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当心房颤动遇上慢阻肺...
引起房颤的来龙去脉
房颤,全称为心房颤动,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有些陌生。
心房颤动是心房快速而不规则电活动导致的,房颤患者心房每分钟颤动的频率高,导致心房丧失有效的收缩,导致心室不能向全身和自身供应足够的血液和营养,从而出现心悸、眩晕、晕厥、气短、胸闷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心衰和中风。
临床医生会通过常规的12导联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远程心电监测等等不同的心电记录手段来确诊房颤,建议怀疑有房颤发作可能的患者做心电图筛查。
患有房颤
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房颤的症状有很多,比较常见的症状包括:
心慌是最常见的症状,很多房颤患者描述心慌的感觉如同做了坏事般,砰砰砰地跳,没有节奏感;
由于心肌供血不足而产生胸闷,甚至胸痛,部分患者伴有大汗淋漓的感觉;
呼吸困难,感觉到气促。
脏器栓塞,房颤的危害之一,就是出现栓子脱落。
“举个例子,有个患者在香港迪士尼公园游玩时,突然发现自己的右手前臂‘白雪雪、冻冰冰、黑蒙蒙’,这三个粤语的形容词很形象地描述了栓子堵塞血管的表征。
因为当房颤发作时,心房丧失有效的收缩,血液瘀滞在心房从而形成栓子,新鲜形成的血栓脱落后,顺着血管‘随波逐流’,血管管径与血栓大小恰当的位置,血栓不再移动,从而出现血管堵塞。堵在前臂血管,就会出现手没有了血液供应变得特别白(白雪雪),皮温下降(冻冰冰),手指甲变黑(黑蒙蒙)。”
罗碧辉主任说。要注意的是,大部分患者没有症状,或者上述症状是一过性的,这个时候需要患者要有意识地主动前往医院做心电图的体检,筛查有无房颤。
房颤有哪些危害?
房颤带来的危害,根源在于心律又快又乱,加重心脏负担,易引起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
发生房颤时,心房内血液瘀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会随着血流到全身各个地方,引发脑栓塞(脑卒中)、下肢血管栓塞等。
哪些人群
要及早进行房颤筛查?
房颤的发生与年龄呈正相关,65岁以上的老年人是房颤的高发人群,但40-65岁之间也有发生房颤的可能,不能“一票否决”,此年龄阶段的人群也需定期进行筛查。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体重、吸烟、酗酒、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以及甲状腺疾病都是引发房颤的重要因素。
罗碧辉主任提醒,随着科技迅速发展,智能手环、手表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但是这些可监测血氧、心率、心电监测的智能穿戴设备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不能替代心电图检查作为确诊房颤的依据。当感觉房颤发作时一定要赶往最近的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为医生诊断房颤提供心电图的确凿证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与房颤相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房颤密切相关,具有相似的流行病学特征,且与人口老龄化、共病率逐渐增长有关,共同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
房颤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及其对疾病的转归影响,目前尚未清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现房颤原因多种,比如炎症、缺氧以及细菌的感染等等,使房颤的发生风险增加。尤其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使用治疗呼吸道疾病的药物,也可能会诱发房颤。
当您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
规律作息,避免出现感染受凉。如出现咳、痰、喘等情况,务必要到专科医院进行规范治疗以及控制肺部感染,能够大大降低房颤的发生;
在生活中避免喝浓茶、咖啡、可乐等,避免引发心脏兴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房颤是一个可防可治的疾病,当您出现房颤或者不清楚是否出现房颤时,应到医院进行心电图筛查;当您出现突发的胸闷、心慌以及短时间内气喘加重,也要谨慎是否出现了房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与房颤治疗会冲突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房颤的治疗是不会相互“撞车”的!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用药(支气管扩张剂和皮质类固醇)尽管可能会诱发房颤,但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控制好之后,有利于改善身体的供氧,房颤也会随之减轻甚至会消失。
所以房颤的存在并不会改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有的治疗,同时我们要加强早期监测、早期干预、实施全程规范管理,这样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预后,减少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
房颤如何防与治?
房颤的治疗核心是全程规范管理,不是单凭药物或者手术就能达到治愈效果。同时,房颤的规范诊治,不仅仅在于心脏的本身,还要追根溯源。
从年龄方面,年龄是房颤的最大危险因素,在治疗方面应根据年龄制定相应治疗方案。
从病因方面,产生房颤的原因有很多,需要注意原发性疾病的筛查及相应的治疗,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需要同时规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心房颤动。
罗碧辉主任强调
预防房颤的发生和发作,除了早发现早诊治相关疾病外,生活方式也很重要。如嗜酒的房颤患者需要避免大量饮酒,目前已有研究显示,房颤的发生和发作的机率会随着饮酒量的减少而降低。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需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基础疾病,常规进行血压、血糖、血脂的监测,预防大于治疗。
应对房颤有妙招?
点击二维码观看完整直播吧
专家介绍
罗碧辉
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内科第三党支部书记、内科副主任、房颤中心医疗主任。
专业方向:
1.在心房颤动的全程规范管理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2.擅长诊治与心血管疑难危重症相关的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瓣膜病、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
3.擅长诊治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胸闷、心悸、气促、腰腹痛、水肿等。
出诊时间:
荔湾区.大坦沙院区
周一上午(房颤中心门诊)及周二上午(房颤中心门诊)
越秀区.沿江院区
周一下午(房颤中心门诊),周六全天(心血管专科门诊)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院四区)
▲沿江院区
(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路151号)
▲海印院区
(广州市海珠区康大路1号)
▲大坦沙院区
(广州市荔湾区桥中中路28号珠江大桥旁))
▲珠海横琴院区(建设中)
责编:阿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