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每21秒就有1人死于这种病,为救命,抢出全国硬核技能!
特色专科
神经内科
近日#23岁女子上班时突发脑出血#冲上热搜,当大家都在惊叹这么年轻的女孩就出现如此重大急病时,二妹子要提醒大家,包括脑出血在内的脑卒中其实离我们都很近。
脑卒中又称为脑血管意外,俗称“脑中风”,包括出血性中风(脑溢血、脑出血)和缺血性中风(脑梗死)。
作为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中国每年死于脑卒中的患者有130万,每12秒就有一个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和年轻化趋势。
对于脑卒中的救治,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必须争分夺秒。
“
卒中急救大提速!
入院到溶栓:最快20分钟之内
救治脑卒中患者的“黄金时间窗”是发病后4.5小时内,身处于中心城区的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卒中中心会如何把握黄金救治时间?
去年,郭先生(化名)在外出回家后,突然右半边身体动弹不得,想说话却说不出来,嘴角也歪了……吓得家里人赶紧打120急救电话。接到120指派后,市二医院龙潭院区急诊科迅速派出「5G救护车」——成都市配置高的救护车。
在这辆救护车上,装载了最新款呼吸机、除颤型监护仪、床旁心电图、推注泵、手持血气分析仪等设备。医生一边着手实施抢救,一边快速为郭先生进行了院前检查、生命体征监测、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抽取血液标本急诊化验……同步数据传输,一系列操作让郭先生从发病到接受抢救的几分钟内,快速进入了一个“移动医院”。并立刻拨打龙潭院区卒中专用手机通知卒中专科医生介绍患者病情,同时通知急诊室、影像科及介入室等相关科室,提前做好救治准备。
科普time:
大多数人或许并不了解
“高级卒中中心”的分量
但在医疗界,却是响当当、沉甸甸的
国家卫健委脑防委领导下的
中国卒中中心建设
分两级四层
高级卒中中心申报条件很严格
对设备要求、组织架构、绿色通道要求
都有高标准、快速度和强信息等
多维度指标要求
可以说
有这么一家国字认证卒中中心单位在身边
意味着有望跑赢时间,跑赢脑卒中
“快,启动‘绿道’!”得到院前120急诊医生的提前通知后,医院迅速为郭先生开启卒中救治的绿色通道,患者未到医院,接急诊通知10分钟内抢救相关人员和流程已准备就绪,卒中专科医生提前在急诊室门口等候。
脑卒中患者一到院,就会标记卒中急救标识……医护人员看到它,一律提速,一律放行。在医务部带领下,神经内外科、急诊科、影像科、检验科、介入科、总务科随时待命。
急救车到达医院后,郭先生随即转到推车,绕过急诊抢救室,被快速送至影像科,安排进行影像检查,经CT检查排除出血性卒中后,医生仔细核对病人静脉溶栓适应症及禁忌症,做出需要马上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判断。
随后快速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患者情况不能排除大血管闭塞,又立即在影像科协助下紧急完善头颈部CTA检查,除外大血管堵塞后再转至住院部继续观察治疗。郭先生经过溶栓治疗后慢慢转危为安,言语障碍、右侧肢体无力有所改善。
据神经内科王健主任介绍,作为中国卒中学会综合卒中中心和国家卫健委高级卒中中心单位,已经整合院内资源,形成脑血管病救治的多学科联合救治模式,为脑卒中患者提供了最佳的医疗模式,最大程度减少了死亡和残疾,提高生存质量。
代表技术:急诊血管内介入机械取栓,及时开通血管,恢复脑供血。
取栓前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取栓后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没有最快,只有更快。
◆时间就是生命:卒中救治,抢救生命,抢的就是时间。
◆“时间就是大脑”:一旦大脑血流中断,每分钟就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这意味着,如果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患者症状可能会不断加重,致残甚至死亡的风险明显增加。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获益具有极强的时间依赖性,溶栓需要在4.5小时内实施,取栓需要在6至24小时内进行,越早治疗,救治和获益的机会越大。
经过标准的医疗路径管理,反复优化流程,将每个步骤固定化,严格限定时间,让卒中救治的绿色通道越来越通畅……2020年全国高级卒中中心DNT中位数平均值为45分钟,而目前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已经将DNT(患者入院到溶栓开始的时间)从超过1小时到压缩到到20分钟,充分体现了践行“生命至上”和“时间就是大脑”的救治理念。
卒中中心能取得这么高效的协调运作,离不开始建于1972年神经内科的强大支撑。
