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专科力量」舍小家顾大家,市一肾内科筑牢疫情防控与生命救援“双防线”!
疫情防控是命令
救治病患是责任
福州市第一医院再次勇担责任
调动全院医疗力量
助力福州疫情防控工作
这一期
一起走进
肾内科
战“疫”专科力量系列报道
#
肾内科
#
近期,福州市第一医院肾内科血透室外,前来血透的病人比以往要多了一些。医护人员们一边安排着工作,一边耐心地和等待的患者沟通。
因为疫情防控需要,肾内科一半的医护团队主动前往方舱、支援核酸采样和兄弟医院,科室的医护人员十分紧张。因为新收治的患者比以往多了许多,原本3个班次的血透已经“挤”不进病人了,为了确保患者的治疗,只能临时“加场”血透。到了凌晨,医护人员们还在加班加点。
肾内科医生钟小燕和血透室护士王婷通知患者做血透
疫情期间,福州市第一医院肾内科全员积极主动,彻夜奋战,筑牢疫情防控与生命救援“双防线”。
疫情发生以来,福州市第一医院第一时间组织医护支援方舱、核酸采样工作和兄弟医院。很多医护经常是晚上11、12点从医院下班,到家中短暂休息3、4个小时后,踏着星辰月光前往核酸采样社区,采样结束后再回到医院工作。连续十几天来,“三点一线”成为支援核酸采样医护人员们的常态轨迹。
一天下来,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们,衣服湿透了好几遍,手和肩膀都僵硬了。但核酸采样工作结束后脱下防护服,他们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医院的工作中。
福州市第一医院血透室,是福州市属医院中最大的血透中心,每天承担着近200位患者的透析治疗。在这里,每一次的血透都意味着生命得到了再一次的延续。需要血透的病人,很多都和医护并肩作战与“死神”赛跑过。
对于尿毒症患者来说,一周三次的透析治疗,是维持生命的重要保障。患者的治疗一天都不能“拖”,为了保证每位患者都能顺利、按时治疗,肾内科医护人员为了夜间的“加场”透析,全员待命,随时准备着。
血透室护士长张丽华安排科室工作
肾内科主任杨枫介绍,肾内科有病房危重病人及医联体转诊来急需处理的病人,有血透中心超负荷的工作,有抗疫的工作。工作内容多,人手不足。由于部分医护人员家离封控区域近,为了确保不被封控,每天能顺利到岗,科室留守在院的医生们主动提出,疫情期间不回家,吃住都在医院,做到24小时全利用。科内9名未外派的医生都住在医院,以备不时之需。
“想孩子了,就打个电话,通个视频,或者利用下班间隙匆匆回家看几眼。”短暂的相聚后,肾内科的医护人员们,又整齐地守候在医院。
为保障病人的生命健康,响应疫情防控要求,肾内科的医护人员们,听从号召,冲锋在前,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坚守岗位,彰显白衣天使的责任与担当。
福州市第一医院
肾内科简介
福州市第一医院肾内科是一个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院内重点专科,也是福州市重点专科,具有鲜明专科特点,是福州市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挂靠单位。目前肾内科的临床诊治、科研能力、对周边与基层的辐射能力均居福州市领先地位。
科室重点围绕着慢性肾脏病、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腹膜透析4个方面亚专科发展。
(1)慢性肾脏病中心重点探讨常见肾脏疾病的发病机制、综合防治和预防工作,积极开展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针对危险因素的社区干预,为预防慢性肾脏病和减少尿毒症的发生率为重要目标,并为政府防治慢性肾脏病提供科学依据。
(2)血液净化中心除外普通透析,还开展单纯超滤、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分子吸附循环治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不仅用于治疗严重的肾脏病,还经常用于抢救中毒、败血症、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
(3)腹透中心拥有腹透病房和设施完备的腹透门诊诊室,目前有维持性腹透患者100余例,开展朱白套管针穿刺置管术,及其他各种腹透治疗技术。
(4)血管通路,目前开展复杂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移植动静脉内瘘人工血管成形术、B超/DSA引导下动静脉内瘘狭窄球囊扩张术,切实解决了基层医院在血液透析通路方面的困难。
来源:院办
经市一医院综合编辑整理
扫码关注福州市第一医院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