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卫庆、赵维莅荣获“谈家桢生命科学奖”
近日,第十五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评选结果揭晓。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王卫庆教授荣获“谈家桢临床医学奖”,血液科赵维莅教授荣获“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王卫庆教授从医30余年,始终坚持以“解决临床重大科学问题,祛除患者疾苦,用心呵护健康”为使命,她聚焦临床诊治解决关键科学与临床问题,系统建立34项诊断新技术与5项治疗新方案,极大提高内分泌肿瘤诊治水平;创建中国代谢性疾病早期防控临床研究基地,更新中国糖尿病病因特点,启动ChinaMAP计划绘制国人代谢图谱;创建中国青少年肥胖队列,首报国人肥胖肠道菌群特征,发现Akk-03菌降糖减重效果最优;创建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管理百万糖尿病患者,实现代谢病管理“一个中心,一站服务,一个标准”,代谢控制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中国慢病管理提供全新思路。
她在JAMA、Science、NatMed、LancetDiabetesEndocrinol、DiabetesCare、NatMed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461篇(第一作者19篇,通讯作者108篇),被引10420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及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带领瑞金内分泌代谢学科获评复旦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内分泌专科连续12年排名第一、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与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王卫庆教授的工作显著提高了中国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临床诊治与研究水平,为提升中国内分泌代谢疾病研究水平的全球影响力做出了卓越贡献。
赵维莅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科技部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副主任委员,淋巴细胞疾病学组组长。中国实验血液学会秘书长、中国临床肿瘤协会抗淋巴瘤联盟副主席、《FRONTIERINONCOLOGY》《中华血液学杂志》《药学进展》副主编、《BIOMARKERRES》《PATHOBIOLOGY》《临床血液学杂志》《白血病淋巴瘤》编委。
她致力于淋巴细胞恶性疾病的临床诊治和转化研究,以通讯/第一作者在《CANCERCELL》《NATUREGENETICS》《BLOOD》《MOLECULARCANCER》《SIGNALTRANSDUCTTARGETTHER》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文章109篇,总影响因子超过1200分。聚焦鲜明亚洲特点的高发侵袭性淋巴瘤,揭示NK/T细胞淋巴瘤致病机制,率先提出基于分子遗传学、表达谱特征、细胞来源、EB病毒潜伏感染类型及病毒基因表达特征和靶向治疗策略的NKTCL分子分型。首创口服的抗代谢“无输液”方案,使I/II期NKTCL患者的2年总生存率达到91.4%。牵头完成国内第一个抗原嵌合受体的T细胞(CAR-T)的临床研究,使CD19CAR-T阿基仑赛成为国内首个上市的CAR-T疗法。率先提出巨噬细胞、Treg和髓细胞来源等免疫抑制细胞是诱发CAR-T耐药的关键因素。相关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和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获国家发明专利13项,主持国家863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重点项目多项。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五洲女子科技奖、EBMT青年领袖奖、上海市科技精英等。实现我国淋巴瘤从“病理分型”到“分子分型”、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提升中国学者在淋巴瘤临床和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谈家桢生命科学奖被誉为“我国生命科学诺贝尔奖”,已成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旨在促进中国生命科学研究原创性和科研成果产业化,推进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学术交流,激励中国生命科学工作者不断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每届入选的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及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获得者分别不超过20名。
来源:科技发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