重心偏移右腿;目随爪动。

二、笨熊游走

面东南,右足收回,右转身面南,右腿站立,左腿提胯屈膝提踵,足尖先着地,原地迈步慢行;同时,右熊掌前抓,左熊掌后搂,两熊掌高与脐平,掌心向下;目视左爪,颈随目转。

三、笨熊晃体

(1)面南,两足平行;左转身面东南,左足向左前迈步,成左鸡形步;同时,头身前倾,以肩带臂,左臂向下向前伸展,掌心向右;右臂向上向后收,掌心向左;左膝微屈,右腿伸直,重心移至左腿;目前视。

(2)以肩带臂,左臂向上向后收回,掌心向右;右臂向下向前伸展,掌心向左;同时,左腿伸直,右膝微屈,重心移至右腿;目前视。

【熊戏作用】

熊戏运晃腹腔内脏,主练脾胃,按摩胃肠,疏通脾、胃经,健脾和胃。防治脾胃不和所致的纳差、嗳气、呃逆、脘腹胀痛、便溏、便秘等病症。

第四戏

鸟戏补肺功法

一、白鹤飞翔

(1)承上式,面南;右腿站立,左腿提胯屈膝呈90°,提踵足尖向下,成右前屈膝独立步;同时,以肩带臂,两臂向体侧伸展平举,略高于肩,手型呈鸟翅(伸指,中、无名指并拢向下,其他三指上翘),掌心向下;目前视。

(2)右腿坐胯屈膝,重心下移,左腿屈膝,足尖点地,成右侧屈膝独立步;同时,以肩带臂,两臂下落体侧,手型还原为掌,掌心相对;目前视。

二、群鹤落滩

(1)面西南;左转身面南,右足收回,两足平行站立,左腿屈膝提踵足尖向下;同时,两手自腹前向头上方交叉划弧,手型呈鸟翅,左手在内,掌心向外;目前视。

(2)左足落地,与右足平行,间距大于肩宽:同时,两臂向上向后划弧伸展,两掌外旋,掌心向上;头身后仰,目仰视。

(3)两臂向前向下划弧,手型还原为掌,两掌内旋,指尖相对,掌心向下,似触地面;头身前俯,目俯视。

三、白鹤扑地

(1)面南,站立,下肢动作保持上式不变;右手臂由前下方提起向左向上再向右划弧上举,指尖向上,掌心向前;左手臂上提体侧;目视右手。

(2)左手臂从体侧向外向上经头上方划弧,下扑至右足外侧,立掌指尖向下,掌心向右;同时,头身前俯,右手臂保持上举,掌心向后;目视右足。

四、飞鹤展翅

(1)面南,左转身面东南,左足向前迈步,成左鸡形步;同时,两臂向前划弧相合,指尖向前,掌心相对,重心前移;目前视。

(2)以肩带臂,两臂向后水平划弧伸展,手型呈鸟翅;同时,左腿伸直,足跟着地,足尖翘起,右腿坐胯屈膝,成右坐步;目前视。

(3)以肩带臂,两臂水平划弧前收,手型还原为掌,指尖向前,掌心相对;左足全掌着地,右足跟离地,重心前移;目前视。

五、群鹤净身

(1)面南;左转身面东南,左足向前迈步,成左鸡形步;头身前倾,左臂向下向前伸展,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右臂上提体侧,掌心向后;同时,左膝稍前弓,右足跟提起,重心前移;目视左手。

(2)直身,左膝伸直,左足尖抬起,右腿坐胯屈膝,重心后移;同时,以肩带臂,左臂上提后收,掌心向下,划立圆;垂右臂,右手掌向下向前伸展,指尖向前,掌心向下;目视左手。

