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高血压“门槛”没变!但这份非药物处方还是要收好…
近日,《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发布
按照这个指标
不少人突然就成了高血压患者
18岁及以上患1级高血压的
将上升至近
2.43亿
!真是太吓人了
图源soogif
但很快,国家卫健委就官宣
我国未对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进行调整
始终维持——
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
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
争议由此也引起公众对自身血压的高度关注
今天,佛山市中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胡晨鸣副主任中医师就来跟大家说说
如何做好高血压的健康管理
没有症状就可以不治疗?
胡晨鸣指出,高血压是我国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导致城乡居民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从治未病的角度,公众能高标准严要求地预防高血压,自然是更好的。体检时常发现部分人平日基础血压偏高,但由于出现血压耐受,未必有头晕头胀症状。临床上有些病人甚至突发心肌梗死、脑出血、肾衰等靶器官损害,才发现血压高。
“不是所有的高血压都需立即给予降压药处理,对于高血压1级水平(130/80mmHg-140/90mmHg)者,如果无明显心血管危险因素,通过3-6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通常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胡晨鸣表示,这也是提醒大部分中青年高血压群体,需要重视非药物干预,延缓高血压带来的心脑血管危害。
知多D:心血管危险因素
●年龄(男≥45岁,女≥55岁);
●吸烟或被动吸烟;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4mmol/L;
●空腹血糖异常(6.1~6.9mmol/L);
●肥胖(体重指数BMI≥28.0kg/m2)。
推荐:高血压的非药物处方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防止和延缓高血压的发生,也是防治高血压的基石,5大方面的处方请收好!
01
饮食干预
推荐用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目前WHO推荐钠盐(包括酱油和其他食物的食盐量)的摄入每日应少于5g,注意适当多吃一些富含钾的食物。
主要措施包括▼
☑总量控制钠盐摄入,建议使用可定量的盐勺或挤压式盐瓶;
☑少放味精、酱油,可使用醋、柠檬汁、香料、姜等调味料提高菜肴鲜味;
☑少吃酱菜、腌制食品或其他过咸食品,如咸菜、火腿、香肠;
☑多食用水果、蔬菜、全谷物和低钠低脂乳制品;补充适量优质蛋白,以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少的禽类(鸡、鸭、鹅等)和鱼虾类(鱼、虾等)代替脂肪高的红肉(猪、牛、羊肉);
☑肾功能良好者,使用含钾的低钠盐;但有慢性肾脏疾病的朋友则避免使用含钾的替代盐。
02
减重干预
超重和肥胖都会进一步增加高血压等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的风险。最佳目标是达到理想体重,体重指数(BMI)在18.5-23.9kg/m²;控制腰围至男性<90cm、女性<80cm。
改变过食零食、吃夜宵、嗜好肥肉及甜食、吃饭速度快、过饱等不良习惯,可在家中备有体重计方便发现体重的变化。减重不宜操之过急,推荐3-6个月内减重5%-10%,大约每月1-2kg为宜。
03
戒烟限酒
吸烟可导致血管内皮损害,显著增加高血压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风险。建议高血压患者戒烟、避免被动吸烟。而长期大量饮酒会减弱降压药作用,不提倡以少量饮酒预防冠心病。高血压患者避免酗酒,如确无法避免者,则应严格限制酒精摄入量:男性≤20克/天,约啤酒600ml,50°白酒1.0两以内;女性≤10克/天。
04
运动干预
高血压患者运动需要注意循序渐进,应从轻度开始,逐渐延长运动时间,以运动后1天自我感觉良好为度。肥胖者应避免高冲击性运动项目如跑步、跳跃、下蹲等。
SBP<160mmHg、DBP<100mmHg的高血压患者运动处方如下:
对于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超过180/110mmHg),合并左心室肥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脑血管、冠心病、糖尿病、房颤等患者,禁止中度和以上运动,应根据自身情况尽可能地增加各种力所能及的身体活动,减少久坐不动时间,注意避免低头和憋气的动作。
05
减压干预
胡晨鸣提出,“工作、生活、学习中导致的长期焦虑、抑郁、烦恼等不良情绪,容易引发高血压,不利于服药依从性,这部分人群建议积极参加一些体育和文娱活动及时调整,保持稳定情绪、作息规律,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辅导或治疗。”
总的来说,健康饮食和体育运动联合干预是最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措施,与其他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同时进行可最大程度地降低血压,让我们做好早发现、早干预的工作,别让高血压成为我们健康路上的沉重负担。
温馨提示:如何正确地测量血压?
首选家庭血压监测,或根据医生诊室测量血压值结合24小时动态血压进行监测。
监测血压,建议每次测量2次,每次间隔1-2分钟,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如果2次的血压读数差值>10mmHg,测量第3次,取后2次血压读数的平均值(首次测量值一般偏高)。
☑建议每天早、晚各测量1次血压;
☑推荐早上在服药前、早餐前、排空膀胱后测量血压,测量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饮咖啡或茶等,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
☑建议晚上在晚餐前测量血压,或在睡前1小时内测量;
☑发现血压偏高或血压未达标,推荐每周至少连续3天监测;
☑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建议每周进行1-2天。
(点击文字链接即可挂号)
(点击文字链接即可挂号)
作者:健康管理中心黄丹旋
佛山市中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