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发现下肢静脉血栓 79岁老人化险为夷
血栓就像血管里的“格格巫”,是堵塞血管的罪魁祸首之一,不容小觑、严重可危害生命。那深静脉血栓是怎么形成的呢?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近期,兴义市人民医院血管介入科应用多项介入技术成功救治一位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脉栓塞高龄患者,患者及家属对兴义市人民医院医生的精湛医术表示赞赏。
老人在四年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并未引起重视,近期在受凉后出现胸闷、气促并伴有发热咳嗽,来到兴义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治疗。入院后,结合症状和体征不排除老人有肺栓塞的可能,在血管介入科会诊和完善下肢血管彩超和肺动脉增强CT检查后,证实了这一判断。经血管介入科为患者实施溶栓治疗后,造影显示大部分血管均已开通,术后第一天,患者的下肢水肿已消退,第二天,胸闷、气促等症状便逐渐缓解。
徐应明副主任介绍,血管、介入医学具有不开刀、操作简便等特点。有人形容它是现代医学园地中的一朵美丽奇葩。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其诊疗范围大、治疗难度高,在人体中探幽入微,既能扭转内科药物对改变组织结构无能为力的窘迫,也能避免外科手术对机体大刀阔斧的伤害。所以,介入已经成为今天医学界的“新宠”,同时介入治疗则是与内科治疗、外科治疗并驾齐驱的第三大临床治疗,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与学科性。
随着血管介入技术的开展,为了更好的对介入患者精细化管理,血管介入科主要开展如胸腹主动脉夹层或动脉瘤(覆膜支架置入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支架置入术)、食管癌(食道支架置入)、子宫肌瘤(介入栓塞)、肝硬化门体分流(TIPS术)、肾动脉狭窄、凶险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预留球囊栓塞)、肝癌(灌注化疗栓塞)及下肢深静脉血栓(腔静脉滤器置入/取出)、巨大肿瘤供血血管栓塞、各类出血性疾病(大咯血、消化道出血、肝破裂出血等脏器出血)、各部位脏器血管栓塞等急、危、重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活检以及一些手术并发症处理等,也能开展经典的外科手术,如急性动脉栓塞(切开取栓)、腹主动脉瘤(人工血管置换)、外伤致血管断裂(自体血管移植、人工血管移植)、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剥脱)、下肢静脉曲张、肢体血管瘤切除等外科开放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