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舱日记】将心比心,体谅患者心;以心换心,同筑“抗疫”情
广药大附一院琶洲方舱医疗队队员、
神经外科马晓璇:
回想在到达方舱之初,大家马不停蹄地开始各种准备工作,有条不紊接收患者,经历短暂的手足无措后,我将心中的那一丝怯意抛之脑后,一心只想赶快安顿好患者们,让他们尽快接受有效治疗。我觉察到除却生理的不适,患者们缺乏正确的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因陌生环境产生的焦虑,以及前景的不确定性使进入方舱的患者或多或少都产生了烦躁不安的不良情绪。联想到自己在来方舱前内心里的忐忑迷茫,对患者们的不良情绪也能感同身受了。人,只有动起来才不会胡思乱想!我加快安排患者们办理入院手续,协调志愿者们迅速建立更多的新床单位,果断“瞄准”患者中几位领头羊般存在的灵魂人物,请他们帮忙收集患者们现存的需要及问题,及时给予反馈解决!
此外,我们时时鼓励患者们“管住嘴、迈开腿”——遵医嘱治疗之余积极体育锻炼,并每日向患者微信群内推送新冠肺炎防治小知识,偶尔在群内提问,回答正确的患者还会得到我们医务人员自带的小礼物奖励!一系列安抚鼓励的操作下来,我能感受到患者们焦躁的内心平复不少,开始按时服药治疗,积极学习参加运动锻炼,一部分患者甚至会主动协助我们“大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琐碎工作,每天细微的变化都使我倍感欣慰!
形形色色的患者各有需求,我尽所能为他们提供服务,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一位“老乡”阿姨!11月14日夜班巡视时,我发现一位衣着质朴的阿姨在角落里低声啜泣,害怕阿姨是身体不适,我赶紧上前询问:“阿姨,怎么啦?是哪里不舒服吗?”眼睛红红的阿姨抬头看见我,急摆手摇头,冒出几句蹩脚的普通话“没事,我没事!”这熟悉的腔调!哦,大概率是我们“胶己人”啦!我赶紧换上家乡话,一番询问下得知阿姨姓赵,孤身一人从汕头到广州来务工,感染新冠后被送进方仓治疗,身边并没有认识的同乡,因言语不通,进方仓后诸多不便,又担心感染新冠会出现后遗症,夜深人静时更觉悲从中来,忍不住哭了起来!望着赵姨鬓间隐约可见的白发,想起在家中为我担忧的父母,我扶着赵姨肩膀,温声安抚她,领她到自己的床位后,给她拿了些点心和水果,并留下自己的电话,叮嘱她有问题可以找我!后续工作时,我每天都会抽时间去和赵姨打个招呼,尽量安排潮汕同乡住到赵姨的附近,减轻她的思乡之苦!慢慢的,赵姨脸色红润起来,眼睛里笑意盈盈的,直至11月24日,赵姨成功出舱了!临走前,她特意送我一个自己编的红手绳,“晓璇!祝你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我笑着送她上车离去,眼里都是泪水!看着手里的红绳,我终于明白自己努力的意义了!
来源:方舱医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