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等于免费体检?真相是……
前阵子
“一定要和对象去献血”这一话题
引起网友热议
有人认为
可以借献血来做个免费的体检
排查对方有没有梅毒、艾滋病等性病
还有不少网友表示献血是自愿行为
不能为了蹭免费的体检而去献血
这是不负责的表现
那么献血真的等于免费体检吗?
真相并非如此
献血为什么不等于体检?
血站虽然会对献血者的血型、梅毒、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丙氨酸氨基转氨酶等进行检测,但对个人身体健康状态的检测,还远远不够。
献血的检测主要是针对血液质量和安全,简单来说就是检测你的血液是否合格,并不能排除其它疾病,而血检不合格也不完全等同于身患疾病,可能只说明您的体质不适合献血。
血液安全和全身健康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因此千万不要把献血当作体检,忽视了对自己身体健康的全面关注。
拒绝“故意”献血
献血救人本身是一件无私奉献的事,值得鼓励和夸赞!能够献血的适龄人群,从普遍意义上说都是健康人群。但如果您是高风险的人群,想利用献血来体检或排查传染病,请不要去献血。
由于经血液传播疾病病原体检测存在“窗口期”问题,并不是所有疾病都能立即发现。乙肝、艾滋病、丙肝等传染病均有“窗口期”,患者若是在刚刚感染的一段时间内献血,初筛检测不出来,携带病毒的血液输入病人体内,将发生输血性感染。
据了解,有些人在发生高危行为后,不愿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测,而是选择献血来排查是否感染病毒,这种行为实在是损人不利己。根据我国《防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高危献血者故意献血,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请有以下高危行为者不要通过献血来“体检”,而是要去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这样既能确保自身第一时间得到救治,也能为社会降低风险。
1、HIV检测阳性或疑似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2、注射毒品者;
3、从事性服务工作者;
4、有无保护双性性行为者或男男性行为者;
5、曾与以上四类高危人群发生性行为未满1年者。
6、病毒性肝炎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者。
无偿献血
是一种奉献,也是一种责任
确保血液安全是守护生命的一道屏障!
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
一起来守护血液安全
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吧!
审核专家
-李凌华-
感染病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医疗专长:长期从事艾滋病临床与基础研究,主要研究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和艾滋病功能性治愈。
研究方向:是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州市高层次卫生人才医学重点人才。承担或参与多项国家“十二五”、“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艾滋病课题,获得国家自然基金、美国NIHFogarty、广东省自然基金及广州市科技局民生项目等多项基金资助,是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传染科)和广州市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病毒性传染病)的负责人,2019年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已发表100余篇SCI和中文核心期刊文章。
学术任职: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HIV合并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感染科关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艾滋病专业组组长,广东省医学会细菌真菌耐药学会副主任委员。
作者介绍
-王霞-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
感染门诊主管护师
医疗专长:从事艾滋病临床护理8余年,多次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登革热等重大传染病护理工作
图片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感染门诊
作者:王霞
上一篇:生熟还不分?小心肝吸虫找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