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后疫情时代的温暖与守护
致敬
战疫“生命线”上的守护神
三年抗疫,龙岩市第一医院全体医护职工勇担重任,不畏艰险,经受住了一轮又一轮考验,随着国家防控战略的转变,尤其是“新十条”的发布,疫情防控社会面松绑,但对于医务人员所面临的情况更加严峻复杂,面临的挑战更多。龙岩市第一医院党委高度重视疫情放开后的各项工作,积极应对,做到未雨绸缪,时刻准备,党委书记陈开红、院长涂梅及全院职工以积极而稳妥的态度迎接和应对应对第一波阳性病人的冲击,为龙岩市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市第一医院党委就疫情管控放开后的相关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医院根据管理的要求和龙岩实际,承担起社会责任,增设了新冠阳性内科、外科病房、新冠阳性急诊就诊区、新冠阳性妇产科病房、儿科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要求各相关部门切实加强以应对疫情放开后的管理,做到有备无患,把诊疗防护工作落实到各个具体环节上。
12月11日上午,护理部、总务处、医务处、信息科、发热门诊、设备科、人事科等相关部门接到开设新冠阳性病房的紧急任务后,各部门立即行动起来,积极主动工作。医院决定在五号楼设立新冠阳性病房,把脊柱外科迁至六号楼。护理部在陈碧红等主任的率领下,各片区护士长、护士们、实习生进行了突击病房的搬迁工作。12月13日一早,完成脊柱外科的搬迁,开始着手五号楼八层、九层作为新冠阳性病房的准备。在大家的努力下,13日完成两层病房的搬迁,医护人员到位,14日上午进行人员培训,15日开始收住病人。
目前市第一医院总的新冠阳性病房床位有189张,其中总院内科33床,外科36床,分院重症32床,儿科56床,妇产科32床。医务处、护理部、人事科加强了人力资源的统筹调配,及时配足相关病房的医务人员,医院已开始招募已退休的医务工作者,缓解用人紧张的局面。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医院感染管理科及时修订了相应防控、消杀措施,及时指导各科进行有效的末消毒。同时配合医务处、护理部制定的阳性病房防控流程。
为了保证相关物品的临床需要,及时调整了备份基数,并加强了相关药品的管控。院党委高度重视相关药品采购,党委书记陈开红带领药剂科林文宏主任到各医药公司采购相关药品,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基本保证。除了药品的配备外,院党委也高度重视临床物品的供应工作,因防疫物资需求量激增,各地防疫物资供应紧张。根据卫健委要求医院储备指导意见,设备科工作人员在纪检人员监督下,连夜组织对龙岩市内供应商的防控物资的现货情况进行了应急询价采购。为满足各类防疫物资的存储。联合总务处对绿洲大厦二层进行改造,作为防疫物资储备仓库,保障防疫物资储备。为加强防疫物资管理,确保防疫物资有序、精准发放。
核酸采样点和发热门诊是防控诊疗的前哨阵地。12月15日,为适应防控的变化,市一院核酸采集实行单管单采,这让核酸采样小组压力倍增。护士长傅丽文加强人力资源调配,增设了采集窗口,对职工进实行了弹性班次,合理规划工作流程,尽可能减少市民排队等候的时间。
由于近期发热病人的剧增,龙岩市第一医院始终以人民生命健康为中心,结合防控形势,立足患者需求,科学统筹医疗资源,扩充医疗力量,进一步简化、优化发热患者就诊流程,发热门诊傅丽文和医生、护士们加班加点,增设了多间发热备用诊室,并配备了相应设施,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
随着社会全面“松绑”,主动做核酸检测的市民日益增加,市第一医院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每日的核酸检测量为1.5万管左右,在陈维媚主任的带领下,25名核酸检测医务人员将“家”安在了实验室,轮流值守、不分昼夜,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争取以最短时间出检测结果,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疫情爆发以来,还有一支一直在默默无闻地与医务人员并肩作战,由医院车队司机组成的核酸标本转运队伍,他们风雨无阻,尽职尽责,全力保证标本安全、高效转运,为疫情防控提供强有力保障。车队队长杨健师傅患尿道结石,但仍忍着剧痛穿梭在各个核酸采集点上运送标本,等上完自己的班次后,才到急诊科诊疗。
医院保洁公司积极配合医院的工作,加班加点请及时完成相关病房清洁消杀工作,受到医院好评。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
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一个个平凡英雄
铸就一院抗疫精神
召之必来、战之必胜
有一分光、发一分热
在我们心中,
全力以赴的你们,光芒万丈!
感谢,致敬!
文字:严先蓝
图片:谢远祯
编辑:钟丽玲
审核:方勇
监制:陈开红
上一篇: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同心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