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纪】保密工作,你都做好了吗?
✦
保密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某一部门、某一单位的保密工作,既是保密人员的责任,也是全体员工的义务。每个人都要对自己接触到的国家秘密做到严格守护,不该说的绝不要说,不该提供的文件绝不外泄,保密工作大到国家,小到自己都非常的重要。下面小编带你以案说纪,谈谈保密防范工作“七不”相关规定。
✦
✦
►►►
简要案情
1.微信群、QQ工作群泄露疫情防控工作材料
案例:广西某某县疾控中心办公室主任熊某某、工作人员区某某泄露疫情防控工作材料问题。2020年1月26日,熊某某在未经审批的情况下,擅自将该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有关工作材料通过QQ发送到本单位QQ工作群。区某某发现这一信息后,随即将原文转发到其个人微信群,并被其他群内成员转发扩散,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2020年2月3日,南丹县监委决定对熊某某、区某某进行立案调查。
2.未按规定保密提醒导致涉密敏感材料外泄
案例:某区级机关干部路某在交付相关材料给招标代理公司时,未按规定进行保密提醒,招标代理人员戴某某将其中一份涉密敏感材料通过互联网上传并引发炒作。案件发生后,路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所在部门主要负责人王某某被责令深刻检查,招标代理公司相关责任人戴某某被扣发绩效奖金。
3.在微信群中发布工作秘密
案例:2022年6月,某高校工作人员倪某将1份内部敏感信息发布在微信工作群中,后造成扩散传播。案件发生后,倪某受到组织严肃批评教育,并被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
纪法提示
保密防范工作“七不”
一是居家办公不碰密。严禁将涉密文件、涉密计算机、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带回家中,严禁在家中谈论涉密信息,不得随意扩大涉密信息知悉范围;
二是网上办公不谈密。严禁在远程办公、移动办公、视频会议中谈论涉密信息及内部敏感信息;
三是使用手机不拍密。严禁使用手机拍摄、存储、传输涉密信息及内部敏感信息;
四是公共网络不传密。严禁通过互联网邮箱、即时聊天工具(微信、QQ等)方式传输明确标注密级的文件、明确标注不予公开的文件、领导指示批示、工作群中有关部署安排的聊天记录、个人信息、流调信息等涉及公众隐私的文件;
五是文件管理不泄密。加强涉密文件收发、传阅、使用、保存、复制和销毁的全过程管理,涉密文件要严格按照规定范围阅办,不得将涉密文件、资料带出办公区域,严禁在非办公场所打印、复制、扫描涉密文件资料;
六是信息发布不涉密。遵循“谁办公,谁审查”的原则,严格做好本地区本单位互联网门户网站、电子政务外网OA办公系统,微信公众号信息发布前的保密审查工作,严禁违规发布涉密信息;
七是场所消毒不失密。进行日常消毒时,要做好非涉密人员的监管工作,严防失泄密问题发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我们都是担当人、潇湘晨报
供稿:纪检办董海燕
下一篇:口罩如何临时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