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医情怀】刚起,我们没有倒下的理由
刚起,我们没有倒下的理由
用/坚/守/共/筑/健/康/防/线
头痛、发烧、咳嗽、喉咙如吞刀片、气紧、白肺......
最近,你在朋友圈里听到最多的,是否都是这样被“阳”的呻吟声。
很多服务业因这一波奥密克戎的“攻击”暂停营业,很多单位因这一波奥密克戎的“攻击”导致减员,工作被迫滞留。
只有一个地方,忽然之间就热闹了起来
做好一切准备
坚守医院阵地
对,这里就是医院
如你们所感受到的一样,这里的大门是呼啸进出的救护车,这里的就诊大厅摩肩接踵,这里的病区走廊铺满了病床,这里的深夜灯火通明......
是奥密克戎特别恩惠,绕过了这个地方?还是这里的人是金刚不败之身?
不,奥密克戎并没有丝毫地轻饶这个地方,而且,这里的人是最先被奥密克戎袭击、重创的人群。
只是,这里是医院,是治病救人的阵地,
他们是医生,是护士,是治病救人的战士!
“医务人员这个角色不能跟病毒说‘不’,只有直面病毒,因为病人需要我们。我们必须保持‘轻伤不下火线’的战斗姿态,克服战斗性减员、急诊就诊量急增、住院患者急增、药品供应短缺的困难。集全院之力,整合人力资源和医疗物资,全力解决群众就医需求,兜住生命保障的底线。同时,我们还要全方位关注、关心医护人员的健康,既要顾大家又要顾小家。要筑牢医疗支撑防线,也要护好同心抗疫战线!”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军令如山,职责如斯
刚起!是他们唯一和必然的选择!
“目前,急诊科每天的接诊量是之前的4倍,最多的时候达到了400人。患者大多是老年人和伴有严重基础疾病的人员。面对每天来往的病患,真的眼眶都湿了很多次,很多老年人在这个坎儿上都太艰难了。只希望动作再快一些,等待再少一些!
医院已经从各个科室增派医护人员到急诊工作。所有住院床位统一调度,优先保证收治危急重症患者就医需求。”
“我们科室的兄弟姐妹,有带病上阵的,有拖着骨折的伤腿坚持返岗的,有家里老人孩子都‘阳了’没法照顾的,还有在科室坚持了好几天没回家的。大家都知道,这个时候,全院每个科室都不容易,都在咬牙坚持着,我们全力支持全院统筹协调,协助内科患者的收治管理。尽管累,但大家心里都有一股劲儿,要守住阵地,保证救治。”
现在病房每天满员,床位从80张增加到103张。会诊量也激增,每天的接诊电话达到200个,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科室带病上班的医务人员达到百分之90,高热不退的时候,也没有一个人主动请病假,家里老人、小孩生病住院的,都没有时间去照顾。科室医生还要协助全院内科住院患者的查房,作为呼吸内科医生,在这场战斗中,我们必须要顶住。只为患者快点从病痛中解脱出来,早日康复。
这一波奥密克戎来势汹汹,从发热门诊到急诊、再到住院,患者量都急剧上升。医务部全力统筹调配人力资源,打破医生专业界限,建立联合救治小组。统筹全院医疗资源,整合全院住院病床,紧急新增加床,最大限度扩充床位,缓解“一床难求”困难。目前全院病床数达到了1400余张,ICU床位也在进一步扩充。
目前用药量爆增。我们药房解热镇痛药准备充分,老年常备药品可以保证,新冠救治配方饮片足量,配方颗粒已经到位。
新冠感染急剧增加,依托高流量吸氧治疗,对医院氧气供应也带来挑战,本部液氧储备、城南院区制氧储备、氧气筒,我们保证充足供应。
目前市场N95口罩需求量增大,我们守工厂、盯库房,已经储备常规10倍的用量,优先保证发热门诊、门急诊以及重点临床科室的发放。
2022年12月7日,国务院疫情防控“新十条”颁布以来,医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我院急诊量增加了4倍,急诊单日接诊人数高达400人,每位医生接诊量高达2倍,全院住院患者增加了500余人,外科收治内科患者,妇产科收治男性患者,城南院区、院本部两院联动,全院一盘棋,同心协力,全力以赴,为138万家乡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在这严峻形势下,江医人白衣执甲,逆行而上,带病坚守。
最是风雨见初心,危难时刻显担当。
为生命守护,这是江医人刻在骨子里的责任和担当。
我们相信,再黑的夜晚也挡不住黎明的到来,再寒冷的冬天也会被春天温暖。
在此,我们想对家乡的父老乡们说,别怕,有我们在!
也向坚守的战友们道一声“辛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