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医意| “小五官”里的“大文章”,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健康守护之道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唇亡齿寒”“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等俗语,耳、鼻、咽喉作为与大脑相连最为紧密的器官,人们感到不舒服的时候往往不以为意,认为过段时间就好了,但殊不知其中可能潜藏巨大的健康隐患。
在医学界的众多研究领域中,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一直被认为是“小”科目,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所面临的患病人群,往往具有发病率高、病种多样、疾病谱广等特点,对医生治疗的专业性、精细化要求程度高。
海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是海南地区规模较大、硬件设施优良、亚学科分支齐全、专业技术特点突出的医教研一体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治中心,下设耳科、鼻科、咽喉头颈外科、变态反应科、甲状腺外科等五个亚专业学科,每个亚科均由相关亚专业高级职称医师担任学术带头人。
大家请跟随小编的镜头,一起了解这些耳鼻喉科医者如何书写“小五官”中的健康“大文章”。
听力眩晕专病门诊
耳聋、耳鸣、眩晕是耳科最常见症状。随着人口老龄化、环境娱乐噪声、工作压力、熬夜等因素影响,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医院开设听力眩晕专科门诊,为耳聋、耳鸣及眩晕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综合性的诊断与治疗。同时,该门诊还开展新生儿及儿童的听力筛查及耳聋基因检测、咨询,可早期发现先天性耳聋,并尽早进行听力干预(包括医学观察、药物、助听器、人工耳蜗等),有效避免影响儿童的言语发育等。
眩晕为什么去
看耳鼻喉科?
【典型病例】60岁的王阿姨,昨晚睡觉翻身时,突然出现天旋地转,不敢睁眼,伴恶心、呕吐、心慌、出冷汗,家人首先想到是不是脑供血不足?急性脑卒中/脑中风?还是颈椎病?连忙打120叫救护车送往急诊科。经过一通检查,没查出元凶。最后,医生说可能是“耳石症”作祟,建议去看耳鼻喉科,患者及家属听后很纳闷,“耳石症”啥回事?难道是“耳屎”没掏干净吗?
耳石症
耳石症是一种什么病?
耳石症,学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顾名思义,这种眩晕是一种良性疾病,不会像脑血管病一样危及生命,跟位置改变重力相关,是最常见的前庭周围性眩晕之一。
耳石症
首先来认识一下耳石,耳石跟外耳道产生的“耳屎”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它是深藏在内耳里非常微小的碳酸钙结晶,即所谓的“石头”,正常情况时粘附在椭圆囊和球囊(合称耳石器)表面的胶质膜上。
深藏在内耳里非常微小的碳酸钙结晶,即所谓的“石头”,正常情况时粘附在椭圆囊和球囊(合称耳石器)表面的胶质膜上。
耳石器和三对半规管是人体维持平衡的重要器官,能够感受重力和加速度的变化。当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落,原本附着椭圆囊的耳石颗粒就掉落在半规管内,脱落的耳石随着头部位置的改变在管中运动,带动半规管内的液体流动,产生眩晕。
耳石症典型临床特征
典型的耳石症发作常在头位改变(如睡觉躺下、起床、翻身、抬头或低头等)诱发的短暂性眩晕,表现为视物旋转,可伴恶心呕吐、心慌、冒冷汗、漂浮感、平衡不稳感等。因眩晕就诊的人群中,耳石症占比将近1/3,好发于50-60岁,女性多见,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
部分患者可自发缓解,但频繁复发;有些患者呈现周期性复发,可能与季节或气候变化有关,不论是初发还是复发,也不论是哪种类型,耳石症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手法复位,而且总体疗效不错。对于复位效果欠佳或者复位后仍有残留头晕患者,可以服用药物和进行前庭康复训练,对于个别顽固性耳石症还可以行半规管堵塞手术治疗。
耳石症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手法复位,而且总体疗效不错。对于复位效果欠佳或者复位后仍有残留头晕患者,可以服用药物和进行前庭康复训练,对于个别顽固性耳石症还可以行半规管堵塞手术治疗。
总之,眩晕疾病除了耳石症外,还有梅尼埃病、突发性耳聋伴眩晕、前庭神经炎、中耳炎并迷路炎、前庭性偏头痛、颈性眩晕、心源性和精神性眩晕、中枢性眩晕等,其中约70%为前庭周围性病变引起,需到耳鼻咽喉科听力眩晕专病门诊进行规范的检查和治疗。
专家介绍
姜鸿彦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海南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海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主任,国际耳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耳科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全国委员。
专业特长:擅长耳聋、耳鸣、眩晕等疾病的诊治,尤其是人工听觉植入、中耳炎/中耳胆脂瘤、耳硬化症、听神经瘤、面神经肿瘤等手术。
赵质彬
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海南省人民医院耳科副主任,中国老年医学会眩晕/前庭医学分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听觉平衡障碍与康复分会委员,海南省防聋治聋技术指导组办公室主任,海南省中医药学会耳鼻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海南医学会耳鼻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业特长:擅长眩晕、耳聋、耳鸣等耳科疾病的诊治,新生儿及儿童听力筛查、诊断、干预(如助听器及人工耳蜗等)、新生儿耳廓形态畸形无创矫正。
门诊时间:周一、二、五、六上午
符徵
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听觉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业特长:擅长耳显微外科、人工耳蜗植入术。
门诊时间:周一、周二下午,周三上午
林杰
副主任医师,海南省中西医协会耳鼻喉分会常委,海南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委员。
专业特长:擅长耳聋、耳鸣、眩晕、急慢性外耳及中耳炎、外耳及中耳胆脂瘤及各种耳部良恶性肿瘤疾病诊治。
门诊时间:周一、周三全天
孙亮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海南省中西医协会耳鼻喉分会常委,海南省高层次人才。
专业特长:擅长分泌性中耳炎、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神经性耳聋(人工耳蜗植入)、神经侧颅底区肿瘤(中耳癌、听神经瘤及颈静脉球体瘤等)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出诊时间:周二、周四、周五上午
祝园平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海南省人民医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博士后,美国南卡罗莱纳医科大学博士后,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眩晕前庭医学分会委员。
专业特长:擅长中耳炎、耳聋、眩晕等耳科常见疾病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三下午、周四上午
变应性鼻炎专病门诊
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是指特应性个体暴露于变应原后产生的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症性疾病。
