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查出心动过缓,东院专家表示:大多数情况不需要起搏器治疗
最近,32岁的陈先生在单位的健康体检查出心动过缓,心率只有55次/分钟,他准备拿心电图的照片找医生咨询。他自己也纳闷,“心脏会有问题吗?需要治疗吗?”
实际上,在健康体检中,心动过缓的检出率比较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郑东诞表示,对于明显心动过缓,是否需要安装永久起搏器,临床存在复杂情况,需要分析各种因素,大多数情况是不需要起搏器治疗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郑东诞
“正常心率60-100次/分。一般来说,小于60次/分就是心动过缓;实际上,可能50-90次/分才是正常范围。因为一般在安静的情况下,心率大于80次/分,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比小于80次/分的比例更高;而正常情况下,大于50次/分基本可以满足身体需要。”郑东诞说。
对于明显心动过缓,是否需要安装永久起搏器治疗?郑东诞表示,心动过缓在临床上存在很多复杂情况,需要分析各种因素来判断。不过总体来看,大多数情况是不需要起搏器治疗的。
一般来说,清醒状态下,心率小于60次/分就是心动过缓。郑东诞指出,但并不是说小于60次/分就立即给予安装起搏器,只要没有症状,这种过缓的心率是可以满足身体需要的,不用担心。
在体检中,有时24小时动态心电图提示“心率最慢35次/分,甚至30次/分”,这种情况也不要惊慌。郑东诞表示,因为这种最慢心率发生的时间,一般都是夜间睡眠时发生,只要心率是均匀的慢,就不要担心。“这是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的,不会发生心脏停止,也不需要起搏器。”
不过,当清醒情况下出现小于50次/分,还是要注意的,应该进一步检查。郑东诞指出,如果平均心率仍然慢,最快心率不超过90次/分,要考虑安装起搏器;50-60次/分之间可以继续观察,没有症状就不需要安装起搏器,如果有症状就需要分析具体情况,如果这种症状已经影响生活质量,应该考虑安装起搏器。
郑东诞强调,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最快心率不超过90次/分,如果做检查时有行走或运动的,可能是异常的,应该注意“变时功能不全”,为提高生活质量,需要安装起搏器。
据介绍,心动过缓的性质是指基础心脏节律发生变化,正常节律是“窦性心律”,如果心动过缓时,发生“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逸搏心律”,性质就不一样了。
举例来说,窦性停搏,一般来说大于5秒需要安装起搏器,大于3秒要看情况;如果有症状,就需要起搏器,或者如果需要使用一些保护心脏的药,这种药又是减慢心率的,需要安装起搏器,如果没有症状,也不需要用减慢心率的药物,可以不安装,但是,需要定期复查,<3秒的,暂不考虑安装起搏器,需要定期复查。
郑东诞指出,当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逸搏心律”等具体情况需要专科医生评估病情来决定是否需要治疗。
“我们还发现,患者在一定的具体条件下发生的心动过缓,如排尿、排大便的过程发生晕厥,这些动作过程,心率骤降;按压颈动脉窦时心率突然下降甚至停搏。以上这些情况,如果反复发生,影响正常生活,应该安装起搏器。”郑东诞说。
“在体检中,我们常常遇到年轻人出现心动过缓,但是他们并没有什么异常症状。”郑东诞说,“对于没有症状的患者,心动过缓情况可以宽松对待,但是,对于有症状的,应该更加积极处理。”
1
合并心衰的心动过缓,即使是50-60次/分的范围,患者都可能不能承受,可能出现心衰恶化,这种情况需要考虑起搏器治疗。
2
活动量大,活动时出现症状的:胸闷、乏力、气促、头晕甚至晕厥发作的,应考虑安装起搏器。
3
活动情况下,最大心率不超过90次/分,医学上称之为“变时功能不全”,影响日常生活的,应该考虑起搏器治疗;如果活动后心率不是逐渐减慢的,而是突然减慢的,这种情况叫“频率骤降”,严重的会晕倒,应该考虑起搏器治疗;还有一种情况是反过来,运动开始后,心率不能快速增加去满足身体需要的,而是缓慢增加的心率,不能适应身体需要,应该考虑起搏器治疗。
4
最大预期心率为“220-年龄”,如果运动时心率不能达到最大预期心率,并且影响运动强度的,可以考虑起搏器治疗。
“心动过缓发生后,应该注意是否存在病因。也就是说,心动过缓是继发的情况,就应该寻找并处理病因。”郑东诞说,“一般来讲,在临床上,我们发现心动过缓有以下常见病因。”
↓↓↓
1.急性心梗
应该处理心梗,如果心动过缓存在时间过长,可以做临时起搏器度过危险期,一般不需要做永久起搏器。
2.急性心肌炎
处理心肌炎,如果需要则按照临时起搏器即可。
3.药物过量
停用相关药物,再观察。
4.食物中毒
可先洗胃,处理相关情况。
5.高钾血症
可降钾处理,必要时透析治疗。
6.其他可引起心动过缓的原因
如急性肺栓塞、脑血管意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均应处理原发疾病。
7.不存在以上具体病因或者可逆因素
应该考虑起搏器治疗。
郑东诞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医疗专长:房颤、室早、室上速等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包括药物及射频消融术),缓慢心律失常的诊治(包括药物及起搏器植入治疗),擅长心力衰竭等心血管内科急危重症及冠心病高血压病的诊治。
个人简介:现任东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心脏监护室(CCU)负责人。从事心内科临床工作十余年,专注于临床,擅长心内科复杂的急重症抢救,于2011年积极推动心脏监护室的筹建及成立,现已成为广州东部地区唯一的心脏监护室。在院本部支持下,积极推动心衰中心及房颤中心的成立,积极推广房颤射频消融技术。
来源:羊城晚报
审核发布:王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