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抗疫故事】彭伟钦:高风险区居民肾绞痛求助 中医妙手针灸解疼痛
近日,在海珠区江海桂田片区,疑因急性肾绞痛发作,腰痛到缩成一团直冒冷汗的陈先生,得到上门的“大白”施以援手,几根银针刺进腰部穴位,几分钟后,疼痛消失了!
彭伟钦医生在封控区为病人现场针灸
到今天,来自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康复科的彭伟钦医生已经在海珠区江海桂田片区的医疗救助站工作了整整三个星期。令彭伟钦感到高兴的是,自己的针灸推拿专业特长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戴着手套隔着面屏,让施针的难度大大增加,但是能够学以致用,帮助到居家的街坊和辛苦的志愿者们,真的很有成就感。”救治陈先生已不是他第一次施针助人。10月23日以来,他还帮助过耳石症眩晕、面瘫的患者,还有腰扭伤、急性胃痛的志愿者,小小的银针发挥了大大的作用。
彭伟钦医生在封控区工作
11月11日下午,网格组志愿者上报的一条信息引起了彭伟钦的关注——居民陈先生腰背痛,剧痛难忍,要求紧急就医。穿着防护服的彭伟钦迅速带上装备,来到陈先生家中。他看到,一名50来岁的男子,蜷缩在沙发上,面露痛苦神色,额头冒着冷汗,还说痛得恶心想吐。彭医生一边仔细问诊一边给陈先生查体,发现腰部明显叩击痛,又问询得知陈先生有肾结石病史,于是初步诊断为急性肾绞痛。
见陈先生痛得厉害,彭伟钦告诉他,传统的中医针灸对于缓解这类疼痛效果还挺好的,不妨试一试。征得陈先生的同意,彭伟钦于是让他俯卧躺好,取出了银针,在双侧肾俞穴开始运针。运针约1分钟,陈先生自觉疼痛大减。随后,彭医生配以双侧膀胱俞、三阴交等穴位施针,平补平泻。留针约8分钟后,起针。陈先生也缓缓起身,站了起来。他高兴地发现,腰部的痛感已经基本消失了,还能自如活动。陈先生和女儿连连称赞,说没想到竟然能亲自体验到中医针灸的神奇效果,非常感谢驻地医疗救助站的帮助。
彭伟钦医生在给患者按摩
记者从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获悉,从10月23日下午起,按照广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安排,该院急诊科张慧兴、肿瘤科杨成林,针推康复科彭伟钦3名医生,手术室护理单元苏春燕、NICU护理单元屈灿、肿三区护理单元靳福佳3名护士共6人组成医疗队进驻江海桂田片区临时医疗救助点,和驻点社区医生共同保障管控区域居民的医疗需求。彭伟钦说,当时收到紧急通知,自己和同事们毫不犹豫地收拾好东西就集结出发了。自从工作以来,一直生活在海珠区,为疫情防控尽力不在话下。而进驻医疗救助站后,每一位同事都利用自己的专业特点,竭尽全力为管控区里的居民提供医疗帮助。“能够运用自己的中医针灸康复的专业特长,为驻点居民及志愿者提供中医方面的诊疗服务,看到街坊得到帮助病痛缓解,作为一名中医人,我为自己感到自豪。”
温馨提示
请关注“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公众号。关注后进入页面菜单栏选择“诊疗服务“-“预约挂号”,输入医生姓名即可挂号。
▼
便民提醒】减少排队!手机挂号,手机缴费Soeasy!
出事了!出事了!爱喝奶茶的看过来。。。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