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联合多学科在复合手术室成功完成川东北地区首例复合颅脑杂交手术
时间就是生命,速度就是希望。
9月24日周六,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接诊一名38岁突发意识障碍患者,经头部CT检查示:“左侧额叶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头部CTA示:“左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大动脉瘤;左侧大脑前动脉起始部动脉瘤”。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专家唐晓平教授仔细查阅患者影像学检查资料后指出,该患者动脉瘤破裂出血,血肿较大,病情危重,必须立即行开颅血肿清除及动脉瘤夹闭术。由于该患者眼动脉段动脉瘤瘤体较大,形态不规则,术中破裂风险极大,术中需临时阻断颈内动脉血供以充分保证术中安全,但该动脉瘤位置低,前床突遮挡严重,磨除骨质困难,而且磨出骨质后仍可能阻断困难。
唐晓平教授当即想到,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复合手术室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可以在该手术室介入与开颅手术齐头并进。介入手术预放置球囊可以临时阻断颈内动脉,同时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清除颅内血肿,这样能够充分保障患者术中生命安全。神经外科联合介入医学中心、麻醉科、手术中心等相关科室,立即准备在复合手术室开展手术。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杨汉丰获悉相关联合手术攻关后,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工作理念,指出这是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复合手术室成立以来第一例颅脑多学科合作、多方式杂交手术,立即统筹协调神经外科唐晓平教授、段军伟副教授、赵龙副教授、彭华副教授、熊平主治医师、胡超主治医师、谢嵩泉住院医师;介入医学中心徐晓雪教授、邓进护士长等;手术中心蔡蓉、何燕;麻醉科张勇教授等医护专家,全力投入到患者手术中,并现场全程指导相关工作开展。
手术中,赵龙与段军伟同时上台,进行开颅与球囊导管预置。开颅以后唐晓平教授上台操作,如术前预料,在显露动脉瘤过程中动脉瘤发生破裂,大出血!段军伟立即将预置球囊撑开,临时阻断血供,出血立即停止,有效避免了危险情况发生,完全、顺利夹闭动脉瘤后撤出球囊,术中探查发现患者左侧大脑前动脉起始部小动脉瘤,瘤壁菲薄,一并予以夹闭,防止出血。
手术结束,造影示动脉瘤夹闭完全,载瘤动脉通畅!术后患者返回神经外科监护室继续治疗,神智清醒,四肢活动,无严重并发症出现。
复合手术室(HybridOperation-Room,Hybrid-OR),也称杂交手术室,能将DSA、CT、MRI等先进影像设备融合在手术室中,既不影响手术室的固有功能,又能通过其提供的高清影像,旨在把原本需要在不同手术室、分期才能完成的重大手术,合并在一个手术室里一次完成,实现一站式术前诊断、术中治疗、术后评估。通常,复合手术室包括DSA、CT、MRI等单复合,以及DSA+CT、DSA+MRI等双复合等比较常见的组合形式,也有像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投入使用这种比较庞大的DSA+CT+MRI的多复合手术室,堪称手术室中的“航空母舰”。
从临床角度,复合手术室不仅优化了手术流程,减少患者在术中移动的风险,还能促进多学科的精准配合,通过术中定位保证外科手术精确性,通过术中扫描及时评价手术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让医生更有信心挑战疑难杂症。同时,是否具备复合手术室并熟练开展各种复杂高难度手术,已经成为衡量医院实力的重要标准。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复合手术室平台建设充分整合了医学科研优势资源,对提升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重大科技攻关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也将带动川东北临床诊疗水平的提升,满足人民群众享有高水平的医疗健康服务。
文章来源:神经外科介入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