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博士谈养生 | 立冬养生好,一冬病不找
今宵寒较昨宵多
一点禅灯半轮月
黄叶丹枫客里过
秋风吹尽旧庭柯
立冬
立冬,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个节气,亦是冬季的起始。“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之状态。俗话说:“立冬养生好,一冬病不找。”立冬养生得当,整个冬季平安度过,来年方可身体壮。冬季养生讲究一个“藏”字,那到底什么是“藏”?怎么“藏”?“藏”什么?
不要着急,让治未病科主任马界博士来为大家一一解惑。
立冬·生活起居之藏
良好作息
冬季白天短,白昼为阳,夜晚长,夜晚为阴。作息强调早睡晚起,随着太阳的升起和降落来调整作息,每天要保证7-8个小时睡眠时间,尽量做到比春、夏、秋三季的睡眠时间要长。早睡有利于阳气潜藏,迟起则利于阴精蓄积。
衣着恰当
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既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
立冬·饮食之藏
冬季饮食以保温御寒、滋补、防燥为主,可多食山药、红薯、马铃薯、栗子、核桃等益肾养精的食物,多食黑芝麻粥、山药粥、板栗粥、核桃百合燕麦粥等养生粥。
入冬以后,天气逐渐寒冷,且我国北方地区天气干燥,应增加食物热量,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摄入,少食生冷、燥热之品,少吃葱、辣椒、韭菜等辛辣之物,以免导致便秘、鼻衄等。可多吃大枣、芝麻、干姜、红糖等温中散寒的食物,多吃萝卜、梨、苹果、柿子等润燥食品,还要注意多喝水,合理搭配,补充人体维生素需要。
同时冬季进补宜根据地域及个体体质差异选择食物,北方地区天气寒冷,宜进补牛、羊肉等温补之品;南方地区气候温和,应进补甘温之品,如鸡、鸭、鱼类;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高原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为宜。
一膳一饮推荐
黑芝麻粥
用料:黑芝麻25g、粳米50g或按此比例搭配。
做法:黑芝麻炒香后研粉备用;将粳米淘净后,与黑芝麻粉入锅同煮,先用旺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煮至成粥即可。
功效:补益肝肾、滋养五脏,可以美容养颜乌发,还可以补钙养生,更能减肥抗衰老,而且年轻夫妇可作为孕前调理的很好食疗方。老少皆宜,除了冬季养生,大家平常也可以给家人常煮来喝。
当归生姜羊肉汤
原料:羊肉100克,当归15克,生姜30克,或按此比例配料,盐适量。
做法:羊肉切成小块,除水后撇去浮沫。当归洗净,生姜去皮切片。将羊肉、生姜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同煮,大火烧开后,小火再煮1个小时,然后加入当归煮30分钟,捞去当归,再改旺火煮沸,加盐、少量黄酒调味,喝汤吃肉。
功效:温阳散寒、养血补虚。可以补充机体的营养,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尤其适合于肾虚引起的腰膝酸痛、畏寒乏力、失眠多梦、面黄萎黄、头晕目眩、阳痿、月经不调等。冬季经常食用具有很好的滋补功效。
立冬·运动之藏
民谚有“冬季动一动,少闹病一场;冬季懒一懒,多喝药一碗”之说,指出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实践证明,长期坚持冬季锻炼的人,很少患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冻疮、感冒等疾病。
我国自古也有“冬练三九”之说,因此,冬季天气虽寒,也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持之以恒进行运动锻炼。冬季锻炼要避开大风、大寒、大雪、雾露天气,要注意预防感冒和冻伤,尽量选择室内运动,推荐选择重视呼吸运动的古典功法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
立冬·中医保健之藏
立冬节气重在养肾,既要顾护肾阳,还要滋养肾阴,平衡阴阳才能健康。养肾可以重点按摩或艾灸以下4个穴位,持续一段时间,才会有保健效果。
肾俞穴
定位:在人体的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保健方法:两手搓热,用手掌在肾俞部位做上下擦动的来回按摩,每次50-60下,持续10-15分钟,左右两侧同时或者交替进行,直至腰部从里往外微微发热为宜。按摩肾俞,温补肾阳,对于改善肾虚腰痛、精力减退具有良好保健效果。
神阙穴
定位: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
保健方法:双手叠加,顺时针打圈按摩该穴5min后再运用灸盒温灸15min,具有较好的温热感最佳,适合阳虚体寒、腹痛、痛经者采用。
涌泉穴
定位:在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是肾经的首穴。
保健方法:用右手中间三指按摩左足心,用左手中间三指按摩右足心,左右交替按摩60-80次,直至足心发热为止,每天早晚按摩1次,可温补肾经、益精填髓,改善因肾阳不足、四肢不温症状。如果条件允许,浴足20min后再按摩效果更佳。
太溪穴
定位: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和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保健方法:正坐或平放足底,用拇指、食指紧捏脚后跟的皮肤,右手按摩左脚,左手按摩右脚,做向外拉提的动作,每捏3-5下,提拉太溪穴1次,以感觉微微胀痛为度。
特
别
推
荐
我中心开设特色冬季养生项目-改良火龙灸,火龙灸是通过在背部督脉与膀胱经给予益气升阳药点火升温再结合手法导引的方式以激发经气,具有温、通、调、补之功。
●温:以火攻邪,祛寒、散滞,促进血液循环;
●通:疏通经络,改善心脑供血;
●调:平衡脏腑气机,调节神经机能,暖宫调经;
●补:扶正祛邪,补益强身,激活免疫系统功能。
适应症:腰背疼痛、畏寒、手脚冰凉、下肢沉重、神疲乏力、免疫力低下、痛经、带下、月经不调、内分泌失调、更年期提前等一系列亚健康症状。
治未病科简介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治未病科集治疗、预防、保健、养生于一体,为全国慢病(亚健康)中医健康管理规范化服务创建单位,下设马博士亚健康调理工作室、体质辨识门诊和传统疗法综合病区,秉承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核心理念。
1、头晕、头痛、耳鸣、失眠(由颈椎病脑供血不足引起);
2、手脚麻木冷痛(四肢循环障碍);
3、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肥胖病、失眠、月经不调、黄褐斑、青春痘等(因脏腑功能失调带来的多种慢性问题);
4、畏寒、反复感冒、慢性疲劳综合征(亚健康问题)。
咨询电话:028-60163692
{特别提醒:治未病中心电话已更新,请各位病友记得惠存!}
清风朗月,不期而遇
喜欢我们的内容就请点赞吧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指导:马界(治未病科)
供稿:范丹(治未病科)段媚灵
美编:周诗宇
远志博学厚德精业
医院地址:成都市青羊区四道街20号
咨询电话:028-69060666
急救电话:028-68890120
夜间咨询:028-68890202
医院官网:www.sc2zyy.com
医院官方微博名称: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
预约挂号:
1.“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服务号”微信公众号上预约挂号。
2.天府医健通、天府市民云、华医通App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