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识“毒”】抗疫战线上的“隐形密接”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各条战线上,有一支队伍离病毒最近,他们是“隐形的密切接触者”,他们一直战斗在密不透风的实验室里,他们慧眼识“毒”,随时准备“伏击”新冠病毒,他们就是检验医师和技师,他们是抗疫战线上的“幕后英雄”,负责着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筛查工作,他们全神贯注于每一个步骤,确保每一份报告及时、准确。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同样肩负着这样的使命,作为防疫的前沿阵地,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全力以赴。
为了及时有效出具一份检验报告,检验科相关人员面对样本随时可能到来,做到随叫随到,手机24小时开机状态,熬通宵、身着二级防护装备持续奋战,早已成为他们的常态。每当堆积如山的标本从院内、院外送过来,他们要“又快、又准”地发现隐秘在任何空间的病毒。
堆积如山的样本
在密不透风的实验室整理核酸样本和提取加样
桂林市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既要保障全院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还要面对目前仍有11名同志正在新疆(6名)、桂林优利特检测基地(4名)、南溪山检测基地(1名)支援抗疫工作,人手极度紧缺的情况下,按时完成超量检测工作。
本轮
支援抗疫
检验科目前调配15名人员参与检测团队,有的人每天要连续工作16个小时,甚至更多。为了“以快制快”,在短时间内完成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应检尽检任务,做到不积压、不延误,核酸检验人员24小时开展“人不停,机不停”全负荷工作,为落实“四早措施”,筑牢疫情防控防线、保护全市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贡献力量。
为了“以快制快”,在短时间内完成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应检尽检任务,做到不积压、不延误,
桂林市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检验科核酸检测团队经过日夜奋战共检测样本4万管,15万人次,标本量骤增的情况下,还能保证在区域内检测机构中以最快的速度出具检验结果。
桂林市本轮疫情发生以来
凌晨从实验室出来匆匆喝口水,啃几口面包,上个洗手间,又马不停蹄地穿上防护服,继续投入到大批量的新冠核酸检测工作中,以科室为家,原地工作,成为了核酸检测人员的常态。检验科副主任任蕾博士不仅要安排好科室的常规工作,还要对接核酸检测任务,做好检测人员和物资调配,每天都是工作十几个小时;检验科副主任杨峻近一年来一直作为检验指导专家转战在百色、北海、贵州、阳朔、新疆等多地疫情一线;
凌晨从实验室出来匆匆喝口水,啃几口面包,上个洗手间,又马不停蹄地穿上防护服,继续投入到大批量的新冠核酸检测工作中,以科室为家,原地工作,成为了核酸检测人员的常态。检验科副主任任蕾博士不仅要安排好科室的常规工作,还要对接核酸检测任务,做好检测人员和物资调配,每天都是工作十几个小时;检验科副主任杨峻近一年来一直作为检验指导专家转战在百色、北海、贵州、阳朔、新疆等多地疫情一线;
副主
任
科室朱俊丰博士,主动申请
支援
阳朔核酸检测,连续多个夜班,不能按时休息,晕倒在实验室;
国昊楠博士、龚华松、石祥、邓元峰老师都曾经支援边境,现在又继续战斗在新疆、桂林、东兴抗疫一线;现在新疆支援的贾丽娜、赵丽老师和桂林优利特检测基地的王凤老师都是两个宝宝的妈妈,齐建剑、吕仁华老师家里也都有小宝宝需要照顾,但大家舍小家顾大家,全身心投入到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
战役
全科室具有核酸检测资质的老师都有过外出支援的经历,甚至不止一次。他们都在用专业的技术默默在守护百姓的健康。
今年以来,全科外派支援新冠疫情共计40余人次。在我国疫情暴发以来,只要广西或桂林有检验队伍外出支援,都有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人员参与,香港、贵州、新疆、崇左、东兴、北海、百色、钦州等多地抗疫一线都有该科核酸检测人员的身影,科室的每一个人,都在默默的“战斗着”。
面对巨大的工作量,检验科上下一心、党员冲锋在前,检验团队认真仔细、精准检测,做到随到随检,以最快的速度发现传染源,为疫情防控提供最快的“慧眼”保障。
科室设备全负荷运转
分析结果
一份及时合格的核酸报告体现了检验人的专业水平,凝聚着团队合作能力,汇聚着检验人的心血与汗水!抗“疫”一线显担当,凝聚战“疫”正能量!面对巨大的工作量,医院调动了全院力量,病理科、遗传与精准医学实验室等科室选派志愿者支援检验科工作,在全体人员的努力下,我们定会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早日战胜疫情!
文/检验科
图/李自恩
编辑/胡晓云
校对/徐宏艳
审核/任蕾李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