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医院科研团队获大专项审批|超声二科医生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
心血管病医院科研团队获大专项审批
2022年9月2日,汕头市科学技术局发布公示,经过2022年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大专项+任务清单”)项目申报项目进行评审,我院心血管病医院陈业群副院长团队申报“主动脉夹层队列研究及数据平台建设”项目通过审批。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非常凶险的疾病,发病急、死亡率高,半数以上的患者可在急性期出现猝死,然而却鲜为人知。潮汕地区主动脉夹层发病率高,主动脉夹层列队的研究及数据平台的建立,从心血管专科角度探究潮汕地区发病率高的原因,从根本上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真正做到“上医治未病”。同时有利于推动疾病的快速诊断,救命于危急,让潮汕地区的居民长远受益,促使临床工作落地,推动学科发展。
自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项目启动以来,心血管病医院在医院的带领下,坚定不移地实施“打造一流医学学科”发展战略,集中资源,推进心血管内科和心脏外科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
2020年成为粤东地区首家广东省胸痛中心示范基地(标准版);
2019年成为汕头市首家中国房颤中心(标准版);
2020年成为汕头首家地级市房颤中心联盟,“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示范中心)”;
2021年成为国家级心衰中心(标准版),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培训基地。
目前年心脏介入手术逾6000例,已经成为粤东地区最具实力的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与粤东52家医院及卫生院建立了区域协同救治体系,造福粤东百姓。
近年来,心血管病医院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4项,市厅级236项,累计获得资助超1000万元;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3项;发表SCI论文61余篇,国家发明专利11项。此次,“主动脉夹层队列研究及数据平台建设”大专项通过审批,使心血管内科建设成为国内领先专科、广东省内具有区域引领示范作用的重点学科目标又近了一步,为我院的广东省高水平医院“登峰计划”建设添砖加瓦!
超声二科医生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
近日,我院超声二科黄聪主治医师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Materials》(2021年影响因子32.086)发表题为《SynergisticReinforcingofImmunogenicCellDeathandTransformingTumor-AssociatedMacrophagesviaaMultifunctionalCascadeBioreactorforOptimizingCancerImmunotherapy》的论文。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CaO2@CuS-MnO2@HA(CCMH)纳米复合材料的双向增强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ICD)疗法,以克服传统ICD诱导剂诱导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不足在免疫治疗的不利影响。
免疫检查点阻断(ICBs)已经显示出治疗多种癌症的巨大潜力。然而,只有少数患者(小于15%)可以从ICBs疗法中受益,肿瘤细胞的低免疫原性是其疗效受限的主要原因。而ICD已被证明是提高肿瘤细胞免疫原性的有效工具。
近年来,利用Ca2+超载治疗癌症受到广泛关注。作为第二信使,Ca2+对于维持免疫细胞活化和表型转化必不可少。新兴研究发现,肿瘤细胞中的Ca2+超载可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加速DAMPs的释放,如CRT和HMGB1。但由于细胞内固有的Ca2+调节机制,仅通过钙基材料提供Ca2+的治疗效果通常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有趣的是,现有研究表明线粒体Ca2+缓冲能力是细胞内Ca2+的重要调节机制。在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Ca2+调节功能丧失的情况下,即可通过外源性钙基物质实现细胞内Ca2+超载。另外,除Ca2+超载策略外,光动力疗法(PDT)也可以作为ICD诱导剂,但其常受限于肿瘤微环境的低氧水平和近红外光(NIR-I)的穿透深度。令人鼓舞的是,文献表明CaO2纳米颗粒在酸性肿瘤微环境中可以缓慢分解为游离Ca2+和O2。同时,研究发现PDT可诱导线粒体氧化损伤,进而破坏线粒体Ca2+缓冲能力。
受Ca2+超载和PDT逻辑整合潜在优点的启发,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免疫疗法。CCMH中的CuS纳米粒子在近红外(1064nm)照射下产生1O2,触发ICD的同时也破坏线粒体的Ca2+缓冲功能。同时,CaO2纳米颗粒与H2O反应生成大量O2和Ca2+,可增强CuS的PDT效应和实现肿瘤细胞的Ca2+过载,从而触发强有力的ICD激活。另外,由PDT诱导并从肿瘤细胞释放的氧化损伤线粒体DNA通过可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转化为M1亚型进而逆转抑制性的肿瘤免疫微环境。这项研究表明,CCMH可诱发足够的DAMPs释放和并改善抑制性的肿瘤免疫微环境。将该方法与ICBs相结合,可以提高免疫治疗效果,起到对机体的长期保护作用。
(上下滑动可查看更多)
黄聪,超声二科主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在读博士,汕头市青年博士联合会理事,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超声诊疗分会委员。2015年汕头大学医学院本硕连读毕业后就职我院。目前为科室病房小组及科研小组组长。2019年起攻读南方医科大学在职博士,师从南方医院影像中心主任许乙凯教授,结合分子生物学/药学/生物学/影像工程学等多学科技术,致力于纳米材料在恶性肿瘤的精准成像、靶向免疫治疗的系列研究。近3年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Materials》(IF2021=32.086,中科院I区)发表原创研究SCI论著1篇,以共同第一作者在国际著名期刊《ACSAppliedMaterials&Interfaces》(IF2021=10.383,中科院I区)发表原创研究SCI论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