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粘膜受损不完全是吃出来的,还与情绪有关
黏膜损伤非常常见
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
不同年龄段的主要病因也不同
65岁以上老年人,多见于药物引起的小肠黏膜损伤;
20~30岁的年轻人,多与情绪、压力有关,同时与饮酒吸烟和饮食不规律的情况有关;
30~50岁左右中青年则介入两者之间,一部分是饮食、饮酒吸烟生活不规律等外源刺激,同时也由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的年轻化,需长期用药的问题。
胃粘膜受损的原因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陈科全副主任医师提醒,老年人尤其不能忽略药物对胃粘膜的影响。
很多老年朋友,特别是有冠心病、脑中风、关节炎等慢性病的老年人,会自行服用一些预防性药物中,比如非甾体消炎类药物的阿司匹林等,最常见的一个副作用就是会使得胃粘膜受损,药物刺激胃粘膜上皮,导致患者容易出现腹胀、反酸、恶心、腹痛、烧心、呕吐、嗳气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能出现胃溃疡、消化道出血等,因此,老年朋友们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
此外
胃肠道疾病不完全是吃出来的,情绪对胃粘膜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一项对糜烂性胃炎患者的全国调查显示,30%~40%的病变是由于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因素所致,这是因为当情绪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可能导致人体处于应激状态,胃酸刺激增强而胃黏膜修复减慢,导致胃黏膜的损伤。
胃粘膜受损的的表现
最常见的胃黏膜受损通常表现为上腹疼痛,部份人还会有腹胀、反酸、恶心呕吐,甚至出现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由于老年人症状常不典型,需要格外留意,当口服损伤胃黏膜的药物或刺激性辛辣食物后出现腹部不适、黑便、甚至出现急性贫血等系列症状时,警惕可能是胃黏膜受损了。
胃粘膜受损的筛查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不少年轻人也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肠胃问题,建议40岁以上人群要进行胃镜筛查,如果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经常出现消化道不适、有消化道基础疾病、不良饮食习惯的人群,筛查年龄应该适当提前。
胃镜筛查后,如果一切正常,可以间隔3~5年再次检查,如果发现问题,就要听从医生建议及时治疗。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由于担心胃镜检查过程很麻烦、不舒服等而拒绝检查,但其实,无痛胃镜已经非常普及,能够耐受麻醉的朋友们,这是不错的选择,如同睡一觉就完成了整套胃镜检查过程。
”
即使确诊为胃黏膜受损,也不需要特别紧张,陈科全主任建议,如果出现轻度不适,可以口服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及胃黏膜保护剂,倘若症状缓解不明显,或腹痛症状明显,出现呕吐、甚至解黑便、呕血等,就需要及时就医了。
”
专家介绍
陈科全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美国梅奥诊所访问学者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老年协作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消化内镜介入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消化内科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消化内镜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消化内镜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成员,广州市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委。
专业方向:
擅长消化内镜(胃肠镜)诊治消化系统疾病:胃结肠息肉切除术;早期食管、胃、大肠癌剥离术;食管、胃间质瘤切除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POEM术;超声胃镜胆胰疾病检查穿刺活检术;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胆总管结石ERCP取石术,胃造瘘术。药物治疗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肝硬化等。
出诊时间:
荔湾区.大坦沙院区
每周二上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院四区)
▲沿江院区
(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路151号)
▲海印院区
(广州市海珠区康大路1号)
▲大坦沙院区
(广州市荔湾区桥中中路28号珠江大桥旁))
▲珠海横琴院区(建设中)
责编:阿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