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哪都不舒服?出现“幻阳症”别焦虑,听听医生这些建议!
“医生我嗓子有点疼!”
“我有点发烧,是不是阳了?”
......
最近
随着身边进“羊圈”的人越来越多
从而冒出了一种新的“不明疾病”
“幻阳症”
很多网友纷纷表示
自己出现了此疾病的诸多“症状”
总觉得自己哪哪都不舒服
对身体感受过度警觉或反复检测
既担心自己“阳”
又觉得不如早点“阳”算了
......
针对“幻阳症”
以及“小阳人”的各种担心焦虑
德医君特邀心身医学科的专家团队
帮助大家治疗“心病”,舒缓情绪
文末还有医生沉浸式语音教学
放轻松,别焦虑
﹀
﹀
﹀
#1
总觉得自己不舒服,担心自己“阳了”,成天焦虑不安怎么办?
“幻阳”是对未知情况的焦虑,是正常反应。
从心理学专业来说,不存在“幻阳症”。“幻阳”的出现,其实是大家在面对短期内疫情的发展变化,心理上出现的不适应状态。绝大多数人都会担心感染,这是正常的焦虑情绪,不要因此产生自我怀疑,而是尽量保持适度的情绪反应,并采用积极的、合理有效的方式应对。
平日注意防护,减少感染的机会,如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做好日常清洁消毒等预防工作。其次,均衡的营养、适当的锻炼、充足的睡眠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第三,如果感染了,也不要太担心,多饮水,口服感冒药对症处理即可,如果持续3天以上的高热或出现气紧等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
#2
我已感染新冠,但有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明明疫情“放开”是一件好事,我却高兴不起来。
这是我们在应激事件下常常会出现的反应。
当重大事件发生后,我们会首先进入心理冲击期,在这段时间里你会感到茫然失措、恍惚,不知道该做什么,出现一些无目的、下意识的动作与行为,感觉到不真实,好像一切发生在梦里,这样的状态通常会持续数天或数周,接下来,会进入到心理冲突期,在此期间,你或许会感觉到焦虑、烦躁、情绪低落,高兴不起来,对于未来感到迷茫,甚至开始否认跟回避现实,这其实是我们的心理在面对生活平衡被打破、内心受到冲击时的一种自我保护。
对此你不必过于担心,适度的应激反应可加强机体准备状态,帮助我们避开危险,重新适应环境,经过一段时间的“低迷”,我们会开始慢慢接受现实,并调动自己的资源面对和解决问题,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与行为来适应当前的生活。
#3
我最近经常出现心慌、胸闷、头晕、乏力、肌肉酸痛等与呼吸无关的症状,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病情加重了?
身体与心理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根据心身交互作用论认为身体与心理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躯体不适会引起焦虑,焦虑也会加重躯体症状。
您的情况可能有以下三种可能:
一、感染新冠:感染后会出现相应的感染中毒症状,予以对症处理后上述症状会减轻。
二、感染新冠同时合并焦虑:先进行躯体对症治疗,经治疗后躯体不适缓解,焦虑减轻,若躯体症状改善,仍有焦虑,建议到专科门诊就诊。
三、焦虑引起的躯体化症状:可先自行进行放松训练,如腹式呼吸、肌肉渐进性放松训练等都有助于减轻焦虑,若效果欠佳,可咨询专科医院进行药物调整,焦虑症状好转后躯体化症状会有减轻。
#4
最近晚上常失眠,睡着了也经常做噩梦,怎么办?
应激状态下的失眠是正常现象。
睡眠就像是我们的警报器,应激状态下失眠其实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像是机体随时准备好应对困境的生物本能反应。
失眠的朋友,可以尝试改善睡眠环境,比如舒适的温度,安静的环境等;调整睡眠习惯,尽可能保持规律的作息,在床上尽可能少做与睡眠和性无关的事,睡前减少使用手机等。阳了的伙伴们如果身体条件允许,不要总是躺在床上或者沙发上,可以起来适当活动。
另外大家睡前还可以每天坚持做一些放松,例如正念、腹式呼吸、肌肉放松等来帮助自己恢复健康睡眠,稳定情绪。
当然,适当的辅助一些药物也是可以的哦,药物的使用请务必听从医生的建议。
#5
最近的信息量太大,越看越焦虑,不看也焦虑,怎么办?
掌握缓解焦虑三步骤。
被大量的未经筛选的信息一次性包裹,人往往容易陷入未知之中,而这种不确定常常是焦虑的重要来源之一。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首先,尝试接纳焦虑。感受它,接纳它,宣泄它,将它与身边信得过的人倾诉出来,甚至可以向专业的人员求助以获得心理上的支持。
其次,理清焦虑的来源。请尝试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我担心焦虑的是什么?是新冠本身?还是它给自己的身体、生活带来的影响?第二:如果我感染了新冠,我可能会面临什么?会有一些什么样的症状可能在我身上出现?第三:如果我出现了这些症状,我有哪些方法去应对?当你回答了以上问题,你会发现,你已经从焦虑的漩涡里出来一点了,那么顺着这些问题,我们就可以进入第三点了。
第三,尝试去筛选并聚焦于能够帮助自己解决自己问题的信息。如官方媒体的发布,正式的权威研究结果,这些有证可循的信息可以让我们在未知中找到确定感,帮助我们降低不安的感受。
我们还可以尝试把以上的步骤用纸笔或其他的形式记录下来,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宣泄负面的情绪,另一方面也是在提醒自己:应对新冠,我有办法!
