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关心孩子的身高问题,答案在这里!
来源:潮州市广播电视台
家住市区的小陈今年10岁,从小他的身高就比同龄人矮。
小陈的家长
三周岁的时候89厘米,标准值下值是93厘米,就已经矮了几厘米。读小学之后,每年平均长高4.5厘米到5厘米,少于标准值6至7厘米,一直偏矮。
今年暑假,小陈到潮州市中心医院儿二科就诊,并对孩子的身高偏矮问题进行治疗。四个月过去了,收到了一定效果。
小陈的家长
检查结果出来,他身体自身的生长激素质量相对较差,所以长高效果就差一些。治疗过程四个月高了2.8厘米,一年的话能长高7至8厘米,之前是4至5厘米,有一定效果。
医生提醒,家长要为孩子画身高曲线。
潮州市中心医院儿二科副主任医师陈宜升
这里有两张身高曲线的图,这一张是男孩的身高,体重标准差的单位曲线图。这一张是女孩子的,横坐标是年龄,纵坐标是身高,体重如果8岁小孩身高130厘米,就是从8岁这里算起,看看130厘米在哪里部位,这张图刚好在0SD的范围,正常人是正SD到负SD之间。如果是小于负SD,就要考虑是患上矮小症。
一般两三个月家长就要为孩子测量一次身高体重。测量时要用同一把尺子、同一个时间段,并把数值标在生长曲线图上,这样能更客观了解孩子生长情况。孩子身高70%来自遗传,30%决定于后天,家长们,不妨帮自家孩子算一算遗传身高。
潮州市中心医院儿二科副主任医师陈宜升
遗传靶身高有一个公式,男孩是父母的身高加上13,除于2,加减5厘米;女孩的身高是父母的身高减去13,再除于2,再加减5里面,它是一个空间波动,10厘米左右。
±
波动10厘米左右,能否把孩子身高潜能发挥出来,就需要后天的努力。首先,孩子身高增长缓慢,就要就诊。
身高增长比较缓慢,如果小于3岁,每年增长小于7厘米,3岁到青春期,每年增长小于5厘米,青春期增长每年小于6厘米,这种情况就是生长速率减缓,需要进一步检查;第二种情况是身高增长过快,每年增长8厘米以上,身高增长太快,也需要就诊,比如他的身高在正1.5SD,但是父母给他的遗传身高是负1SD,这种情况明显超出遗传靶身高,也需要就诊。
另外,如果孩子发育太早,或者发育太晚,也都需要注意。
图片来源网络
第二性征,正常是女孩子10岁,男孩12岁出现第二性征发育,女孩子如果在8岁之前,男孩子是9岁之前,出现第二性征的发育,比如男孩出现睾丸增大阴茎增长,女孩出现乳房增大,这种情况就需要及时就诊。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身高增长得慢,是晚发育,其实这种想法有可能耽误孩子的治疗,因为孩子骨骺线一旦闭合,想要长高就很难。
骨龄就是骨头的年龄,是可以评估小朋友的生物年龄。如果骨龄比较小,孩子的生长潜力是比较好的;如果骨龄比较大,骨骺接近闭合,生长的空间就很小。
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从孩子的营养、运动和睡眠三大方面入手,帮助孩子长得更高。
适量运动
潮州市中心医院儿二科副主任医师陈宜升
运动方面我们主张适量运动,不要太剧烈运动,有些家长规定孩子每天跳绳1千次,我觉得没有必要,主要看小孩的承受能力,如果跳绳之后觉得双膝不舒服,可以暂停运动或者运动不要太剧烈。
睡眠质量
在睡眠上,除了保证睡眠时间,更要注重睡眠质量。
图片来源网络
营养
在营养方面我们建议的是均衡的营养,要避免一些,比如油炸的食物,补品,都不要吃,这些出现肥胖几率比较高,会增加骨龄的进展。
一些家长会为孩子的身高感到焦虑。医生特别提醒:生长激素等药物不能滥用,它是有适应症的。
图片来源网络
潮州市中心医院儿二科副主任医师陈宜升
生长激素是我们人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它作用在生长板上,刺激生长板的发育,使骨骼增长,达到身高增长的目的。它的适应症有几种,生长激素的缺乏,客观性矮小症,努南综合征,小胖威利综合征,一般小朋友如果没有达到矮小标准,是不建议打生长激素,这些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去诊治的。
来源:潮州市广播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