六、降落岩石

(1)面南;右腿站立,左腿屈膝提踵足尖向下;同时,两手自腹前向头上方交叉划弧,手型呈鸟翅,左手在内,掌心向外;目前视。

(2)左足落地,与右足平行,与肩等宽;屈膝下蹲,同时,以肩带臂,两臂向外划弧伸展下落体侧,手型还原为掌,指尖向下,掌心相对;目前视。

(3)收腹,提肛,提踵,渐次直立;同时,以肩带臂,两臂向外伸展划弧上举至头上方,手型呈鸟翅,指尖向上,手背相对;目前视。

(4)松腹、松肛、落踵,两足平行站立;同时,以肩带臂,两臂向外划弧伸展下落体侧,手型还原为掌,指尖向下,掌心相对;目前视。

【鸟戏作用】

鸟戏运动胸、臂,主练肺与皮毛,扩胸缩胸,张肺收肺,按摩肺脏,疏通肺、大肠经,补肺固表。防治肺气不足、气失宣降所致的气短、咳喘、体倦、易感冒及内脏下垂等病症。

第五戏

虎戏固肾

一、猛虎觅食

(1)面南,左足向前迈步,成左鸡形步;同时,两手型呈虎爪(五指撑开,虎口撑圆,指关节屈曲内扣呈钝钩),左爪自头上方经腹前划弧至胯旁,爪心向下;右爪自腹前向头上方划弧,爪心向上,两爪经胸前交叉左爪在内;目随爪动。

(2)左腿屈膝前弓,成左前弓步;同时,两臂屈肘,左爪内旋下按,爪尖向前,爪心向下;右爪内旋上推,爪尖向左,爪心向前;头颈左转,目视右足跟。

二、摇头摆尾

面南,右足收回,两足平行站立,左腿前迈成左虚步;头身前倾,伸臂,爪心向下,以腰为枢,两爪自左下向上向右向下再向左下划立圆3周;头颈随爪相向转动,目视爪。

三、翻身扑按

(1)面南,重心后移至左腿,上体稍左转,右足尖翘起内扣,踏实,重心再移至右腿;同时,两臂前伸,爪心向下,两爪从体前方抬起,上越头部,以腰为枢,向左后仰面翻转,转身面北,目视爪。

(2)面北,右腿坐胯屈膝,成左虚步;同时,两臂向体侧垂直下扑,目前视。

(3)左腿提胯提足,右腿独立;同时,两爪体前上举至视平,爪心向前;目视双爪。

(4)左足下踩,左腿屈膝成左前弓步;同时,两爪向体侧垂直下按,爪心向下;目视前下方。

【虎戏作用】

虎戏运动腰及脊柱四肢骨关节,主练肾与骨,按摩肾脏,疏通肾、膀胱经,固肾壮骨。防治肾精气亏虚所致的腰膝酸软而痛、耳鸣耳聋、阳萎遗精、精少不育、经少经闭等病证。

收式

引气归元

承上式,右足收回,两足平行如起式。两掌心向上侧举至头上方,经体前内合下按。举臂收腹吸气,下按松腹呼气,大周天,参见鸟戏降落岩石式。两掌向体侧前上托至视平,经体前内合下按。两臂上托收腹吸气,下按松腹呼气,大周天,参见起式。搓手9次。两掌自下巴颏向额向颊浴面反复6次。自额向枕后沿颈侧向下,经胸、腹、下肢由前而后至臀按摩。捶击命门9次。十指叩击丹田9次。恢复如预备式。

太极拳真人视频:

起势

左脚开步、两臂前举、屈膝按掌。

左右野马分鬃

(1)左野马分鬃:抱球收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

(2)右野马分鬃: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

(3)左野马分鬃: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

白鹤亮翅

跟步抱球、后坐转体、虚步分手。

左右搂膝拗步

(1)左搂膝拗步:转体落手、转体收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

(2)右搂膝拗步:后坐翘脚、转体跟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

(3)左搂膝拗步:后坐翘脚、转体跟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

手挥琵琶

跟步松手、后坐挑掌、虚步合臂。

左右倒卷肱

(1)右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

(2)左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

(3)右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

(4)左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

左揽雀尾

转体撤手、抱球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棚臂、转体伸臂、转体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收掌、弓步按掌。

右揽雀尾

转体扣脚、抱球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棚臂、转体伸臂、转体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收掌、弓步按掌。

