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和肺癌有什么关系?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分享肺癌防治知识
近年来不少人都会觉得肺癌患者似乎越来越多,而且在体检时发现肺部有结节的街坊也比比皆是,在看到体检报告的瞬间吓得脚都软了,担心这些结节是肺癌或者是肺癌的先兆。
究竟肺结节和肺癌有什么关系?现在的医学技术有什么“武器”可以诊治肺部肿瘤?不同分期的肺癌又可以怎么治疗呢?
《健康100FUN》邀请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胸外科、器官移植科、肿瘤科学科带头人何建行教授为大家全方位解答!
专家简介
何建行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胸外科,器官移植科,肿瘤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
美国外科学院、英国皇家外科学院Fellow
美国胸心外科学会、欧洲心胸外科协会Member
为何越来越多人查出肺结节?
何建行教授解释这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的。
第一个原因,是现代人的平均寿命比以前几乎提高了10到20岁,老龄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意味着人体中肺部这个器官接触外界生化因素长了10到20年,所以产生病变的概率就更高了。
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现在检测手段比以前更先进,可以更早地发现肺部病变了,特别是随着人们对体检的重视,很多人已经开始重视将CT作为肿瘤早期筛查手段,以往却常常是在有症状时才会到医院检查,结果很多都已经进入晚期了。
肺结节一定就是肺癌吗?
什么是肺结节/肺癌一体化诊疗?
为了更好地帮助街坊们解决肺部疾病问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通过多年的积累,形成了一项特色诊疗方式,肺结节/肺癌一体化诊疗!
在以前,大家很多时候去看病,要么先看外科,要么先看内科,要么先看放疗科,每个科的医生会先从各自角度思考问题,给患者提供首选治疗方案,而这些方案通常是每个科室最熟悉的一套方案。
而一体化诊疗,就是指在一个科室内部,将各种诊断和治疗手段都融合在一起,相当于是对患者开展常态化的多学科诊疗(MDT)模式,患者可以获得“一站式服务”。
早期肺癌
据刘君教授介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何建行教授团队在国际首创的无管微创切除技术,可以实现早期肺癌患者的快速康复,利用这种手术方式,可以实现“无气管插管、无胸腔引流管、无尿管”的“无管”微创,避免了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对气道、肺的损伤,使手术技术进步从缩小切口的基础上提升到功能保全的境界,更免除引流管的痛苦。
此外,结合术前荧光定位、裸眼3D显示等精准切除技术,使45%的早期肺癌患者术后24小时内出院。
术后24小时内出院
晚期肺癌
对于晚期肺癌患者,则采用综合治疗模式,梁文华教授介绍,何建行教授团队首次提出晚期肺癌全病灶活检的确诊方式,可提高基因检测的成功率,并改善患者的长期治疗效果。
团队基于基因突变、免疫状态选择针对性的药物,并将外科切除、放疗等传统手段与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和生物治疗等新型疗法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减少高毒药物的使用,使30%-50%中晚期肺癌达到长期控制/治愈的效果。
哪些人群需要做肺癌筛查呢?
何建行教授团队开发了全球首个综合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以及DNA甲基化生物标志物的人工智能组合模型,在肺结节/肺癌诊断方面的准确率高达91%。
(1)吸烟>20包年(或400年支),或曾经吸烟>20包年(或400年支),戒烟时间<15年;
(2)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氧等接触者);
(3)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
(4)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院四区)
▲沿江院区
(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路151号)
▲海印院区
(广州市海珠区康大路1号)
▲大坦沙院区
(广州市荔湾区桥中中路28号珠江大桥旁))
▲珠海横琴院区(建设中)
转自:健康100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