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MO——脓毒症休克患者抢救的利器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师汤辉明唐翔
与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严重脓毒症是指脓毒症及其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和/或组织灌注不足。
脓毒症休克是指脓毒症及其导致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即使经液体治疗仍无法逆转。
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是重症医学面临的重要临床问题,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肿瘤发病率上升及侵入性医疗手段的增加,脓毒症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每年新增数百万脓毒症患者,其中超过1/4的患者死亡。
脓毒症休克可导致包括肺部、心脏、肾脏、肝脏等多个器官及系统功能障碍甚至衰竭,其致死率仍然居高不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脓毒症休克除液体治疗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外,尚无其他的有效循环支持的手段。
体外膜肺氧合(ECMO)
ECMO,又称为体外膜肺循环,是重症医学科重要的呼吸循环支持手段之一。当人体出现严重疾病,以致于机体无法为自身提供足够的氧气或维持足够的血压时,静脉的血液可以通过ECMO装置的管道将体内的血液引流到体外,管道的血液在经过人工肺装置时,可以与人工肺提供的氧气充分结合,最后回输进入人体,为机体提供足够的氧气或维持必要的血压,即为医学术语上的“呼吸循环支持”。而随着新冠疫情的发展,ECMO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所知晓。
对于脓毒症休克,当脏器灌注受损、氧供和氧需失衡时,尽管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包括优化液体输注、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机械通气等,但由于氧输送不足,仍有部分患者病情无法控制,甚至进展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此情况下,ECMO对呼吸循环的支持作用,对于脓毒症患者的抢救及治疗就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病例介绍:
近期,广州市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生命支持小组用ECMO成功挽救了一位高龄老人的生命。该患者92岁,既往有冠心病、房颤、多次脑梗塞、老年性痴呆及胃大部分切除等病史,遗留肢体乏力,多次于我院康复治疗。近期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咳脓痰等症状,住院治疗后仍无法改善,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了严重低氧和低血压等情况,血乳酸升高,被诊断为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休克、脓毒性心肌病。该患者转入ICU后虽经过包括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大剂量升压药物维持等积极抢救措施,但低氧和低血压情况仍未好转,病情进展迅速,生命危殆。唯一的办法是用ECMO来为患者争取治疗的时间,但患者本身高龄,同时患有多种基础疾病,救治难度大,文献报道死亡率高。经过与家属充分沟通,家属权衡利弊后最终同意放手一搏。我院重症医学科生命支持小组成员迅速到位,ECMO成功运转。最终,在ECMO支持下,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同时在后续的治疗中,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最终成功撤除ECMO。
其后不久,一位83岁的高龄患者因脓毒症休克转入重症医学科治疗,严重的感染使患者心肌受损,导致严重的低血压,常规治疗手段无法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在充分与家属沟通后同意予ECMO治疗。ECMO的支持为患者后续病因的治疗提供了足够的时间,最终患者转危为安,成功撤除ECMO。
ECMO是重要的生命支持装置,虽然高龄并不是ECMO的绝对禁忌症,但高龄本身以及合并的多种基础疾病会增加ECMO的并发症的风险,降低救治成功率。因此,高龄危重症患者ECMO的管理对于临床医师来说仍是个极具挑战的任务。最近这两例高龄ECMO患者治疗的成功,为我科ECMO治疗工作的开展,特别是高龄患者ECMO治疗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生命支持小组正在进行ECMO置管
来源:广州市一重症医学科
投稿邮箱:gzno1hos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