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病毒,不隔离爱——发生在隔离酒店的故事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说起隔离酒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是专门监管新冠肺炎阳性病例的密接及次密接人群的地方。但这里的工作日常,恐怕知道的人不多,今天想要跟大家说一说,疫情期间发生在隔离酒店的故事。
疫情期间的每天,经过大规模核酸采样以及“大白”们的“扫楼”行动,再通过核酸检测后,会产生一定量的核酸阳性病例,进而产生一大批密接及次密接的“红码”人员,这些人员会收到通知,并通过转运送至隔离酒店。而转运往往都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所以隔离酒店的工作,也被工作人员们称为“夜鹰行动”。
当“红码”人员到达酒店,驻扎在隔离酒店的“大白”们就要开始为他们详细登记各种资料和信息,安排入住房间,还要为每个人编好条码,连夜给采样管贴码,以便提高上门采样的效率。做好这一系列准备工作后,便两三人一组推着小推车逐个房间上门测体温和采样。通常完成这些工作并收拾完毕后,已经是凌晨时分了,“大白”们才开始卸下装备,回房休息。隔离期间,也是雷打不动的每日核酸检测,直到隔离期满,为核酸阴性人员开具证明,解除隔离,再接收下一批的隔离人员。
每家隔离酒店,一般都要接收七八百名“红码”人员,这些人员年龄跨度大,从数个月大的婴幼儿到七八十岁的老人家不等。除了常规体温监测及采样工作,“大白”们还为隔离人员提供医疗保障,所以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提问。
医生,我头好痛。
医生,我忘带降压药/降糖药了。
医生,我有点鼻塞、流鼻涕。
医生,我家孩子好像发烧了。
医生,我吃不下饭。
医生,我失眠睡不着。
其中的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容不得一丝差错。而我们的“大白”总能专业而耐心做好回应,并妥善处理情况。10月13日,一名“红码”人员突发出现腹痛症状,当晚是我院的蔡惠霞医生值班,蔡医生立即上门查看,发现患者是痛经,当即予以处理,为患者缓解痛苦。当天蔡医生多次询问患者状况,第二天再次电话询问后,仔细把情况交接给第二天的值班人员。等到这名人员解除隔离时,蔡医生遇到她的第一句话,还是关心问候她的身体情况。医护人员专业、真诚、细心的工作态度,让隔离人员们倍感温暖。上述的这名隔离人员在解除隔离前,还主动手写了一封感谢信,亲自交给蔡医生。
蔡医生是我们成千上百位隔离酒店工作人员的一个缩影,花都区人民医院在本轮疫情中共接管了15家隔离酒店的工作,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故事。“大白”们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一路走来,我们始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用行动展示了“人民健康高于一切”的承诺。哪怕再苦再累,看到那么多可敬可爱的同伴一起并肩作战,看到那么多市民朋友给予我们的充分信任和配合,大家朝着同一方向共同努力,我们相信胜利就在前方!
图:蔡惠霞、周雍庭、毕婉雯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服务号
微信号|hdqrmyy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订阅号
微信号|hdqrmyyd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