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手术库
检查库
内科
呼吸内科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内分泌科 风湿免疫科 肾内科 风湿免疫科 普内科
外科
神经外科 心胸外科 乳腺外科 泌尿外科 肝胆外科 胃肠外科 肛肠外科 胃肠外科 骨外科 外伤科 整形烧伤科 普外科
男女老幼
妇产科 妇科 产科 男科 儿科 小儿科 新生儿科 生殖健康 整形美容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病科 性病科
五官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精神心理科
精神病科 心理咨询科 成瘾医学科
肿瘤科 感染科 肝病科 急诊科 中医科 体检保健科 营养科 疼痛专科 非临床科室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公立医院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十二桥路39号 电话:028-87769902/3/4(总机),028-87783481(咨询电话),028-87732407(夜间咨询)

您的位置: 首页 > 找医院 >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医院动态

冬季特刊 | 年年冬天“萝卜手”,冻疮的苦只有长了的人才知道,今天中医专家教你这样做·····

近日,寒潮来袭,

不少人手上、脚上都起了冻疮,

何为冻疮呢?

01.

冻疮是个啥

冻疮别称“冻烂疮”、“冻瘕”。《诸病源候论》中最早记载“冻疮”之名,如《诸病源候论》有云:“严冬之月,触冒风雪寒毒之气,伤于肌肤,气血壅滞,便成冻疮乃至皮肉溃烂.重者肢节堕落”[1]。陈实功在《外科正宗》里将其称之为“冻风”,认为其发病机理是“肌肉寒极,气血不行”,其症状为初起紫斑,久则变黑,腐烂作脓。申斗垣在《外科启玄》指出:“受其寒冷,致令面、耳、手、足初痛,次肿,破出脓血,遇暖则发热;亦有元气弱之人,不耐其冷者有之”。至清代,吴谦于《医宗金鉴》中认为,冻疮则是由“严寒之气,伤及皮肉”而成。现代医学认为冻疮是一种与寒冷相关的末梢部位局限性、淤血性、炎症性的皮肤病。

发病机制

02.

现代医学认为冻疮主要有以下三种发病机制:由于长期暴露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皮肤血管痉挛收缩,导致组织缺氧引起细胞损伤;久之血管麻痹扩张引起静脉淤血、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血浆渗入组织间隙;周围血液循环不良,缺乏运动、手足多汗、营养不良、贫血、鞋袜过紧等均可加重病情。

03.

临床表现

冻疮好发于初冬、早春时节,各年龄组均可发生,但多见于儿童、青年女性或末梢血液循环不良者。好发于肢端及暴露部位,如手指、手背、耳廓、鼻尖等处。可呈局限性水肿性紫红斑块或结节,按之退色,境界清楚。严重皮损表面可有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自觉有痒感和肿胀感,瘙痒受热后加剧,有溃疡者自觉疼痛。

中医治疗

04.

①寒凝血瘀证

患处局部疼痛麻木剧烈,多为冷痛,肤色青紫或暗红,肿胀肥厚而形成结块,或局部皮肤出现水疱、瘙痒,手足清冷,严重者时甚至还可导致患处局部皮下缺血而发硬变黑坏死,舌质淡,舌苔白,脉沉涩或沉细。

治法: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推荐方药:当归四逆汤或桂枝加当归汤加减。

常用药:桂枝、白芍、细辛、当归、生姜、大枣、通草、甘草、丹参、红花、黄芪。

加减:局部漫肿水疱者,加茯苓、车前子、薏苡仁、泽泻。

②瘀滞化热证

皮损处红肿灼热伴发瘙痒疼痛、溃烂流脓、疼痛喜冷,或同时患处筋骨积瘀暴露,伴有手足发热、口渴,舌红,舌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推荐方药:四妙勇安汤加减。

常用药:金银花、玄参、当归川芎、丹参赤芍、连翘、甘草等。

加减:热盛者,加蒲公英紫花地丁;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痛甚者,加延胡索、制乳香、制没药。

③气血两虚证

神疲体倦,头晕目眩,气短乏力,少思懒言,面色少华,舌质淡,舌苔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治法:益气养血,祛瘀通脉。

方药:人参养荣汤或八珍汤合桂枝汤加减。

常用药:党参、白术、黄芪、炙甘草、陈皮、桂枝、当归、熟地黄、五味子、茯苓、白芍、大枣、生姜等。

加减:疮周漫肿暗红、麻本者,加桃仁、红花。

④寒盛阳衰证

时时寒战,四肢厥冷,蜷卧乏力或嗜睡,全身手脚冰冷麻木,幻觉幻视,呼吸声音微弱,甚则会感觉头晕神志恍惚不甚,舌质淡,舌苔白,脉微欲绝。

治法:回阳救逆,温通血瘀。

方药:四逆加人参汤或参附汤加减。

常用药:人参附子、干姜、甘草等。

加减:病情较为严重者,用量上可适量酌加;气虛者,加黄芪;阳虚者,加肉挂、龙骨、牡蛎。

04.

