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医 | 天气降温了,这类人群,谨防脑中风!
关注健康
《天人合医》专栏由我院联手玉林市气象局打造。该栏目秉承“传播健康理念,传授健康知识,传递健康信息,传导健康行为”的健康准则,向全市人民普及疾病防治及日常养生,常态康养等健康知识,提高公众的疾病认知及应对能力,让人民的健康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栏目将定期在【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看天吧】、【玉林气象】微信公众平台联合发布。
这两日玉林降温明显
今日最低温甚至突破个位数
冻得人瑟瑟发抖
也给不少市民健康带来考验
昨天起强冷空气影响我市
气温出现大幅下降
大部地区日平均气温下降14~15℃
大部地区日平均气温下降14~15℃
神经内科副主任朱健清提醒
神经内科副主任朱健清提醒
近来气温很低
近来气温很低
诱发脑卒中的气象风险较高
诱发脑卒中的气象风险较高
市民朋友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
市民朋友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
为什么秋冬季脑卒中易发作?
长期占据我国居民死亡原因首位的脑梗死,它对气温骤变极其敏感,冬季是它的高发期,据相医学临床相关统计,气温下降10℃,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就会上升7%。
气候变化是诱发脑卒中不可忽视的因素。约有一半以上的患者,病情发生在秋末冬初气候骤变的时候。这是因为——
①低气温可使体表血管的弹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进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
②寒冷的刺激还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小动脉痉挛收缩,增加了外周阻力,血压升高,脑血管缺血。
③寒冷还可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血液浓度增高,促使血液中栓子的形成而发病。
④寒冷可使呼吸道抵抗力降低,急性炎症过程会引起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大量的炎性介质会破坏血液系统,凝血失衡,导致血栓形成。
脑卒中发病与季节的关系
脑卒中在春、夏或秋、冬季节变化时容易发作。天气变冷时特别是冬春季节,气温偏低,人体血管收缩明显,血压增高,危险因素控制不佳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夏季天气较热,血管相对处于扩张状态,一般人认为发生脑卒中的概率会减少,其实也不尽然。当气温较高时,人体大量出汗以降低体温,水分消耗多,容易造成体内缺水,血液浓缩相对黏稠,血流减慢,也容易诱发脑卒中。所以,特别是对有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的老年人。保证充足饮水,日摄入量1500-2000毫升,尤其是糖尿病患者。
冬季如何预防脑中风
这份健康提示请关注收藏!
↓↓↓
1.注意防寒保暖气温骤降时,及时添加衣服,避免严寒刺激。尤其冬季户外活动,不宜晨起过早,运动过量,进行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广播体操即可。
2.适当控制情绪。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过于激动。做到性情开朗,情绪稳定,避免大喜与盛怒引起脑中风。
3.防止过度疲劳。超负荷工作会诱发脑中风,平时要做到科学安排、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而诱发脑中风。
4.注意饮食饮食清淡,要多吃低盐、低脂、清淡的食品,多吃瓜果蔬菜、豆制品,配适量瘦肉、鱼、蛋,少吃动物内脏,同时防止饮食过饱。
5.戒烟戒酒,酒和烟都能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加速动脉硬化,过量饮酒会使血压升高,也易引起肝功能及心功能变化。
6.预防便秘保持肠道畅通,切忌憋气使劲,防止血压剧升或剧降。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青菜、芹菜、韭菜及水果等,适当的运动及晨起前腹部自我保健按摩,或用适合的药物如麻仁丸、蜂蜜口服,开塞露、甘油外用,可有效防治便秘。
7.如出现言语不清、口眼歪斜、肢体无力、行走不稳、剧烈头痛、意识障碍等情况,请立即拨打120,及时就医。
神经内科副主任,党支部副书记,200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主要从事多种神经疾病的诊治。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多项。是广西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神经免疫分会委员、广西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中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玉林市气象局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