#6
我“阳过”,但好像我的家人、同事都是被我传染,因此觉得很内疚,怎么办?
将内疚转换为行动,去关心、感激。
奥密克戎病毒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感染力也是很强的,我们首先可以评估一下,家人是否外出过,是否一定是我们造成他们的感染?因此,可能需要看看我们是不是高估了自己在这一个部分的“责任。”
另外,如果身边的人确实是因为自己被感染了,也不用过分地担心或自责。首先,生病并不是你的错,这是大部分人拥有的尝试。同时,我们不妨把这种自责转换成一种动力,一种关心,把内疚转换成一种力量,一些行动,去传递给身边那些你在乎的人。当他们收到你的关心,一定也会感受到温暖和感激。
#7
都说新冠对老年人影响较大,我们应该怎么照顾、安抚好家里的老年人?
掌握五步骤。
一、保持适度紧张、不恐慌,有利于调节机体的免疫。
二、帮助他们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
三、认可情绪,适度表达,尝试鼓励老年人表达出担忧,给予认可,接纳情绪存在的合理性。
四、帮助家里的老年人通过适当的方式调节负面情绪:调整作息,适当运动,正念,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尽量扩大兴趣范围。
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必要时到医院就诊,若负面情绪状态持续得不到改善,及时通过互联网或心理援助热线寻求专业帮助,必要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8
疫情会不会对小孩的心理产生影响呢?在这个时期,如何安抚小朋友?
从情绪上建立安全感。
孩子们在经历这个“不平常”的公共卫生事件时,他们会面临学习方式改变、与朋友同学接触的机会减少、家人或自己因为感染新冠病毒而痛苦、居家时间增加户外活动减少等,这样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对孩子的心理情绪状态造成影响。
如何帮助孩子们顺利过渡特殊时期、做好心理调适呢?
首先,建议从情绪上帮助孩子们建立关于“奥密克戎”的安全感,让孩子知道现有的防控措施是安全的,并帮助孩子掌握科学的个人防护知识,可以减少孩子对疫情的恐惧。
第二点可以增加情绪疏导的方式,对于低龄段孩子,可以采用画画、讲故事、涂鸦、扔沙包、听音乐等各种方式帮助他们表达情绪。
第三创造有效社交情境,当孩子们居家时,父母需要重视儿童社交的重要性,在可控安全的基础上创造孩子与同龄伙伴交流的机会,与同龄人的互动可以帮助孩子们获得情感支持、自我认同、归属感。
在行为管理上,帮助他们保持规律而健康的作息,与他们保持适当的“界限”。在任何时候,人都需要规律感,良好的作息,能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序更觉可控,还能提升人的效能感。针对“居家上课”或“提前寒假”,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份适宜的作息管理表,涵盖“学业、运动、娱乐、收工、家务、探索”等维度,并适当给孩子一些独处的时间、空间或权利,让孩子感到被尊重、被信任,且不被打扰。
疫情期间,掌握一些放松技巧
缓解我们及家人的焦虑
1
腹式呼吸法
缓慢匀速的呼吸,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关注一呼一吸。
2
蝴蝶拥抱技巧
双臂在胸前交叉,右手在左侧,左手在右侧,轻抱自己对侧的肩膀。双手轮流轻拍自己的臂膀,左一下,右一下,速度要慢,轻拍6-8次,停下来,深呼吸,觉察一下内心的感受,如果是积极的体验,可以继续下一组蝴蝶拍。
3
平静之地
有意识的想象一个让你感觉到非常平静、安全的地方,看看在内心的平静之地里,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味道?感受到什么?
4
渐进式肌肉放松
通过对肌肉反复的紧-松循环练习,促进肌肉放松和大脑皮层唤醒水平下降的一种放松方法。
不仅仅是在疫情期间
只要当您感到
焦虑、烦躁、紧张、入睡困难时
都可以运用这些小方法
帮助自己放轻松哦
总的来说
无论你是美羊羊
还是“阳过”或“阳康”
保持良好、稳定的情绪状态
都可以帮助我们提高
对各种状况的实际应对能力
当然若发现“幻阳”或“恐阳”情绪
无法通过自身调节缓解
对正常工作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建议及时寻求精神心理相关专业人员的帮助
-End-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点击图片查看原文▲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获得更多内容
下一篇:节气 | 冬至,如约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