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不如感染一次?捂汗能帮婴儿退热?新冠特效药……”
12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人群医疗服务有关情况。免疫规划、病毒学、呼吸及感染疾病、儿童健康等领域相关专家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当务之急仍是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当务之急仍是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要多平台扩大医疗服务供给,增加相关药品供应,迅速分流轻症患者,扩容重症救治资源,守好保健康、防重症的防线。
要重点强化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工作,摸清重点人群健康情况,明确和畅通转诊“绿色通道”,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要“应设尽设”“应开尽开”,村卫生室要做好开药和随诊服务。
是否“早阳早好”?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介绍,首先目前奥密克戎的致病力是明显下降的,但感染后仍然有一部分病人出现临床症状,包括发热、肌肉关节酸痛、咽喉肿痛等表现,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正常工作。
虽然奥密克戎目前传染性很强,防控的压力很大,但是我们还是希望使疫情不要出现短时间大量暴发,因为一旦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病人,会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秩序和民生。同时,对医疗机构也会造成巨大的压力甚至挤兑,影响医疗机构对日常急症危重病人的救治。尽管奥密克戎传染性很强,感染以后大部分是自限的,致病力或者严重程度比较低,但是我们不主张、不建议故意去感染。
接种疫苗不如感染奥密克戎?
接种疫苗不如感染奥密克戎?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虽然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株和过去既往流行的其他变异株相比,致病性有所减弱。但是我们也看到,感染上奥密克戎变异株之后,其实还存在着重症和死亡的风险。而且这种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在各个年龄段都会有所体现。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显示,与完成全程或加强免疫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人相比,未接种疫苗人群的住院风险或重症风险以及死亡的风险比较大,其中也包括青少年和成人。在这种风险有一定程度存在情况下,我们建议没有接种疫苗的还是要去接种疫苗,没有完成加强疫苗接种的要尽快地完成加强疫苗接种,把这种风险在各个年龄段降到比较低的程度。
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需要做哪些必要的准备?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副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杨汀介绍,首先是常规的新冠防护的基本措施还是要继续做到。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副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第二,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第三,平常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规治疗药物要备足并且坚持使用。
第四,呼吸急救的一些药物要备足。
第五,患者争取在家里配备血氧饱和度监测仪,能够了解是否出现了肺炎或者重症的情况。
第六,日常随访的时间适当拉长,减少到医院人群聚集的环境,避免增加感染的风险。
是否有必要使用新冠特效药?
王贵强介绍,我们强调,还是要对重症高风险人群进行早期干预。第九版诊疗方案中也推荐了几种抗病毒药物,包括单克隆抗体、奈玛特韦,还有后来补充的阿兹夫定。这几个抗病毒药物早期使用都可能减少重症的发生,缩短病程、缩短病毒排毒的时间。目前这三种抗病毒药物我们还是强调在医疗机构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尤其是单克隆抗体是需要静脉给药的,需要在住院时间使用,在门诊、或者家里不适合使用。
一直咳嗽咳痰怎么办?
杨汀介绍,感染早期的表现比如发烧、鼻塞、流鼻涕这些症状改善了,但遗留了咳嗽、咳痰的症状,我们叫感染后咳嗽或者感冒后咳嗽,主要是由于病毒损伤了气道黏膜,黏膜下神经暴露导致平滑肌反应性增强,容易出现气道收缩。
有些人表现就是干咳,就是嗓子发痒的刺激性咳嗽,用一些对症的止咳药就可以了,中西药都有。有些人表现是有痰,早期是白色泡沫痰,后期出现黏痰甚至黄浓痰,这时候我们一般主张化痰的药。如果咳嗽几天痰的颜色由白变成了黄色,并且痰量增加,出现了浓性痰。这时候有可能由于上呼吸道的病毒感染导致了呼吸道防御能力的下降,出现了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这时候我们也可以用一些抗生素治疗,一般3到5天就可以了。
BQ.1和XBB等优势毒株是否会引发新一轮流行?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介绍,BQ.1和XBB是奥密克戎新的变异分支。国际上,一些欧美国家已经逐渐显示出它们是优势毒株,主要表现为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加。但其致病力和奥密克戎其他系列变异株没有明显区别,重症率和死亡率在流行BQ.1和XBB的这些国家没有显著增加。
我国近三个月以来已经监测到BF.7、BQ.1、XBB传入我国。BQ.1和XBB在我国尚未形成优势传播(目前还是以BA.5.2、BF.7为主),但其传播优势会逐渐增加。预防BQ.1和XBB其实和预防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是一样的。目前暂时还没有发现BQ.1和XBB在国内外引起重症和死亡增加的报道。许文波说,预防还是要做好,我们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目前暂时还没有发现BQ.1和XBB在国内外引起重症和死亡增加的报道。
怎样算是“复阳”?如果“复阳”了还会传染吗?
王贵强介绍,“复阳”应该叫再检出,有很多原因。第一个就是检测,在采集样本的时候可能采集得不规范,导致假阴性。再有一点,就是病人在恢复期的时候,可能残留一些核酸的片段。是否“复阳”,应该用核酸检测作为标准。
关于“复阳”以后的危害性和传染性的问题,既往做了很多研究,从危害性来看,“复阳”的人群基本没有症状,只是核酸阳性,当然也有个别的会出现咳嗽、不适,残留的症状。总体来看,“复阳”是新冠病毒感染相对常见的一种情况,传染性是极低的,不必恐慌。
可以用捂汗的方式给小婴儿进行退热吗?