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
近年来,变应性鼻炎的患病率明显上升。保守估计全球超过5亿的人口患有变应性鼻炎。中国18个城市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变应性鼻炎的成人患病率为17.6%。另一项多中心研究发现中国儿童人群中变应性鼻炎患病率为9.8%。变应性鼻炎已成为主要的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给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变应性鼻炎已成为主要的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给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问:引起变应性鼻炎的因素有哪些?
变应性鼻炎的发病与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有关:
1
遗传因素:变应性鼻炎患者家系的三级亲属中,其患病率依次为:Ⅰ级亲属(12.11%)>Ⅱ级亲属(5.12%)>Ⅲ级亲属(2.75%)>一般人群(1.20%),提示变应性鼻炎的发生存在家族聚集倾向性,变应性鼻炎发生是跟遗传有相关性的。
2
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大气污染(PM2.5、PM10、SO2等)与变应性鼻炎患病率有相关性。经济越发达、卫生条件越好的地区其变应性鼻炎的患病率更高,比如欧美发达国家的患病率要高于非洲不发达国家。
问:变应性鼻炎可以根治吗?
治疗策略是什么?
变应性鼻炎目前很难根治,通过规范化的综合防治,可以达到并维持临床控制,提高生活质量。
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原则包括: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健康教育,概况的形容为“防治结合,四位一体”:
1
环境控制:指避免接触变应原和各种刺激物,是变应性鼻炎防治策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平常生活作息上寻找诱发的原因,尽量予以避免。比如对螨虫过敏,就需要定期打扫房间和清洗床上用品,不使用厚重的布艺家具,不放置毛绒玩具;如果对花草过敏,家中就不要放置花草;如果对猫毛狗毛过敏,家中就不要养宠物;如果对虾、蟹等海鲜过敏,就不要进食此类食物;如果对蟑螂过敏,家中就要勤打扫卫生,消灭蟑螂等。此方法的优点是最为经济有效,缺点是现实中很难完全实现。
2
药物治疗:以鼻用激素和抗组胺药为主,抗IgE药物也在临床上开始使用,药物治疗能有效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此方法的优点是效果好,起效快,缺点是药停后症状就会再发,并且长期用药会有药物副作用发生。
3
免疫治疗: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是在明确过敏原(一般针对尘螨)的情况下通过长期低剂量变应原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以诱导机体免疫耐受,使患者在再次接触相应变应原时症状明显减轻,甚至不产生临床症状。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且可改变个体过敏体质,预防机体对更多过敏原产生过敏反应,同时可减少合并哮喘的发生。此治疗手段是目前变应性鼻炎唯一的对因治疗方法,缺点是必须对尘螨过敏的患者才能使用,并且效果存在个体差异。
4
外科治疗:是为变应性鼻炎的二线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药物控制不好或担心药物副作用不愿意长期用药,也无法进行免疫治疗的患者。目前海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开展手术为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与翼管神经切断术相比,创伤更小,并可有效避免干眼的发生。此方法的优点是见效快,术后症状可完全控制,减少药物使用,经济性好,缺点是属于有创操作,并且远期效果存在个体差异。
海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外科具有开展上述变应性鼻炎诊治项目的能力,能够根据患者不同症状类型进行个性化治疗,提高变应性鼻炎治疗效果。
专家介绍
魏欣
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海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副主任兼鼻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全国青年委员,海南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海南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常委。
专业特长:擅长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鼻腔鼻窦颅底肿瘤诊治以及鼻腔鼻窦、鼻眼、鼻颅底相关鼻内镜外科手术。
出诊时间:周二全天
郑静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海南省人民医院变态反应科副主任,欧洲过敏与临床免疫学会青年会员,中国医促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青委会常委,海南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委员。
专业特长:擅长鼻外伤、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腔鼻窦肿瘤、鼻眼相关、鼻颅底相关疾病的诊治及鼻内窥镜手术。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周五全天
林霞
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会分会中西医结合过敏性疾病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变态反应专家委员会委员。
专业特长:擅长耳鼻咽喉疾病、鼻窦炎、过敏性疾病的防治;过敏性鼻炎及哮喘的特异性免疫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周四下午,周二、周三、周五、周六上午
粘家斌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海南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委员,海南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委员。
专业特长:擅长鼻腔、鼻窦、鼻眼、鼻颅底相关疾病以及鼻咽癌放疗后相关并发症及复发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全天
邱权
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海南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免疫治疗学组委员。
专业特长:擅长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儿童鼾症等疾病诊治以及过敏性鼻炎的免疫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周二、周四、周五全天,周三、周六上午
甲状腺结节门诊
随着超声技术检查的普及以及体检超声筛查甲状腺的人增多,甲状腺结节的发现率从之前的4%迅速增高到了约19%-67%,其中以女性和老年人为主。约90%的甲状腺结节为良性结节,如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桥本氏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癌大约仅占5%-10%。
甲状腺结节的发现率从之前的4%迅速增高到了约19%-67%,其中以女性和老年人为主。
问
发现甲状腺结节应该怎么办?
