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解答:孕产妇、儿童“阳了”怎么办?超全应对指南请收好→
孕产妇感染“奥密克戎”会影响孩子吗?
什么情况下需要来医院?
到医院需要注意哪些?
由于孕妇属于特殊人群
不仅要保障妈妈的安全
还有胎儿安全的问题
今天,小编整理了
关于孕产妇感染新冠病毒
相关问题的权威解答
孕产妇如果感染新冠会更严重吗?
孕产妇如果感染新冠和普通人有什么区别?
在总体的人群表现上,孕产妇和普通人群有三个相似:
第一,和普通人群的感染率接近;
第二,有症状的比例,也和普通人群接近,在10%左右;
第三,出现症状的表现类型很接近,比如咽干、咳嗽、流鼻涕、浑身酸痛、发烧等,一般三四天就有好转,差不多七天左右一个病程,总体上对孕产妇的健康没有增加更多的影响。
哪些孕产妇需要比普通人更注意自己的状况,又该如何防护呢?
要注意的是,有基础病的孕产妇,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如果同时有一些发烧的情况,有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特别提醒这些孕产妇更要加强对自己的保护。
所以对于孕产妇来说,特别重要的是:
第一,最好能够在孕前打疫苗,增加自己的免疫力;
第二,对基础病预防,尽量调整好了再怀孕。
孕产妇保护自己,最关键的就是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在公共场所务必戴口罩。如果到医院去就诊,一定要戴N95口罩。
另外,平时注意自己的家、办公地点都要常通风,外出回来一定勤洗手。
如遇封闭隔离,孕产妇无法按时就诊,该如何处理?
特别关键的是,孕产妇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碰到封闭,正好有了阳性病例的时候,不管是自己还是旁边,比如当时预约好的就诊时间不能够当天去,都不要着急,不用焦虑,要和自己的助产机构及时联系,留好助产机构的电话特别重要。
现在助产机构都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化规范化的解决孕产妇朋友问题的办法,如果是常规体检,就可以改变一下时间,如果是需要紧急就诊的,跟社区及时沟通,就可以通过特殊通道去就诊。
另外,现在各省市都安排了新冠阳性的孕产妇患者就诊的医院,所以孕产妇现在都得到了比较及时的救治。
孕产妇阳性后对胎儿或新生儿有影响吗?
孕妇无论是转阴还是继续阳性,不会直接导致流产;
病毒通过母体传播可能性不大,不用担心;
病毒不会通过母乳实现传播,产妇可以哺乳;
如果产妇出现发烧等症状时,建议暂停哺乳,可以将母乳吸出,用奶瓶喂养。
产妇戴好口罩后可以与新生儿在一起。
孕产妇感染新冠后怎么办?
感染后不要心慌,没有发烧和其他不适症状,可以在家严密监测。
如果出现发烧,也不要着急。单纯的发烧,可以口服退烧药。如果使用退烧药后还是不能够完全消退,要及时来医院。
如果出现胸闷、头痛,伴有血压的异常,或胎动异常、阴道出血等,需要及时来医院做检查。
如需急诊,及时与社区沟通,通过特殊通道就诊。目前,各省(区、市)都安排了孕产妇感染者就诊的医院。
感染了新冠,是不是一定要剖腹产?
不是的。无论是否患有新冠,分娩方式的选择都是按照产科指征来决定的,由医生进行综合评估。比如单纯的新冠阳性,没有自然分娩禁忌(如心脏功能不好、严重的肺功能不好等),只要能够耐受整个阴道分娩的过程,还是可以选择自然分娩的。
孕妈应对新冠,家中可以备什么药?
以下列举清单中大部分为OTC(非处方药),建议可以家中常备,可在轻症时对症使用。
对于有慢性疾病用药、服用处方药的人群,建议咨询医生后酌情备药使用。注意,以下药物不能“治疗新冠”,只是针对性地缓解症状。
服用Tips:
1.孕妈或乳母,如果病因不明,建议先咨询医生明确病因,权衡利弊后再用药。
2.体温不是唯一的判断用药标准,如体温不超过38.5℃的发热,但生理状态和精神状态不佳时,也可以用退烧药缓解不适。
3.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一起吃,或交替吃。
服用小Tips:
1.不建议自行使用止咳化痰药,应遵医嘱用药;
2.如咳嗽影响到休息、饮食,可咨询医师后方用药;
3.结合孕期,认真查看止咳化痰药的复方成分。
服用小Tips:
1.不建议自行使用过敏类药物,应遵医嘱用药;
2.复方感冒药可能含抗过敏药成分,建议不要重复使用;
3.避免驾驶、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等活动,因本类药可引起困意。
服用小Tips:
1.出现明显消瘦、极度疲乏、口唇干裂、皮肤干燥、眼球凹陷及尿量减少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引起呕吐其他疾病。
2.应尽量避免接触容易诱发呕吐的气味、食品或添加剂。
3.推荐孕前3个月服用复合维生素,可降低妊娠剧吐的发生率。
孕妈妈们需要备中成药吗?
A:对于孕妈和乳母不太建议备中成药!中成药一般缺乏妊娠哺乳期安全性数据,药代动力学性质未明,体内清除机制尚不明确,所以无法确定对宝宝的影响。
孕妈妈们需要备复方感冒药吗?
A:对于孕妈和乳母不太建议备复方感冒药!常用的感冒药通常是复方制剂,含有多种成分。
例如酚麻美敏片含有可能增加新生儿腹裂风险的伪麻黄碱;氨酚烷胺片含有可能造成胎儿心脏畸形的金刚烷胺;氨酚咖那敏片含有可能影响后代大脑发育的咖啡因。
建议孕妈们要避免使用此类药物,如果出现感冒相关症状,针对具体症状选用含单一成分的药物。
【妇幼健康科普】来源:央视新闻、人民日报、人民网、北医三院、药学部;编辑:欣英、皑茵;编审:卢敏;审核:汪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