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介绍,由于2个月以下的孩子不能口服退热药,建议包括新生儿在内的2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如果一旦出现发烧,一定要及时送医。
同时,王荃明确强调,凡是小婴儿都不建议以捂汗的方式进行退热,原因在于小婴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是不健全的,皮肤散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退热的途径,如果我们给这些孩子穿得过多,或者是盖得过多,那么就让他没有办法经过皮肤去散热,在捂汗的情况下他的体温可能越来越高,甚至达到40度以上,这个我们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而且有一部分孩子可能会发生严重的捂热综合征,可能会出现呼吸衰竭、脱水、神经系统损伤等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有生命危险,所以在这部分孩子发烧的时候,除了医务人员帮助以外,应该尽量地给孩子创造一个相对凉爽通风的环境,适当地减少衣物,以提高孩子的舒适度为主。
孩子在病程中发生热性惊厥怎么办?
王荃介绍,一旦孩子发生热性惊厥,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把孩子平放在平坦的床上、桌面上,或者地板上,周围不要有尖锐的东西。
第二,可以解开孩子的衣领,让其呼吸道保持通畅。
第三,可以让孩子头偏向一侧,如果可以的话,让孩子保持右侧卧位,这样以防孩子发生呕吐的时候误吸导致窒息的发生。
在整个过程中,有几个事情不要做。
首先,孩子在惊厥发作的时候,不要往嘴里塞任何东西。
第二,在惊厥发作的时候,不要给孩子喂食任何东西,包括药物和水。
第三,在惊厥发作的时候,不要试图去束缚孩子的肢体。
第四,没有证据表明掐人中可以缩短孩子惊厥发作的时间。不建议家长给孩子掐人中。
一般情况下,孩子热性惊厥持续的时间是3到5分钟。当孩子惊厥停止以后,我们就可以将其送到医院去。如果孩子既往有过惊厥持续状态,或者本次发作已经超过5分钟,建议尽快把孩子送医。
一般情况下,孩子热性惊厥持续的时间是3到5分钟。当孩子惊厥停止以后,我们就
可以将其送到医院去。如果孩子既往有过惊厥持续状态,或者本次发作已经超过5分钟,建议尽快把孩子送医。
癌症患者能打疫苗吗?
王华庆表示,癌症病人因为患病还有接受放化疗,会有一部分人群出现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从而使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增加。所以,这些病人需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得到保护,也属于接种疫苗当中的优先人群。
癌症的临床表现其实是多种多样的,另外治疗的过程也是非常复杂的,正处在发病期或者正处在治疗期的癌症病人能否接种疫苗,要由相关专业人员来进行判断。癌症病人因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接种新冠疫苗之后产生的免疫保护反应没有健康人那么强烈。在这次《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当中,也特别提到了“各地要科学评估禁忌证,对确有接种禁忌的人员要逐一明确具体原因”,这一条也适用于目前对癌症病人接种禁忌的评估。
新冠疫苗是不是只有6个月的有效期?
王华庆介绍,谈到疫苗保护作用,之前我们也向大家介绍过,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之后产生的保护作用,一个是会产生抗体,另外一个是它会产生细胞免疫,也会产生免疫记忆。接种疫苗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水平会下降。现在随着病毒的变异,免疫逃逸也在增强,使得它的抗体作用在进一步削弱。
王华庆介绍,我们看到细胞免疫尤其在预防重症和死亡方面起到的作用是比较持久的。研究表明,通过加强针或者加强免疫,一方面可以唤醒他的免疫记忆,另一方面也会使他降低的抗体水平出现反弹,提高或者巩固对重症和死亡预防的作用。所以,我们还是强调没有加强免疫的人不用考虑时间,应该尽快按照免疫程序的规定完成加强免疫,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保护效果。当然,后续要对加强免疫实时进行评价,进行评估,不断完善我们的免疫策略。
王华庆介绍,目前,我们看到现有的疫苗有它的局限性,将来不管是疫苗研发还是改造现有的疫苗,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巩固它的保护力和广谱的保护作用。第二,从阻断感染,防止传播方面做进一步的努力。
防疫策略调整后,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强度和救治压力很大,有哪些关爱医护人员具体措施?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近期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的压力在不断增大,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关心关爱,能够使广大医务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医疗救治工作当中,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专门印发通知,要求加强对关心关爱医务人员,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措施。一是要求保障医务人员的工作和休息条件,加强职业防护设施的建设和设备的配备,做好医务人员的生活服务和后勤保障。二是要求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动态优化调整医务人员的编组、医疗力量的配备和工作班次的安排。三是要求做好医务人员健康监测,根据他们的健康状态和身体条件,合理安排休息。四是要求落实激励保障政策,将医务人员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现作为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的重要内容。要按照规定落实好临时性的工作补助和绩效工资等激励政策。
医务人员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中坚力量,在整个健康服务的过程中,守护着人民的健康,保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让我们共同关心关爱医务人员。
资料来源:健康传播公众号
责编:岑婉梅
审发:蒋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