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院健康帮扶贵州普安县人民医院再显成效!
时光飞逝,根据国家东西部协作工作精神,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对口支援普安县人民医院,徐惠敏、韦玫君、刘畅作为第二批选派人员已在普安县人民医院工作近三个月了。在市一院医疗专家的帮扶下,普安县成功治愈首起恙虫病例,健康帮扶再显成效。
据了解,日前,家住贵州普安县的景某因反复高热1周,从其它医院辗转到普安县人民医院就诊,由于病状特殊,在连续用药治疗数天后,景某病情未见明显好转。就景某的病因,普安县人民医院医生随即和惠州市一院帮扶专家讨论会诊,通过病人的病情分析、及再次详细体格检查,最终确诊为恙虫病。
“恙虫病若能早诊断及有效的病原治疗,绝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后遗症。”市一院帮扶专家徐惠敏说。
据了解,恙虫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叮咬引起的一种输入性急性传染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热、毒血症、皮疹、火山口样破溃焦痂和淋巴结肿大,如未及时治疗可能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者会危及生命。以往,此类病人由于在当地无法确诊,往往被作为疑难病转运至上级医院治疗,而此次帮扶确诊后,徐惠敏针对性培训了当地医务人员,他们将逐渐掌握此类疾病诊断救治,让老百姓避免了奔波求医之苦。
作为医疗队队长徐惠敏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此行他将带领队员以提高感染性疾病科、急诊科总体水平为主要任务,并采取了系列行动。
一、加强制度建设,夯实管理基础
普安县人民医院最新“医院管理制度(2022年版、全3册)”内容丰富,制度比较全,但查阅中发现仅有院级的相关制度,完善的制度是医院管理的需要,是科室前进的导航,是规范医疗行为的准则,是确保医疗安全的法宝,协助普安县人民医院查漏补缺,完善相关科室制度,为科室制度化管理提供参考,填补相关空白。
二、科教强院,教学查房
目前该院在教学能力方面相对薄弱,为更好地提高年轻医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同时为医院创建“全科医师教学培训基地”作好铺垫,徐惠敏主导开展“全院性示范性教学查房”,使医院的教学水平迈上一个新阶梯。同时,他还在日常医疗工作中贯穿“教学查房”的思路,拓展年轻医生临床思维能力,不断巩固年轻医生的三基知识。
三、重视“三级”查房,做好“传、帮、带”
徐惠敏作为主任医师,每周坚持四至五次带头查房,执行“三级医师查房”,指导并解决临床诊疗中的困难,提高相应科室的诊疗水平,切实为百姓解决问题,减少病人辗转求医。
同时,医疗支援的主要任务是向受援医院传授先进的医疗技术、服务理念,把“传、帮、带”的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高诊疗水平,为普安县人民医院的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医疗队三人坚持每周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科室内讲课;经常在科室组织小范围的病案讨论、业务知识学习,有力地带动了科室人员的学习氛围;同时也非常注重对基层医护人员的培养,按照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原则,积极开展“以讲促学,以学促进”的学习活动。
其中,徐惠敏充分应用个人专业,针对感染科要求每位医生以PPT的形式进行理论授课,提升每位医生的综合能力,强化深入学习医学专业知识,采取专业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传帮带,为培养本院感染科的青年业务骨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教学相长,医疗队通过开展县区性和全院性学术讲课9次,参与培训人员约3000人次。
四、重视预防先行,加强健康科普
加强院科内医护急救知识的培训演练。例如开展医护协同对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创伤危重症患者绿色通道的应急演练,强化危重症的气道、循环管理及用药规范;进行了关于创伤早期评估救治的培训内容,以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救治的演练,要求每两医两护模拟实操救治急诊抢救病人等。
同时,重视基层、中小学的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提高百姓急救意识。
积极组织前往罐子窑镇、白沙镇、龙吟镇卫生院进行下乡走访、入户探访工作,所到之处,加强了农村居民的卫生健康宣教,对高血压、脑卒中后遗症等疾病的康复进行科普。
医疗队了解到当地中小学没有培训过相关急救知识,还前往了普安县一小、二中以及龙溪小学进行急救培训及演练,培训人次达500人,经过培训和演练后同学们基本掌握了急救知识与技能。
徐惠敏表示,他将携手队员们不负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的重托,秉持“普安县所需,惠州市所能”的原则,矢志不渝地坚持“用心、尽心、爱心”帮扶普安县人民医院。
审核|魏丽莉王运广
文|徐惠敏郑海燕
图|医疗队队员
编辑|郑海燕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图片
获取更多相关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