单鞭

转体扣脚云手、勾手收脚、转体迈步、弓步推掌。

云手

(1)云手:转体扣脚、转体撑掌、转体云手、撑掌收步。

(2)云手:转体云手、撑掌出步、转体云手、撑掌收步。

(3)云手:转体云手、撑掌出步、转体云手、撑掌收步。

单鞭

转体勾手、转体迈步、弓步推掌。

高探马

跟步松手、后坐翻掌、虚步推掌。

右蹬脚

穿掌提脚、弓步分手、跟步合抱、提膝分手、蹬脚撑臂。

双峰贯耳

收腿落手、迈步分手、弓步贯拳。

转身左蹬脚

后坐翘脚松手、转体扣脚分手、收脚合抱、提膝分手、蹬脚撑臂。

左下势独立

收脚勾手、蹲身仆步、转体穿掌、弓腿起身、提膝挑掌。

右下势独立

落脚勾手、蹲身仆步、转体穿掌、弓腿起身、提膝挑掌。

右左穿梭

(1)右穿梭:落脚坐盘、抱球跟脚、迈步滚球、弓步推架。

(2)左穿梭: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迈步滚球、弓步推架。

海底针

跟步松手、后坐提手、虚步插掌。

闪通臂

提手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推掌。

转身搬拦捶

转体扣脚、坐身握拳、踩脚搬拳、体转旋臂、上步拦掌、弓步打拳。

如封似闭

穿掌翻手、后坐收掌、弓步按掌。

十字手

转体扣脚、弓步分手、坐腿扣脚、收脚合抱。

收势

翻掌前撑、分手下落、收脚还原。■

来源:中国中医(内容整理自中国中医药报、北京中医药大学微信、首都中医微信等)

20

扫码关注我们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推荐医生
罗光亮
罗光亮 儿科 主任医师

使用经方,使用中医药调治小儿咳证、喘证、哮证、热证、积证、泻证、汗证、惊证等,对小儿哮喘、抽动症、消化性溃疡、紫癜、肾炎及诸多急重疑难病有丰富经验。

冯军
冯军 康复科 主任医师

擅长以通法治疗各种疾病。针灸继承了《黄帝内经》和《金针梅花诗抄》等独特的针刺手法,形成以捣法为核心的“通痹开结调气系列针法”,提出了“颅项针”探结施针调枢机通气机的特殊针法。

赵雅梅
赵雅梅 皮肤科 主任医师

擅长于运用中医中药治疗皮肤科常见病如痤疮、湿疹、荨麻疹、银屑病、白癜风等,还善于运用中医中药治疗疑难重证皮肤病。

朴春丽
朴春丽 名中医馆 主任医师

擅长以中医药调节内分泌失调及中药内服和外治法相结合诊治甲状腺结节、甲亢、甲减、桥本甲状腺炎、亚甲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等内分泌疾病

深圳重要疾病医院推荐
深圳重要科室医院推荐
相关药品 更多»
乳果糖口服溶液
乳果糖口服溶液

功效主治: 便秘:调节结肠的生理节律。 肝性脑病(PSE):用于治疗和预防...

小麦纤维素颗粒
小麦纤维素颗粒

功效主治:本品用于便秘:作为肠激惹、憩室病、肛裂和痔疮等伴发的便秘的辅助治...

益肾灵颗粒
益肾灵颗粒 华润三九(郴州)制药有限公司

功效主治:温阳补肾。主治用于肾气亏虚,阳气不足所致的阳萎、早泄、遗精或弱精...

益肾灵颗粒
益肾灵颗粒 南京中山制药有限公司

功效主治:温阳补肾。主治用于肾气亏虚,阳气不足所致的阳萎、早泄、遗精或弱精...

益肾灵颗粒
益肾灵颗粒 吉林九鑫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功效主治:温阳补肾。主治用于肾气亏虚,阳气不足所致的阳萎、早泄、遗精或弱精...

相关检查 更多»
眼底检查
眼底检查

眼底检查有直接检眼镜、双目间接检眼镜、眼底彩照、眼底自发荧光、眼底血管造...

眼科常规
眼科常规

眼科常规检查既包括健康人的眼科筛查,如升学、就业、入伍前的体检,也包括患...

血管彩超
血管彩超

血管彩超是一种无创伤性的血管造影术,可显示动、静脉血管的具体解剖结构及管...

耳部检查
耳部检查

耳部检查项目繁多大致分为五类,耳的一般检查、咽鼓管功能检查、听功能检查、...

心电图
心电图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的每一个心动周期内心脏电活动变化的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包括有前庭眼动反射弧的眼震检查、前庭脊髓反射系统的平衡功能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