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招连连】康复科的“核磁”———等速肌力评估训练系统
中医大一附院康复科于2020年6月成立,为了能够更快地适应康复高速发展,康复科特意引进等速肌力评估训练系统并顺利安装调试投入临床使用。
“等速肌力评估训练系统”因等速肌力评估和训练规避了以往的肌力评估治疗相对主观性的问题,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安全性和可重复性,目前被广泛用于骨科康复、神经康复、运动医学及老年康复领域。
等速运动速度相对稳定,不会产生加速运动,能依照肌力强弱、肌肉长度的变化、力臂的长短、疼痛疲惫等情况,提供适合肌肉本身最大的阻力。既能规避肌肉拉伤风险,又能最大程度训练肌肉力量。
等速运动,又称可调节抗阻运动,恒定速度运动,指利用专门设备,根据运动过程的肌力大小变化,相应调节外加阻力,使整个关节运动依预先设定速度运动,运动过程中肌肉用力使肌张力增高,力矩输出增加。
目前在康复领域中使用的“等长”、“等张”是生理学家用离体肌肉对肌肉收缩特性进行研究时所使用的术语,有其局限性,等长收缩仅反映关节运动某一点的力量,无助于肌肉耐力的强化;等张收缩仅在运动范围的某一部分达到最大收缩,并且负荷只能按最低肌力输出而定,因此也有缺陷。
等速与等长、等张相比,显著特点是运动速度相对稳定,不会产生加速运动,且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阻力与作用的肌力成正比,即肌肉在运动全过程中的任何一点都能产生最大的力量。等速运动能依肌力强弱、肌肉长度变化、力臂长短、疼痛疲惫等状况,提供适合其肌肉本身的最大阻力,且不会超过其负荷的极限。因此,等速运动具有相当高的效率与安全性。
等速能对多种疾病进行测试与训练,例如:半月板损伤术后,本体感觉的缺失,关节挛缩,软组织粘连,偏瘫肢体肌肉萎缩,习惯性踝扭伤,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前交叉韧带术后、原发性骨质疏松、腰背部肌力减退等多种功能障碍疾病。
等速对肌力恢复、防止肌肉萎缩、维持肌肉收缩功能、避免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以及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等速除了能够协助临床诊疗疾病,对于体育运动员及健身爱好者的训练也有很好的作用。
该系统能精准地评估运动员的肢体肌力大小以及对比左右侧肢体的肌力是否相等。当运动员想要加强某块肌肉的肌力时,等速能够提供多种提高肌力的训练方案,甚至还能根据运动员肌力的不断变化提供多种符合运动员的训练方案。
失稳、局部严重的骨质疏松、骨关节恶性肿瘤、关节活动严重受限、急性肿胀、急性拉伤、急性扭伤、严重疼痛、疼痛、关节活动受限、亚急性或慢性扭伤、骨折术后早期、配件固定区域有开放性伤口或伤口未完全愈合、感染性疾病或急性炎症阶段、训练部位有固定性挛缩。
供稿:方是红
一审:邹海燕
二审:葛从军
三审:吴雪梅
上一篇:以文会友 翰墨飘香
下一篇:【公告】医院引进胸外科高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