根据超声特征或进一步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进一步明确结节的性质,良性结节在以下情况下需考虑手术:
①结节体积较大;
②产生压迫症状,如声嘶嘶哑、呼吸困难等;
③结节坠入纵膈发展为胸骨后甲状腺肿。
甲状腺癌明确诊断后首选手术治疗,之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需放射性碘治疗(131I治疗),后续口服甲状腺素抑制治疗。部分符合“低危微小乳头状癌”的患者也可以随诊观察。
答
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
常规甲状腺手术需切除原发病灶和局部转移病灶,达到尽可能切除全部肿瘤的目的。对于有美容需求、术前检查未发现淋巴结转移的微小癌患者可选择腔镜甲状腺手术。手术中可通过喉返神经监测、精细化解剖技术保护喉返、喉上神经及甲状旁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喉癌、下咽癌门诊
喉癌及下咽癌是头颈部常见肿瘤,位置隐蔽,发现时多为中晚期,其中以男性多见,吸烟及大量饮酒是其主要的致病因素。患者就诊时多有声音嘶哑或吞咽异物感等症状,部分患者会以颈部肿物来诊。经电子喉镜检查可以评估喉及咽部的病灶,确诊依赖病理组织活检。
喉癌及下咽癌是头颈部常见肿瘤,位置隐蔽,发现时多为中晚期,其中以男性多见,吸烟及大量饮酒是其主要的致病因素。
喉癌、下咽癌的手术治疗
早期喉癌及下咽癌可以通过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切除,手术创伤小,术后喉部及咽部的并发症少,预后较好。中晚期喉癌及下咽癌需接受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海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中心一方面开展了“垂直半喉”、“中段喉“、”水平半喉“、“声门旁进入部分喉及下咽切除”等手术方式,另一方面采用非手术方式通过“诱导化疗筛选“的模式,在保证生存率的情况下尽量提高“保喉率”。此外,中心还定期开展“食管发音”培训班以及通过“电子喉”等方式帮助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实现“无喉”发音,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专家介绍
林振群
教授,主任医师,海南省人民医院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促会甲状腺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南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专业特长:擅长喉癌,下咽癌,甲状腺良恶性肿瘤,腮腺良恶性肿瘤,声带息肉,喉功能重建等手术。
出诊时间:周一全天
刘术舟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海南省人民医院甲状腺外科副主任,中国医促进会甲状腺疾病分会⻘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头颈分会⻘年委员,海南省医学会⽿⿐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委员。
专业特长:擅⻓咽喉部疾病的诊治、甲状腺及颈部外科⼿术治疗、喉癌及下咽癌的功能保留策略治疗。
出诊时间:周⼀全天、周三下午
黄才寿
副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擅长咽喉头颈肿瘤的诊治,尤其是甲状腺、腮腺肿瘤的诊治,慢性咽炎、喉炎、嗓音疾病以及复发性口腔炎和不明原因的非特异性咽部溃疡的中医药治疗。
出诊时间:周二、周四全天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
海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是海南地区规模较大、硬件设施优良、亚学科分支齐全、专业技术特点突出的医教研一体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治中心,2016年成功获批成立海南省临床医学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现为海南省Ⅰ级重点专科,海南医学院校级重点学科,同时还是国家级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国家级耳鼻咽喉科临床药理基地以及海南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中心设有床位82张,年门急诊量13万人次,年出院人数4100多人次,年手术量2800多台。中心现有主任医师8人,副主任医师7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
来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
编辑/刘银银
审核/冯琼
责编/吴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