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园地丨我院中药抗疫方剂火热配送中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用药需求,根据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第十一版)》,我院中医药专家结合临证实践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中药抗疫方剂,并探索出中医药“预防+治疗+康复+合理用药”的防治模式。
从12月26日起,我院全面提供中药抗疫方剂,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冠病毒感染。
(全院中医科、康复科及其他中医类别医师均可开具处方)
1.正常人群主要组成:荆芥10g防风10g紫苏叶10g陈皮10g炒白术10g炙甘草5g
2.体弱人群
主要组成:荆芥10g防风10g紫苏叶10g陈皮10g炒白术10g黄芪10g炙甘草5g
3.儿童预防主要组成:荆芥5g防风5g紫苏叶5g陈皮5g炒白术5g炙甘草5g焦山楂5g神曲5g
煎服方法:
每剂熬药液约600ml,成人每次口服150ml,每日1-2次。儿童:7岁以下者,每次口服30-50ml,每日1-2次;7岁以上者,每次口服100ml,每日1-2次。
主要组成:金银花、菊花、玉屏风等
适用范围:用于预防新冠肺炎。
(主要由二院区中医科罗伦才医生、本部中医科陈国强医生开具)
北柴胡、黄芩、党参、法半夏、葛根、麻黄、桂枝、白芍、干姜、大枣、炙甘草、知母、生石膏、玄参、麦冬等。
适用范围:恶寒发热,体温38℃以上,头身痛,咽干咽痒咽痛,咳嗽,失眠,乏力,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茯苓、枳壳、北柴胡、前胡、桔梗、苦杏仁、炙甘草等。
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冠初起,恶风,头身疼痛,鼻塞流清涕,轻咳,舌淡,苔白。
金银花、连翘、荆芥、防风、羌活、炒牛蒡子、淡豆豉、薄荷、桔梗、麻黄、生石膏、杏仁、甘草等。
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冠高热寒颤,头身疼痛,咽干咽痒咽痛,咳嗽,舌红,苔黄厚腻。
金银花、连翘、淡竹叶、荆芥、防风、牛蒡子、淡豆豉、薄荷、桔梗、苦杏仁、芦根、浙贝母、炒紫苏子、广藿香、甘草等。
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冠后咽痛,咳嗽痰多,舌红,苔黄腻。
(全院中医科、康复科及其他中医类别医师均可根据临床需要开具处方)
1.清肺排毒汤、清肺排毒颗粒
适用范围:适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型患者救治中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
基础方剂:麻黄9g炙甘草6g杏仁9g生石膏15~30g(先煎)桂枝9g泽泻9g猪苓9g白术9g茯苓15g柴胡16g黄芩6g姜半夏9g生姜9g紫菀9g冬花9g射干9g细辛6g山药12g枳实6g陈皮6g藿香9g
服法:传统中药饮片,水煎服。每天一付,早晚各一次(饭后四十分钟),温服,三付一个疗程。
如有条件,每次服完药可加服大米汤半碗,舌干津液亏虚者可多服至一碗。(注:如患者不发热则生石膏的用量要小,发热或壮热可加大生石膏用量)。若症状好转而未痊愈则服用第二个疗程,若患者有特殊情况或其他基础病,第二疗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处方,症状消失则停药。
清肺排毒颗粒服法:开水冲服,一次2袋,一日2次。疗程3~6天。
2.普通型有重症倾向者
临床表现:发热,咳嗽痰少,或有黄痰,憋闷气促,腹胀,便秘不畅。舌质暗红,舌体胖,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或弦滑。
推荐处方:宣肺败毒方
基础方剂:麻黄6g炒苦杏仁15g生石膏30g薏苡仁30g麸炒苍术10g广藿香15g青蒿12g虎杖20g马鞭草30g芦根30g葶苈子15g化橘红5g甘草10g
服法:水煎服,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一次,餐后30分钟温服。
3.重型
临床表现:发热面红,咳嗽,痰黄粘少,或痰中带血,喘憋气促,疲乏倦怠,口干苦粘,恶心不食,大便不畅,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推荐处方:化湿败毒方
基础方剂:生麻黄6g杏仁9g生石膏15g甘草3g藿香10g(后下)厚朴10g苍术15g草果10g法半夏9g茯苓15g生大黄5g(后下)生黄芪10g葶苈子10g赤芍10g
服法:每日1-2剂,水煎服,每次100ml-200ml,一日2-4次,口服或鼻饲。因病情需要严格控制入量者,浓煎至200ml,分2-4次服用。
1.前来就诊的患者请提前备好舌苔照,以便医生看诊;
2.就诊期间,做好个人防护,全程配戴好口罩;
3.新冠治疗处方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4.不建议同时服用多种功效类似的中成药和中药方剂;
5.保持平常心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
往期精彩:
二院动态丨省级、州级名中医坐镇,我院中医药新冠防治门诊开诊啦!
疫情防控丨防治“新冠感冒”,我院名中医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