名科名片
经过50年沉淀,市二医院的神经内科已壮大为大型专科,被批准为成都市重点学科,学科整体水平在成都市处于领先地位。门诊量每年8万余人次,出院每年约8000人次。
这个科室的医生团队自然也是个顶个的牛。科室医护人员共100余人,主任医师7名,博士后1人,博士7人,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1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四川省“千人计划”青年项目1人,四川省技能名师1人,四川省卫健委和成都市卫健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各1人,多人在中国卒中学会及四川省医学会等国家级和省级学术团体任职。
科室环境也很温馨舒适,庆云院区、龙潭院区共设置3个病区,开放床位210张,门诊诊断室8个,电生理中心2个,神经康复室1个。
硬核技术
颅内外动脉狭窄球囊成型及支架置入术:主要针对颈部血管狭窄、颅内外血管狭窄、脑梗塞、动脉夹层等的治疗。
颅内外动脉慢性闭塞开通术:主要针对颈动脉、锁骨下动脉、椎动脉血管及颅内大动脉闭塞的治疗,手术难度较大、技术成熟,疗效确切。
此外还有
经桡入路椎动脉支架植入术
多模态影像指导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植入术
高危大脑中动脉支架植入术
中小血管急性闭塞开通术
药涂椎动脉支架植入术
.......
特色专科门诊
1、中风筛查与防治门诊:筛查中风高危者;指导预防,降低中风发生风险。
2、头晕、头痛门诊:各种急慢性头痛,尤其是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等;指导预防。
3、失眠门诊:分析失眠原因;开展认知行为疗法,指导自我调节,改善睡眠。
4、帕金森门诊:早期诊断和治疗,指导药物的合理运用,改善生活质量。
5、记忆及痴呆门诊:对认知功能障碍进行早期诊断和干预,控制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仪器设备
神经内科拥有一系列先进设备,明星设备非这个被称为筛查“神器”大家伙莫属。
神经内科拥有成都市市级医院唯一一台正电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PET-CT)。一台价格就上千万,当然除了价格很引人瞩目,价值也是杠杠的!
PET/CT是最高端的功能分子影像设备之一,检查安全、无创伤,且一次显像能获取全身功能代谢情况,与CT解剖结构影像精准融合,能准确定位、定性病灶。像脑部的早老性痴呆的早期诊断、分期和病程评价、与血管性痴呆等其他类型痴呆的鉴别诊断,可以说它就是火眼金睛。
此外,还有超高端双源CT、3.0T核磁共振成像仪(MRI)、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无创脑水肿监测仪、视频脑电图仪、多导睡眠监测仪、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分析仪、视频眼震电图仪、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经颅多普勒诊断监护系统等等现代化高端仪器设备,完全能满足常见神经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
医疗服务
按照“医疗不是服务而是照护”的理念,在市二医院领导支持下,神经内科以病人为中心,急病人所急,与康复科、营养科等科室密切协作,针对脑卒中患者,他们集中查房、一起办公、共管病人,急性期中风病人入院后当天,康复科和营养科就会及时介入,评估和制定康复计划和营养支持,通过团队合作,大大提高了脑卒中患者的功能预后。
而且结合科室疾病特点,神经内科执行「全程管理模式」。哪怕就是转诊回社区,也会开展定期随访,在后续的跟踪随访和康复师的下沉帮助,根据病情变化及居住方式(居家、日间/机构养老)调整治疗方案,让病人也不会担心治疗和康复指导中断,尽可能恢复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王健主任看来,神经系统就像电脑的CPU一样主宰着人体,宏观至复杂的神经系统网络,微观至神经细胞,协调指挥着我们的每一项日常活动。神经内科也会坚持不懈努力,以减少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改善预后,向更多市民进行神经内科健康科普,让您及身边的人在遇到类似麻烦的时候能够少走弯路早就诊、早治疗、早康复!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全力推进学科建设,全院所有科室实现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专(学)科全覆盖。目前已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省级医学重点(学)专科9个,市级医学重点学科33个,实现学科集群化发展。
来源: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