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中心医院卒中中心打造国标级卒中防治体系
如果说党的十八大召开十年来,是大连市中心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十年,那么恰逢同期成立,现已年满十岁的卒中中心,既在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也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结果的一个最好体现。
“识别卒中早一秒,挽救大脑恢复好”。10月29日是第17个世界卒中日,一如既往,中心医院安排了内容丰富的主题宣传活动,其中一项便是在门诊大厅举办大型义诊活动。卒中中心主任、副院长陈东亲自参加,神经介入及神经重症科主任李迪、神经内二科主任彭道勇、神经外三科主任黄家明以及脑卒中管理办公室主任赵红玲等“重量级”专家为患者进行高危人群筛查,免费为患者诊断病情、评估危险因素,同时,医院脑心健康管理师现场为患者测血压、血糖、做健康宣教,个体化告知患者如何从饮食和运动等方面进行自我健康管理。室外虽已是深秋,室内专家组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精神却感化着每位患者的心,热情的服务也让前来咨询的每位患者暖若春阳。
自2011年起至今的十余年间,中心医院每年举行“世界卒中日”宣传及义诊活动,至今已有数以万计的百姓获益。
大连市首家“国家高级卒中中心”、辽宁省首家“全国脑卒中防治工程示范基地医院”、国家首批“示范高级卒中中心单位”、“高级卒中中心五星单位”、“国家卒中中心培训基地”……这些,只是大连市中心医院卒中中心成立十年来成绩单中的一小部分。自国家卫生部开始设立脑卒中筛查防治基地以来,中心医院迅速筹备完善,2011年在全市率先启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被卫生部正式授牌为“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十年间,医院卒中中心始终肩负“国家队”之责,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全力推进医疗资源纵横向整合,历经十年深耕与积淀,逐步建立起一个包含急性期救治、早期康复、二级预防、随访宣教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学科联合体系,并充分发挥城市区域医疗中心的核心和辐射作用,为滨城百姓打造出一个国标级的卒中救治体系。
快不断优化流程为卒中患者争分夺秒
在外人看来,卒中中心是一个整体,但是业内人士都知道,一个诊疗中心的建立需要多学科、多部门的付出,而且需要长时间的磨合,才能形成默契的配合。中心医院卒中中心同样也是如此,除了挑大梁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之外,还有包括急诊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康复科等十多个科室共同参与,各司其职。自卒中中心成立以来,医护人员就对卒中患者的救治流程不断优化,医院更专门开辟了脑卒中绿色诊疗区域。目前,进入卒中中心的患者,在预检分诊阶段,即启用脑卒中绿色通道;在检查检验阶段,安排专职健康管理师全程陪同;在评估沟通阶段,专业医师立即对患者进行评估,与家属及时沟通;在溶栓取栓阶段,溶栓药品24小时备用,取栓人员24小时值班待命;若诊断为脑出血,神经外科医生则会立即介入,24小时做好手术准备。
结合卒中患者特点和医院的实际情况,卒中中心为尽可能压缩患者救治时间,在流程方面进行了多项调整,比如卒中中心对接120信息化平台,将救治关口前移,患者在120救护车的路途中,相关信息已经传到医院,做到病人未到,信息先到;医院设置了脑卒中溶栓专用区域及专用床,放射科和检验科等科室为卒中中心设立专用设备;一键式启动卒中绿道,纳入先诊疗后付费信息化绿色通道系统……绿道流程畅通使得中心医院卒中就诊患者进入医院到溶栓药物应用的时间明显缩短,平均用时约30分钟,最短用时仅12分钟,远低于60分钟的国际标准,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中心医院卒中中心从建立那日起,就是医院的“一把手”工程,历届院领导都极为重视,通常都由副院长兼任中心主任,还成立了脑卒中管理办公室,协调各科室之间的工作,最终达到全院一盘棋的效果。
精深耕学科建设成为卒中领域领跑者
2003年,医院开展了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在国内卒中救治领域可以称得上是先行者,而且逐渐发展成为领跑者。作为国家“首批示范高级卒中中心”、“五星高级卒中中心”、“国家卒中中心培训基地”、“大连市脑卒中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卒中中心的多项排名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2022年,在全国排行榜中,大连的急救地图建设评比排名“全国第一”,高级卒中中心综合排名“全国第四”,而医院静脉溶栓单项排名“全国第三”。对此,院长袁宏给予了很好的表述:“如果卒中中心的成绩是“果”,其背后的“因”源于医院在学科建设方面的长期持续发力。”
