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科室成员居然“组团”干了件“出圈”的“大事”!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许艺飞
科普指导:
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许艺飞
听说了么?
啥情况?
咱们医院脾胃病科今年和国家工程中心共建了“中国幽门螺杆菌分子医学中心深圳数字化分中心”,科里的许博士还在SCI期刊上主持了一个幽门螺杆菌的专刊!!
这回咱脾胃病科可是“出圈”了呀!
可不是嘛!这几年咱脾胃病科的“成绩单”也是相当“漂亮”呢!
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2021年门诊量超过12万人次,较2020年增长47%;内镜诊疗人数超过4万人次,较2020年增长36%。
科室自2020以来的科研成绩亦是硕果累累:
获得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个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课题,3个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4个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课题,总经费超过200万元;
发表SCI论文10余篇;
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2021年,脾胃病科作为重要参与单位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22年,脾胃病科牵头成立了“深圳市脾胃病联盟”,科主任郭绍举当选主任委员。
同年,脾胃病科与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芯超医学共建“中国幽门螺杆菌分子医学中心深圳数字化分中心”。
自此,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具备了独立检测幽门螺杆菌耐药性的能力,可以为长期以来受幽门螺杆菌感染困扰的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幽门螺杆菌耐药性、耐药基因检测和诊疗方案制定。
话说许博士可不是要在SCI杂志上投稿发表文章,而是要成为客座编辑呢!
这……要求是不是就更高了?
必须的必啊!
浅浅地来认识一下SCI期刊
SCI是什么期刊?
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的,SCI是一部国际性的检索刊物,包括有: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农业、技术和行为科学等,主要侧重基础科学。所选用的刊物来源于94个类、40多个国家、50多种文字。
所以说SCI并不是一个期刊,也不能直接指代核心期刊,而是一个检索工具,就像是专业学术版的百度搜索。
SCI的分区
SCI期刊根据刊物影响因子高低被分为四个区,常用的有中科院和JCR分区。从期刊的含金量来看,可认为1区>2区>3区>4区。
想要成为SCI期刊编辑,不能单单以论文发表数量为标准,文章的价值、发表刊物的影响因子及分区也很关键,除了文章本身的一些指标以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要求需要满足,总体来说成为SCI期刊编辑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
FrontiersinCellularandInfectionMicrobiology是一个中科院大类2区JCR1区的杂志,聚焦于所有病原微生物以及微生物群对各种宿主健康和疾病影响等科学问题的开放获取期刊,包括对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内共生菌、朊病毒和所有微生物病原体以及微生物群及其对各种宿主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研究。主编为来自路易斯维尔大学的YousefAbuKwaik教授。影响因子6.073,CiteScore5.9。
想要成为该杂志客座主编团队的一员,专家们必须满足很多额外的条件。同时,必须要由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3位专家共同参与,才能发起一个专刊。
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科近些年围绕幽门螺杆菌的致病与治疗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机制和中药新药研究,在业界获得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能够被上述杂志邀请主持这一专刊。
本专刊的主题是ThepathogenesisandtreatmentofHelicobacterpylori-induceddiseases,由
脾胃病科许艺飞博士
、澳大利亚RMITUniversity大学AnnaWalduck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潘华峰校长共同承担编辑工作,负责初审和邀请审稿专家。
征稿链接:专刊征稿|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科室介绍
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广东省高水平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深圳市中医特色专科。拥有广东省名老中医陈福如、黄彬教授及深圳市名中医黄明河、李健教授。
脾胃病科内镜中心拥有先进高清主机(奥林巴斯290、富士内镜BLI、宾得超声内镜)及放大内镜等高端检查设备、多名早癌精查技术资质的内镜操作医师。已开展13C呼气试验、血清胃功能3项(胃蛋白酶原I、II,胃泌素-17)检测,病理科、检验科、胃肠外科等相关科室紧密合作,在内镜下消化道早癌筛查及治疗工作已取得较好的成果。
郭绍举,主任医师,教授,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消化内镜中心主任、脾胃病科学科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医大师孙光荣学术继承人,美国UCLAHealth访问学者。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专项、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专项等课题10余项;发表专业论文100余篇,其中SCI10篇;参编专著3部;拥有专利3项。先后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深圳市优秀医师奖、深圳市中医院杰出医务工作者等奖项。
许艺飞,现为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科研专员,具有哈佛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的科研经历。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及其感染相关疾病。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一作或通讯作者14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广东省中医药局项目和深圳市基础研究专项(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面上项目等,获得国家授权专利5项,参编专著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