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危险!13个月幼儿误吞螺丝钉,百色市人民医院胃肠小儿外科专家行微创手术紧急取出
带过孩子的朋友都知道,一两岁的娃娃看什么都好奇,总喜欢咬一咬、尝一尝,极易出现误食异物情况,使得身体受到伤害甚至危及生命。近日,百色市人民医院胃肠小儿外科收治一名误吞异物的婴幼儿,从其腹腔中取出了一颗长约3厘米长的螺丝钉。
11月25日晚,13个月大的毛毛(化名)因误食螺丝钉,被紧急送至百色市人民医院救治。到医院后,毛毛家人告诉医生,患儿于2小时前不慎误食螺丝钉,后出现烦躁哭闹不适。入院CT检查结果显示:螺丝钉已滑至孩子的十二指肠。
腹部X片显示:螺丝钉已滑至小肠上段
“平时光滑的小东西,可以考虑自行排出。但螺丝钉一端非常尖锐,且随着患儿胃肠蠕动已滑至小肠上段,如不及时取出,有刺破小肠导致腹膜炎腹腔感染的可能,需要尽快手术取出。”胃肠小儿外科主治医师覃立龙说。在取得患儿家属同意后,胃肠小儿外科专家团队当即制定手术方案,在螺丝钉滑入更深位置之前,通过腹腔镜找到异物,从肚脐小切口成功将其取出。
腹腔镜下
小切口取异物
据了解,儿童误食异物的事件屡见不鲜,医院胃肠小儿外科已多次接诊儿童误吞硬币、戒指、螺丝钉等异物的惊险案例。这些异物一旦进入食管、胃腔、肠腔,很可能引起穿孔等严重后果。
“小孩子吞入异物的情况很常见,学龄前的孩子较为多发。吞入的异物也是五花八门,最常见的就是硬币、玉石、纽扣、电池、玩具、磁力球等等。”覃立龙说,其中,腐蚀性的电池、生锈的钉子和尖锐的异物是最危险的,若发现小孩不慎误食异物,请及时就医,避免错过最佳抢救时间。
健康提醒
发现孩子误吞异物,该怎么办?
对于误服药物的孩子,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婴幼儿,一般不建议催吐。医生提醒,若发现孩子误服的是药物,家长应带上孩子的误服药物尽快到医院就诊。若误吞的是小玩具、零件等,医生会根据评估情况决定让其自行排出还是采用医疗器械取出。如果需要自行排出,可让孩子吃一些粗纤维的食物促进肠蠕动。
若误吞的是电池,家长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将孩子送到医院,让医生帮孩子取出。因为消化液、胃酸等可能会破坏电池表面,其内的电解液可能导致食道、胃部灼伤甚至穿孔。
此外,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识别和规避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和潜在的安全隐患,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培养孩子的危险意识。
百色市人民医院胃肠小儿外科是自治区医疗卫生重点(培育)学科,百色市重点学科。科室编制床位45张,医务人员30人,其中医师12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1人,3人拥有硕士学位),8人在医学会及医师协会等多个省级学会任常委。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大多到过北京、上海、广东、南宁等大医院进修学习相关专业,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及一流的诊疗技术。
科室年门诊量1万余人次,住院病人2千余人次。科室主要收治普通外科(重点是胃肠、肛肠病人)及小儿外科病人。病种主要包括:1.胃肠外科疾病如胃肠道肿瘤性疾病、腹膜炎、肠梗阻、阑尾炎、疝气、痔疮、肛周脓肿、肛瘘等;2.腹腔及体表肿瘤;3.外科感染性疾病;4.小儿外科疾病,如各种消化道畸形(巨结肠、肠闭锁、肛门闭锁等)、先天性胆道畸形(胆总管囊肿、胆道闭锁等)、腹部实体肿瘤、腹膜炎肠梗阻、小儿疝气以及鞘膜积液、隐睾、包茎、各种小儿体表畸形等。科室配备有多套台高清电视腹腔镜、超声刀、多功能监护仪、血管显像仪、肛管直肠测压仪、洗肠仪、坐浴机等先进设备。
微创手术是科室特色,目前绝大部分腹部手术均可通过腔镜微创手术完成。为满足广大患者要求,近年来大力推广日间手术项目,目前大部分疝手术、阑尾手术、肛周脓肿及外痔手术列为日间手术,患者可在48小时内出院,为患者提供了方便快捷高效的医疗服务。胃肠道肿瘤的腹腔镜微创手术是科室传统的优势技术,每年开展数百例胃肠肿瘤手术,常规开展低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胃癌全胃切除手术、肠癌肝转移手术、十二指肠切除等高难度手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科室集临床、教学与科研为一体,在紧抓临床服务质量的同时,积极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承担右江民族医学院理论教学、临床实习见习任务;承担重要规培任务。科室每年接收进修生2-3名。科室在研及已经结题的科研项目8项,近几年引进开展的多项手术新技术曾获得医院一、二等奖。
科室联系电话:0776-2842798,0776-2851144
来源:覃立龙
文/编辑:邓雪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