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里长“蚯蚓”,会引起血栓,还可能癌变?这些高危动作你每天都在做…
现代人上厕所要带啥?
带纸是远远不够的!
怎么能少得了“通便神器”
但妈妈有没有叮嘱过你
不要一边蹲坑一边玩手机
不要老坐那不动
不然
腿上会长“蚯蚓”
你以为那都是吓唬人的话
殊不知“蚯蚓腿”是真的存在
它的学名叫做
↓↓↓
下肢静脉曲张
腿上的青筋像蚯蚓一样冒出来
影响咱们小腿的美观不说
皮肤轻轻碰一下都疼
有的人小腿甚至直接溃烂了
哪些人容易得“蚯蚓腿”?
又该怎么预防呢?
快随龙医君一起看看吧!
1
好好的小腿
为啥会长“蚯蚓”?
”
静脉血是要流回心脏的血,为了让小腿的静脉血能从低处流回心脏,我们的小腿静脉里有个至关重要的东西——瓣膜。
正常的静脉瓣膜就像“单向阀门”,它一关上血液就不能往下流了。但有时候“阀门”老化、年久失修关闭不全,从低往高回流的静脉血就会淤积在小腿,形成静脉高压,这就是下肢静脉曲张。
符合以下情况
更容易“中招”
先天因素:先天性脉壁薄弱人群(静脉曲张有一定的遗传性)。
后天因素:长期久站或久坐,从事重体力劳动,过度烟酒,长期服用雌激素和避孕药,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妊娠及肥胖等人群,下肢静脉曲张的风险更高。
年龄因素:年龄增长会引起血管老化,所以年龄越大患病的人越多。
有些人二三十岁小腿上就会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导致的红血丝,这正是发病的苗头,但因为不疼不痒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视。
还有部分人会出现双腿酸胀不适、踝关节肿胀、疼痛、腿部沉重、色素沉着、湿疹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诊治
情况严重起来就麻烦了
严重情况
静脉性溃疡,特别是在脚踝附近的皮肤溃疡,俗称“老烂腿”。
轻微创伤产生严重出血,特别存在于老年人中。
浅表血栓性静脉炎,可引起深静脉血栓,产生致命的问题。
在长期静脉溃疡中发展为癌或肉瘤,恶化率为0.4%至1%。
图片可能引起不适,请谨慎左滑
2
创伤小、出血少
这种恢复“美腿”的方式
可以有!
”
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包括压迫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方法可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但下肢静脉曲张随着时间延长会逐渐加重,保守治疗并不能根治。
手术是可以治愈的唯一方法。
传统手术
传统手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经典术式,至今仍广泛开展。
但这种手术伴随着不少风险:
要全麻进行;
可能出现切口部位感染、大量出血、青肿或疤痕;
可能导致隐神经损伤、足趾发麻、曲张血管团残留等;
复发率高。
术后瘢痕
术后残留血管团
新型手术
龙岗中心医院介入血管外科(静脉曲张门诊)采用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新型方法——
静脉腔内射频(微波)消融静脉闭合术
这种手术方式,是在超声引导下,将射频消融导管经皮肤穿刺口导入病变静脉。
在需要治疗的静脉周围,超声引导下注入肿胀液,使静脉受压排空残留血液,导管将能量以热能方式传递至静脉壁,使其收缩并闭塞。
消融微创治疗的优点
不需要全麻,无痛,术后恢复时间短,无需卧床,可立即下床走动。
创伤小(2-3mm切口)、出血少,术后疼痛轻。
不容易损伤神经组织,几乎不会产生感染,复发率低。
对于复发性病变、微小病变、严重溃疡性病变介入微创治疗更有优势。
3
小板凳准备好了吗?
预防秘籍来了!
”
\|/
①
避免长时间站立,可以预防下肢静脉曲张。如果工作必须站立,可以每隔几分钟交换一下支撑腿,常做抬腿和勾脚运动或一级弹力袜预防。
\|/
②
静坐时双腿平行不要交叉,每隔30分钟起来活动一会。
\|/
③
减少重体力劳动。
\|/
④
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如游泳、慢跑等可增强血管壁弹性。
\|/
⑤
保持正常体重可减轻双腿压力。
\|/
⑥
一旦出现静脉曲张,及时用二级静脉曲张弹力袜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最后叮嘱一句
如果已经出现静脉曲张相关症状
千万不要一直拖延
及时就医,找专科医生咨询
跟难看的“小蚯蚓”说再见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介入血管外科(静脉曲张门诊)
学科带头人
……
范义
主任医师,龙岗中心医院介入科主任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博士,遵义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有多年从事血管疾病、肿瘤疾病微创介入治疗。在下肢静脉曲张、下肢动脉闭塞、下肢静脉血栓、腹主动脉瘤等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End-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资料来源:龙岗中心医院介入血管外科范义
运营服务:晶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