与卒中中心建设关系最紧密的无疑是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两大学科,而这两个学科都属于中心医院的“经典”优势学科,神经外科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成为我市首个省级重点专科——在这两个学科的基础上成立的神经医学中心,不仅入选了大连市医学重点专科“登峰计划”中最高级别的“高峰”项目,而且是所有项目中唯一以“中心”名义和建制入选的。2021年,医院正式获批成为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大连区域分中心,此系东北三省首家,标志着大连市中心医院在神经系统疾病基础研究、疾病预防和临床诊治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东北领先水平。
中心医院卒中中心已经建立了由多学科联合组成的脑卒中筛查和防治体系,构筑了强大的脑血管病医疗团队,持续提高脑血管病的临床诊疗质量。目前,卒中中心可独立开展静脉溶栓、动脉取栓、颈动脉内膜剥脱、动脉瘤介入等先进技术,具有完备的脑卒中急诊急救绿色通道,从预防、治疗到康复,为患者提供了一站式的国标级系统防治平台。卒中中心各项手术业务数量持续稳步增加,各项指标均位居辽南首位,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广多措并举让卒中救治惠及更多百姓
卒中急救地图是脑卒中患者的“救命地图”,是卒中患者发病后、院前急救择院等需求的精准导航。在国家大力推广卒中急救地图的背景下,大连市于2019年7月正式发布“大连市卒中急救地图”,大连市中心医院作为卒中地图管理依托单位,与其他12家医疗机构成为首批卒中急救地图参与单位。2021年3月和今年6月,“大连市卒中急救地图”先后发布了第2版和第3版,目前参与医院达到24家,基本覆盖了大连市全域。
卒中急救地图致力于实现“三个1小时”的黄金急救时间圈,即发病到呼救不超过1小时,院前转运不超过1小时,入院到给药不超过1小时,这24家医院全部具备静脉溶栓能力,相当于在全域内串联形成了“1小时黄金急救圈”。作为地图的管理依托单位,中心医院健全地图管理机制,严格数据管理,组织大连市专家线上线下为地图参与医院进行多模式培训、质控,并进行多次现场督导,2021年,大连市卒中急救地图管理工作稳居全国第一,2022年截至目前连续9个月排名始终雄踞榜首。
远新平台新发展卒中中心未来可期
尽管卒中中心已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但是院领导与卒中中心医护人员并未满足现有成绩。院长袁宏表示,无论是中心医院,还是卒中中心,现在都已经处于一个新的历史机遇期,下一步必然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既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健康大连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袁院长认为,接下来一段时间,卒中中心发展面临多重利好,尤其是大连理工大学心脑血管医学研究院落户附属中心医院,以及医院整体改造提升项目的一期工程北院区综合楼即将开工建设,将会给卒中中心建设带来更高更大的平台和空间。
十月,大连理工大学心脑血管医学研究院落户医院。这对医院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医院将以研究院成立为桥梁和纽带,全力推进诊疗能力和科技创新的高速提升,研究院也将以学校新医科为依托和牵引,打造心脑血管医学领域科技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由于有了大连理工大学这样的高层次平台,医院希望能够引进全球顶尖人才的加盟。作为研究院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与内容之一,卒中中心也必将是未来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未来,医院将继续承担起公立医院的职责和使命,担当起示范高级卒中中心的责任和义务,结合大连市的脑卒中防治的实际情况,加强与区域内各级医院的合作,更好地为滨城百姓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有温度的医疗服务。
文化宣传部王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