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慢阻肺日】“肺系生命” 你的肺还好么?
2022年11月16日
是第21个“世界慢阻肺日”
慢阻肺病又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是一种慢性气道疾病
秋冬季为高发季节
调查显示,我国慢阻肺病患者近1亿人
其中40岁以上发病率达13.7%
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
症状包括咳嗽、咳痰
会出现进行性劳力性的呼吸困难
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性粉尘
是引起慢阻肺病的主要病因
呼吸道感染是发病和加剧的重要因素
为了提高民众对慢阻肺的了解和重视
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联合社工部
药学部、营养科、康复科开展义诊活动
义诊现场,专家团队为市民诊疗和健康咨询
同时为大家进行免费肺功能检查
呼吸训练、测量血压等
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始终以患者满意为目标
开展具有呼吸专科特色的义诊及宣教活动
多年来,致力于慢性呼吸疾病预防控制
采取多种形式普及肺部疾病防治知识
指导群众正确认识疾病
做好自我管理,提升生活质量
保护你的肺
需要关注这些点
病情早期容易被忽视
慢阻肺病情进展慢且发病隐匿,很多患者在疾病早期阶段并不知道自己患病,导致就诊时就已经存在严重的肺功能损害,甚至出现并发症。
主要的症状表现为咳、痰、喘
1.每年咳嗽、咳痰时间在3个月且持续2年以上,清晨咳嗽、咯白色黏液痰居多。
2.气短或呼吸困难是典型症状,早期是在从事体力劳动时出现,随着病情加重,会影响日常生活。
3.部分患者尤其是重度肺功能受损、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患者会出现喘息。
高危人群
1.有遗传家族史者患病概率更大。
2.长期大量吸烟是第一高危因素。
3.长期接触粉尘作业人员,
作业人员,
例如从事煤矿采挖,石料加工的人。
4.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有哮喘、结核病史等。
如何进行护肺行动
第一,戒烟。戒烟是预防和控制慢阻肺的重要手段。
第二,改善工作居住环境。从事相关工作的人群需做好职业防护,减少油烟、有害烟雾粉尘的吸入。
第三,积极治疗,遵医嘱用药。确诊慢阻肺的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坚持规律用药,勿自行停药,定期复诊。
第四,适度锻炼。注意生活饮食调理和适度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慢阻肺患者可适当做肺康复锻炼,保持良好的肺功能才能使患者有较好的活动能力和良好的生活质量。
第五,预防感染,接种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可以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建议年龄超过40岁,有吸烟等高危因素,出现长期反复咳嗽、咳痰,伴有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者,要警惕慢阻肺的可能,
建议年龄超过40岁,有吸烟等高危因素,出
现长期反复咳嗽、咳痰,伴有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者,要警惕慢阻肺的可能,
及早就医
。
文稿来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科普来源:健康中国
通讯员:莫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