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博士谈养生 | 冬至福也至,温补屯暖进行时
冬
至
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
这一天阴气到达极点,阳气开始萌生,
故有“冬至一阳生”之说,
但是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仍比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少,
所以在短期内气温仍继续下降,开始数九,
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
因此冬至正确的养生才是一年之中养生的关键。
由于今年各地新冠病毒疫情新一轮爆发,很多人都遭遇了发热、咳嗽、咽痛、肌肉痛、乏力等身体不适症状,不仅饮食与往年的冬至羊肉汤无缘,还不能外出运动只能居家调养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今天马博士就来告诉大家一些的养生小妙招,以安度寒冷的冬季!
1
“治未病”预防观
从“治未病”预防观来看,我们首先要发现哪些是旧病复发的杀手级诱因,尽可能减少这些诱因才能稳定病情,减少复发。
1
普通感冒及多重病毒、细菌感染
冬季在最寒冷或气温大幅波动的时候本就容易感冒,如深冬与初春交替时节,感冒的人就会多了起来,聚集的、本身免疫力较差的人群、更容易交叉感染。
2
没有遵医嘱服药
有的人感觉症状减轻了,认为好了,或因事务繁忙,擅自减药、停药;也有人认为自己“久病成医”,不照医嘱用药,感觉自己的病情已经稳定下来了,不询问医生就擅自减药甚至停药。
3
饮食管理不当
“民以食为天”,有些人因过去养成的喜欢酒肉、高盐厚味的食物,一吃清淡饮食就感觉没胃口,殊不知“百病从口入”的道理。
4
使用激素不当
有些人一生病就急于用激素类药物控制症状,却不知激素的使用剂量与使用时间必须根据病情综合考虑,一定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运用。
5
生活不节制
不良生活习惯包括:熬夜不睡、不考虑运动量与运动时间、抽烟酗酒、纵欲过度、浓妆艳抹、乱用药物、迷用保健品等等。
6
慢性疾病管理不好
冬季寒冷刺激容易使人血压升高,统计数据显示,冬季人体的血压普遍比夏季升高10~15mmHg,血压升高会使得与血压相关的一些心脑血管疾病加重;血液粘稠度增加,心脏负荷也会加大,心脏、肾脏的损害也会加重。
2
“治未病”健康养生观
从“治未病”健康养生观来看,我们一定要重视正确的饮食管理、规律生活,拥有一套可靠的养生小窍门。
1
重视饮食管理
大家发热后多感到口干、咽干、鼻干、唇干及皮肤干燥等一派耗伤津液的征象,饮食养生要多吃一些补充津液的食物,多以滋阴润肺为主,蔬菜以山药、藕、白萝卜、白菜、白木耳等多选,水果多吃荸荠、梨、柚子、桔子、甘蔗等,除此之外,腰果、白果、黑白芝麻、核桃等干果也是不错的选择,不仅能滋阴养肺、润喉去燥,还能摄取充足的营养物质。
根据中医五行相生相克理论,肺金可生肾水,母病也可传及子病,所以养好肺也同时做好了冬季养肾收藏,也不担心肺系疾病会传至肾系了。注重早餐质量,保证鸡蛋、牛奶、豆浆、鱼肉、虾等高蛋白食物的摄入。由于外出时间较少,运动量相对减少,进食量强调“8分饱”即可。
2
重视规律生活
新冠病毒或其他的病毒、细菌感染后身体处于虚弱状态,切记不能熬夜加班,“躺平”休息是恢复正气的有效途径,有条件的话每天尽量保证高质量睡眠7~10小时;
专家共识戒烟限酒,而“烟酒可以减少新冠病毒的感染”绝非可信之言;
在家也可以做运动,特别要重视每天睡前、起床黄金15分钟,通过拉伸各关节、转眼、揉鼻、搓耳、叩齿吞津、深呼吸来达到运动锻炼的目的。
3
重视经络穴位保健
人体经络将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骨等有机的联系起来,气血得以布散全身,所以通过经络穴位保健是众多保健方法之首,正确的经穴保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组益肺强肾的经穴保健方法:
一推肺经——用左手鱼际部缓慢、深透、匀速推右侧肺经“太渊—少商”段,反复9次,感肺经微微发热;同样再用右手鱼际部推左侧肺经“太渊—少商”段。
二敲肺门——用左手拳头缓慢、有力敲击右侧胸部肺门“中府、云门”穴处,同样右手拳头敲击左侧相应处,一左一右交替敲击36次,顿感肺部清爽。
三揉肾府——双手握拳,用拳眼部紧贴双肾俞(也可隔衣),进行有力、环转揉按36次,顿感腰部舒展。
4
重视浴足按摩
中药泡脚按摩是冬季不可或缺的有效养生方,不但可以促进腿部及下肢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而且对消除全身疲劳和改善睡眠也大有好处,在新冠疫情期间显得尤为重要,还可以帮助退烧。
将食盐50g、生姜50g、艾叶50g一起熬煮开15分钟后倒入浴盆,兑水至50℃左右、水深淹没最好至脚踝上3cm,将双脚浸泡在水中互相搓擦,浸泡时间为15~30分钟,泡至全身微微汗出即可。擦干双脚后再用左手按摩右脚足底涌泉穴、右手按摩左脚足底涌泉穴各5分钟。
5
重视膏方调理
体虚之人,更需冬令进补,膏方具有很好的补虚扶弱、防病治病的作用,不失为最佳调理方法。特别对一些春夏易发之病,如哮喘、支气管炎、鼻炎、咽炎等呼吸系统问题,如果能在冬季将身体调养好,就不易发作,正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在此特推荐百合二冬膏、润肺宁嗽膏,以滋肾养肺,平稳度过冬季,迎接美丽的春天。
治未病科简介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治未病科集治疗、预防、保健、养生于一体,为全国慢病(亚健康)中医健康管理规范化服务创建单位,下设马博士亚健康调理工作室、体质辨识门诊和传统疗法综合病区,秉承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核心理念。
1、头晕、头痛、耳鸣、失眠(由颈椎病脑供血不足引起);
2、手脚麻木冷痛(四肢循环障碍);
3、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肥胖病、失眠、月经不调、黄褐斑、青春痘等(因脏腑功能失调带来的多种慢性问题);
4、畏寒、反复感冒、慢性疲劳综合征(亚健康问题)。
咨询电话:028-60163692
{特别提醒:治未病中心电话已更新,请各位病友记得惠存!}
清风朗月,不期而遇
喜欢我们的内容就请点赞吧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供稿:马界(治未病科)
美编:李艳喆
远志博学厚德精业
医院地址:成都市青羊区四道街20号
咨询电话:028-69060666
急救电话:028-68890120
夜间咨询:028-68890202
医院官网:www.sc2zyy.com
医院官方微博名称: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
预约挂号:
1.“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服务号”微信公众号上预约挂号。
2.天府医健通、天府市民云、华医通App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