中医外治

①中医针灸疗法

皮损多分布于面部、耳部两侧者:首选阿是穴;皮损多出现在双手者:可取少阳、阳溪、合谷、外关、中渚等穴;若皮损主要出现在双足者:取解溪、通谷、公孙等穴;素体气血两虚者:加足三里、中脘穴;体质寒盛阳衰者:加关元、肾俞;如寒凝血瘀者,加大椎、膈俞治疗;兼有瘀滞化热者,加合谷、三阴交。平补平泻,留针约5-15min,每日1次。

②灸法

点燃一小艾条,直接灸于患处,每日可艾灸至少3次-5次,1-2个月左右为1个疗程。亦或将切片厚度为0.5cm厚片鲜姜洗净后,置于红肿之上,隔姜灸,每次约3-5壮,每日艾灸1次。

③耳穴贴压法

可取如下耳穴:肺、前列腺、肾上腺、面颊、手指、足趾、足根等,耳廓常规清洗消毒,以王不留行籽进行穴位贴压。贴压期间也可嘱患者每日手压贴敷处3次,每次可贴敷5分钟。每3日后可再更换耳穴敷贴1次,5次计1个疗程。

④物理治疗,可用红外线、氦氖激光等离子直接照射皮损部位治疗,能减少患处炎症红肿等局部反应、缩短伤口恢复时间。

西医治疗

05.

5.1外用药物治疗

(1)以消炎、消肿、促进循环为原则;

(2)未破溃皮损:维生素E软膏和冻疮软膏;

(3)已破溃皮损:可用抗生素;

(4)其他:氦氖激光等理疗。

5.2系统药物治疗

烟酰胺、硝苯地平、双嘧达莫等扩血管药物,盐酸山莨菪碱和己酮可可碱也有一定的疗效。

06.

预防与调摄

6.1一般防护

①加强“冷”锻炼

在冬季,尝试冷水(5-10℃)泡手、泡脚、洗脸。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长期置于寒冷的环境中,自身会进行调节,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会让机体适应外周环境。训练开始可每次5分钟,逐步延长为10分钟,连续4-8周即可收到满意效果,会增加人体的抗寒能力。

②加强体育锻炼

例如“长跑”,长跑属有氧运动,持续的长跑训练后会有效提高机体自身的产热、代谢,跑前可尽量减少着装,充分热身,采取慢跑模式,每周可行3-5次,坚持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寒冷的耐受性。

③调整饮食

日常饮食搭配中应随时注意营养调护,保证充足的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的供应量,使人体时刻拥有足够多的能量,避免在寒冷环境中作业时,自身处于饥饿、疲劳状态。

在冬季或者寒冷环境中,应做好充足的保暖工作,可根据寒冷程度,估计自身所需的防寒服厚度,配备帽子、手套等装备,涂搽防冻护肤品,鞋子尽量稍大一些,鞋袜沾水后,应及时更换,避免让双脚处于湿冷中。

4.2预防药物

患者可使用适量的萝卜皮熬煮汤水,加入硫磺一起熏洗患部,或者使用鲜生姜外搽患处,2-3次/天,可起到预防治疗冻疮的作用;或中药外用(桂枝100g、苏木100g、细辛60g、艾叶60g、生姜60g、花椒60g、辣椒6枚放入75%酒精3L浸泡一周后外用)可达到温经散寒,行血祛瘀的作用,逐步促进及改善整个机体微循环状态以保健养生的效果。

供稿:皮肤科

审稿:王钧冬

推荐医生
杨昆
杨昆 儿科 主任医师

在诊治儿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矮小症、性早熟及多动抽动症等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周立
周立 耳鼻喉科 主任医师

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慢性喉炎、声带囊肿等)、声门关闭不全、肌紧张性发声障碍、痉挛性发声障碍、成人及儿童鼾症、喉良、恶性肿瘤等咽喉嗓音疾病。

冷建春
冷建春 全科医学科 主任医师

长期从事临床研究,尤其对心脏及肺部病症有深入研究,擅长治疗疑难复杂疾病,如顽固咳喘、肺部结节、肺心病、冠心病、心衰、发热、免疫力低下病症。

于白莉
于白莉 全科医学科 主任医师

调理气血,咳喘、慢阻肺、肺心病、咳血、发热、高血压、中风、冠心病、心悸、头痛失眠、眩晕,高血脂症、脂肪肝,胃痛、腹胀、食少、腹泻、便秘、消化道出血,水肿、汗证、脱发、腰腿痛、口腔溃疡及其他内科疑难杂症。

成都重要疾病医院推荐
成都重要科室医院推荐
相关药品 更多»
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功效主治:本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特别适用于多种细菌复合感染和需氧菌...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

功效主治:本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腹腔感染、盆腔感染、...

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功效主治:本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特别适用于多种细菌复合感染和需氧菌...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

功效主治: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胆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

功效主治: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胆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

相关检查 更多»
眼底检查
眼底检查

眼底检查有直接检眼镜、双目间接检眼镜、眼底彩照、眼底自发荧光、眼底血管造...

眼科常规
眼科常规

眼科常规检查既包括健康人的眼科筛查,如升学、就业、入伍前的体检,也包括患...

血管彩超
血管彩超

血管彩超是一种无创伤性的血管造影术,可显示动、静脉血管的具体解剖结构及管...

耳部检查
耳部检查

耳部检查项目繁多大致分为五类,耳的一般检查、咽鼓管功能检查、听功能检查、...

心电图
心电图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的每一个心动周期内心脏电活动变化的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包括有前庭眼动反射弧的眼震检查、前庭脊髓反射系统的平衡功能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