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可以打新冠疫苗吗?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随着各地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优化,生产生活有序恢复,要避免可能的感染风险,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与家属也在纠结一个问题:肿瘤患者到底要不要打新冠疫苗?
2022年10月,在中华肿瘤杂志,刊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实体肿瘤患者防护和诊治管理相关问题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结合大家关心的问题,我们对这版专家共识进行解读。
Q
恶性肿瘤患者,要不要打新冠疫苗?
专家共识1——实体恶性肿瘤,更需疫苗防护。
非常有必要打!
共识指出,实体恶性肿瘤患者新冠病毒感染风险、感染后的重症率及死亡率均高于正常人群,更需要疫苗防护。
Q
恶性肿瘤患者,新冠疫苗该怎么打?
专家共识2——
实体恶性肿瘤患者新冠疫苗接种安全有效,在综合评价患者身体状况免疫功能及病情后,应鼓励患者积极接种相关疫苗,建议足量、足疗程、按照推荐剂量和剂次完成。
从安全性数据出发,恶性肿瘤患者接种疫苗不良反应和正常人群相似,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疲劳、发热、寒战、头痛和肌痛。不存在明显的不良安全事件。
在没有特殊急症的情况下,肿瘤患者应该常规打,正常剂量打,打疫苗本身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确切保证。
Q
不同类型抗肿瘤治疗期间实体恶性肿瘤患者
应怎么安排新冠疫苗接种时机?
专家共识3
1
接受手术的肿瘤患者:打疫苗时间可以放在术前1周以前或术后身体恢复后酌情择期安排疫苗接种。
2
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应至少在化疗前2周或化疗结束后1~2周进行疫苗接种。
3
接受放疗的肿瘤患者:短程放疗的患者可待疗程结束后再行接种疫苗,考虑到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并结合患者的接种意愿,也可在放疗的任何阶段进行疫苗接种。
4
接受内分泌、靶向治疗的肿瘤患者:建议经评估后接种新冠疫苗。评估重点在于身体综合状况,有无特殊急症和药物副作用的强弱等。
5
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肿瘤患者:原文提到: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肿瘤患者中进行新冠疫苗接种具有短期安全性,但需要更多研究数据支撑,且其长期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观察。
6
参加临床试验的肿瘤患者:根据临床试验的具体方案要求,咨询临床项目组。
Q
新发恶性肿瘤,应该如何选择疫苗接种时机?
专家共识4——
针对不同瘤种及其治疗目标提出治疗优先级的建议,充分利用日间诊疗,网络问诊,门诊访视等资源,优化管理流程,维持总体疗效,降低肿瘤患者新冠病毒感染风险。
疑诊恶性肿瘤者——优先确诊,明确分期,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新确诊患者,有手术时机——优先安排手术治疗
新确诊患者,无手术时机,但具备其他抗肿瘤条件——优先安排其他抗肿瘤治疗
门诊复查患者——异常症状提示病情不佳,优先进行门诊复查,决策治疗方式。对平稳患者,在不影响治疗效果前提下,优先接种疫苗,适当延长复查时间。
Q
恶性肿瘤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
如何重启抗肿瘤治疗?
专家共识5——
新冠病毒感染的肿瘤患者在相关症状完全缓解,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连续两次,间隔24小时)可考虑重启抗肿瘤治疗,建议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讨论,充分评估肿瘤评估指征,治疗目的以及治疗耐受性等因素。
症状缓解,两天两检核酸阴性,即可准备重启抗肿瘤治疗。
专家共识6——
新冠病毒感染痊愈后的肿瘤患者重启抗肿瘤治疗,应根据患者状态疾病分期、治疗目标调整治疗策略,旨在于减少抗肿瘤治疗相关并发症,降低治疗相关脏器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和避免非预期住院。。
对症状消失、无并发症患者在新冠痊愈后重启治疗总体上是安全的,应尽可能恢复符合治疗条件患者的抗肿瘤治疗,必要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治疗方案调整,如减量和调整治疗方案。
专家共识7——
新冠病毒感染痊愈后的肿瘤患者重启抗肿瘤治疗,在肿瘤本身相关并发症或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处理通用原则基础上,适用加强一级预防处理措施,减少上述情况导致的非预期就医需求。
新冠病毒痊愈患者重启抗肿瘤治疗,尽管总体安全,但依然缺乏足够的数据保障。因此,在开展治疗期间,应该有效预见相关可能发生的治疗并发症,并提前作出准备,增加预处理措施,减少治疗相关风险。
小结
肿瘤患者在没有特殊急症的情况下,可以打疫苗,常规剂量,选择合适的时间节点进行疫苗接种;无论之前是否接种过疫苗,都要做好防护工作,尽可能减少新冠病毒的暴露风险;感染过新冠病毒痊愈的肿瘤患者,可以酌情恢复治疗方案。
您的关注是我们的动力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