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有毒?不!那有可能是过敏!
海鲜过敏
过敏性休克早期
海鲜中含有过量组织胺会造成人身体不适,少数人因天生缺少分解组织胺的酶,吃了现捞的新鲜鱼或海鲜,就会引起过敏。
1、急性反应:多数病例在进食30min内出现症状,多表现为血管性神经性水肿、呕吐腹痛、腹泻、胃肠道出血,或消化道以外的症状如:荨麻疹、湿疹、哮喘、鼻炎等,严重者可伴有全身过敏症状:1~2h后消退。
2、迟发型反应或全身性反应:多在进食数小时至数天后发生,多表现为慢性呕吐、腹胀、持续性腹泻、吸收不良、低蛋白血症伴或不伴水肿、消化道出血、咯血、生长落后等,变态反应症状多样。
3、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黏液样或稀水样便,个别人还会出现过敏性胃炎及肠炎、乳糜泻等。
4、皮肤症状:皮肤充血、湿疹、瘙痒、荨麻疹、血管性水肿。这些症状最容易出现在面部、颈部、耳部等部位。
5、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昏等,比较严重的还可能会发生血压急剧下降,意识丧失,呼吸不畅甚至是过敏性休克的症状。
1、一次不可吃太多种类。
2、有过敏史者尽量避免吃海鲜。
3、注意食物之间的合理搭配,服用有些药期间不宜进食海鲜,海鲜不宜饮酒,过敏几率会升高。
4、吃完海鲜不宜立即做剧烈运动,有可能导致加重过敏反应。
1、食用海鲜后发生过敏,应到医院就诊。
2、若血压急剧下降,意识丧失,呼吸不畅甚至是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表现,应立即拨打120急救。
:
二审:刘本坚
三审:陈光辉
(推文素材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编辑联系,以便支付稿酬。公众号转载【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原创内容,请联系编辑取得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