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孕产妇防疫应急、居家、用药...手册
“人民好医生”客户端《个人防疫手册(第一版)》基础上,特别推出《个人防疫手册(第二版)》,集纳整理权威观点和科学内容,分为应急篇、居家篇、用药篇、核酸·抗原篇、疫苗篇、重点人群篇、就医篇等几个大类,助力疫情防控、传递科学防控知识。
以下为儿童、孕产妇相关内容:
1►
哪些人可以选择居家治疗?
答:(1)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感染者。
(2)基础疾病处于稳定期,无严重心肝肺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需要住院治疗情况的感染者。
2►
家庭日常如何清洁消毒?
答:日常做好家中环境物体表面的卫生清洁即可。必要时,对台面、门把手、电话机、遥控器、开关、热水壶等日常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随后用清水洗净。地面可用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湿式拖地。
3►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答:针对儿童:除对症处置外,可以适当采取小儿推拿、穴位按摩、音乐疗法等,帮助稳定情绪、保护心理健康。
针对孕妇:关注身心状态,在饮食、情绪心理方面提供咨询与指导,必要时由专业医师给予指导。
针对老年人:除新冠症状外,关注老年人的基础疾病情况,加强对基础疾病的干预与健康指导。
针对精神疾病患者:随时关注精神状态,由专业医师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及对症处置。
4►
哪些人感染后重症风险更大?
答:(1)老年人。(2)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3)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
5►
哪些人需要主动核酸检测?
答:(1)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2)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3)定点医疗机构和普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医务人员。(4)商场超市、快递、外卖等从业环境人员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5)进入养老院、福利院、托幼机构、中小学、医疗机构需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6)其他人员愿检尽检。
6►
儿童出现发烧咳嗽,
什么时候需要就医?
答:(1)3月龄儿童出现发烧症状;
(2)儿童连续发烧超过3天,或发热时精神特别差;
(3)儿童出现持续高烧、频繁咳嗽,或频繁呕吐、食欲下降,小婴儿出现拒吃奶情况;
(4)儿童某个部位出现持续疼痛和腹部包块,出现频繁腹泻、脓血便、尿量减少,呼吸加快甚至呼吸困难,出现呻吟、烦躁,家长不易安抚,或出现意识障碍等情况。
7►
孕产妇阳性后对胎儿
或新生儿有影响吗?
答:孕妇无论是转阴还是继续阳性,不会直接导致流产;病毒通过母体传播可能性不大,不用担心;病毒不会通过母乳实现传播,产妇可以哺乳;如果产妇出现发烧等症状时,建议暂停哺乳,可以将母乳吸出,用奶瓶喂养。产妇戴好口罩后可以与新生儿在一起。
8►
孕产妇核酸阳性后怎么办?
答:感染后不要心慌,第一时间与助产机构联系。如需急诊,及时与社区沟通,通过特殊通道就诊。目前,各省(区、市)都安排了孕产妇感染者就诊的医院。
9►
孕产妇更易感染新冠病毒吗?
答:孕产妇的感染率和症状与普通人群接近,有症状者大约占10%,症状有咽喉干、咳嗽、流鼻涕、浑身酸痛、低烧等,一般三四天就有好转,七天左右就能康复。患有基础病和慢性病的孕产妇,感染后症状可能会加重,要格外做好防护。
10►
婴幼儿“阳”了怎么办?
答:1岁以内婴儿气道较短,上呼吸道感染后很容易侵袭到下呼吸道,容易发热和喘憋,家长要注意孩子有没有呼吸困难的表现。如果发热三天仍没有频率降低、热度降低的趋势,务必前往医院就诊。同时要警惕孩子惊厥。在治疗上只需注意对症下药:前三天降温,后期目标排痰。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痊愈后1-2周,要谨防二次打击。
扫描二维码可查看手册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