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糖友!你的饭吃对了吗?
当代人
熬最晚的夜
嚯最烈的酒
这样的生活方式
往往禁不住“体检”的考验
还容易引发糖尿病
稍不留神
从“朋友”变成“糖友”
其实糖尿病离我们并不远
甚至近得可怕!
根据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0版)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达到11.2%,即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也渐渐提高。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严格忌口”这事儿,每天都在挑战着他们的意志力。
跟糖沾边的食物一点都不能吃吗?
吃得越少,血糖结果就越好?
下面,东莞康华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李玉钟主任跟大家谈谈常见的糖尿病饮食误区。
误区一:与糖沾边的都不能吃。
医生说:在营养学中,糖类的学名是碳水化合物,它存在于很多食物中,如谷类、薯类、豆类、奶类、水果、蔬菜等,这些食物属于健康的碳水化合物来源,在合理摄入的范围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宜占总摄入量45%~60%)可以科学搭配着吃,不要因为确诊糖尿病就不吃主食和水果。
那么,不建议糖尿病患者吃哪些糖呢?
各种白砂糖、蔗糖做成的食品,比如糖果、面包、甜品、甜饮料、糖醋鱼、拔丝地瓜等,建议糖尿病患者尽量少吃或不吃这类食物。
Q&A
误区二:吃得越少,血糖结果就越好。
医生说: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既要保证营养均衡,又要控制总摄入热量不超标。根据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2版)建议,按照每公斤体重25~30kcal的标准计算每天的能量摄入,再根据个人状况调整(详见下图)。
饮食控制不等于挨饿。过度节食容易导致低血糖及饥饿性酮症,还可能会发生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使血糖出现大幅波动,不利于控制血糖。如果长时间热量摄入不达标,还会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Q&A
误区三:“降糖食品”可以尽管吃。
医生说:控制血糖主要依靠降糖药物、饮食控制、运动、加强监测等综合措施。没有一种食物能像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般有效地降血糖。
我们常常听到说某种食物可以降糖,例如粗粮、杂豆、蔬菜等,其实这些食物只是血糖生成指数(GI值)较低,对血糖的影响较小,并非可以降低血糖。
Q&A
误区四:吃了降糖药或用了胰岛素就可以放开吃。
医生说: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的目的是控制血糖平稳,药物用量的调整也必须在饮食固定的基础上进行。
食物摄入量的多和少、升糖指数的高和低,对血糖的影响都不一样。
降糖药发挥作用的时间和时长,不会随着血糖变化而改变,如果放开吃喝会导致血糖波动较大。胰岛素注射必须与进餐时间密切配合,否则容易低血糖。
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切记定时定量进食。
糖尿病是一个“甜蜜杀手”,常常会引发肾衰竭、失明、心衰等并发症。在世界范围内,平均每7秒钟就有1个人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死亡。[1]
李主任提醒,通过干预生活方式,即饮食+运动+体重管理三管齐下,可以有效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即使是糖尿病病人,通过积极干预,也有机会逆转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专家介绍
李玉钟
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贵宾医学科主任
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
“南粤好医生”“岭南名医”
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三甲教学医院从事内分泌糖尿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在糖尿病血糖的精准控制和各种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领域经验丰富;具有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肾上腺和垂体疾病等娴熟的诊疗技术;能高效管理和治疗与生活方式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如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等疾病。主持省市级科研1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著作1部。
出诊时间:周二普通门诊周五周六早上VIP门诊
陈育
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
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从事内分泌及代谢专业工作10余年,在北京协和医院进修一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擅长本专业常见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代谢综合征、肥胖症、肾上腺疾病、性腺疾病、垂体疾病、高血压病、痛风、甲状旁腺疾病及骨质疏松等内分泌疾病的诊治。熟悉少见疾病如性早熟、性发育延缓、性功能功能低下、Turner综合征、矮小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McCune-Albright综合征、多发内分泌腺瘤病、自身免疫性多发内分泌腺病综合征的诊治。对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肾上腺危象有丰富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一VIP门诊周三五六普通门诊
任惠萍
副主任医师
擅长糖尿病及糖尿病急慢性各种并发症、妊娠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代谢疾病、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的诊治,对高血脂、高尿酸、肥胖症、高胰岛素血症、内分泌性高血压、垂体疾病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一四五六日普通门诊周二VIP门诊
科室介绍
东莞康华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是医院重点打造的品牌科室,包括两个专业,即内分泌代谢病和糖尿病肥胖体重管理,以“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打造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断、规范治疗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为“主体”,以内分泌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规范化诊疗为“两翼”的品牌学科建设。以先进的医疗设备,精湛的医疗技术,优质的服务质量,秉承国内先进技术和规范化治疗,与国内内分泌代谢疾病及糖尿病的学术前沿接轨,让更多患有内分泌代谢的病人受益。
医疗体重管理
扫码添加营养师预约咨询
往期回顾
医路同行,感恩相遇!——喜迎东莞康华医院16周年院庆
氛围感满满!多图带您“云参观”我院16周年院庆布置
浓浓关怀暖人心!我院开展义诊活动,为市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作者:内分泌代谢科万香桃
参考文献:[1]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IDFDiabetesAtlas,10thedn.Brussels,Belgium:2021.Availabl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