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丨学会养“阳”,天气再冷也不怕“虚”
今日立冬
广东小雨夹冷风
早上起来凉飕飕~
我国民间常常
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
不过
广东可能只是进入了半个冬天
别看现在有点冷,分分钟回温
尽管气温低了又没完全低
但在中医看来
冬季始终是阳气损耗较大的季节
比如说:
情绪容易陷入emo
整个人都变得有点“虚”……
因此
我们应该学会调理阳气
扶正祛邪
让自己充满力量!
中医学认为,肾脏在五行属水,为阴藏,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人体阴阳之根”。
冬天天气寒冷,寒与肾相应,最易伤害肾的阳气,同时也会损及脾阳,也就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
一是容易发生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阳痿遗精等阳虚疾病;
二是肾阳气虚又伤及肾阴。
肾阴是一身阴液的根本,阴液对人体起滋养濡润作用,肾虚便会水亏,人体得不到阴液的滋润,便会出现咽干口燥、烦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此外,由于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肾阴不足,骨髓便得不到濡养,就会出现失眠健忘、头昏耳鸣的等问题。
“
那么立冬应如何养生?
人们多从饮食、起居、运动及精神等来调养。
首先,进补:
冬季的饮食调养遵循“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传统,冬令进补是我国数千年的习俗。
其次,保暖:
起居方面要早睡及避免过早起床,穿衣要防寒保暖。
但要提醒的是,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风寒邪气反而易于侵入。
再者,补气:
古人认为出太多汗会耗阳气,所以要避免剧烈运动、大汗淋漓。
我们可适当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如跳舞、弈棋、画画、练书法、欣赏音乐等,这样可以使得神气内收,利于养藏,同时也可消除冬季低落情绪,振奋精气神。
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均与人体的阳气有关,脾肾阳气虚,正气则虚,邪气则盛。因此扶正气,就要扶养脾肾阳气。
除平时饮食及适当口服中药调养外,中医认为,温补者,莫过于灸法,灸者,乃艾之火攻,能壮人阳气,益人真阴。
“灸”就是平时我们说的艾灸。
天气转凉,人体的阳气也顺应季节的变化而潜藏于内,养生保健也要注意护好阳气,越早通过艾灸调理阳气,扶正祛邪,越会起到强身健体、提高抵抗力的作用,就让那些阳虚疾病随风而去吧!
至于如何“艾”一回呢?
在此,华工附六院(南海医院)中医治未病科的艾灸专家为大家推荐以下方法:穴位贴敷、脐灸、火龙灸及隔姜灸,这些中医特色疗法,对扶养我们的阳气特别有效。
此外,要注意有些情况,若人体有气滞痰瘀,则要通过中医的针刺、拔罐或刮痧等方法,必要时结合内服中药,把阻滞的经络疏通一下再进行艾灸,这样效果会更好,就可避免所谓的“上火”现象。
总之,
八卦乾为首,立冬寓意有,
阳刚诸阳会,扶阳疾病走。
▎▏▍▏▋▎▍▏▍
专家简介
周慧萍
副主任中医师
佛山市杰出青年中医药人才
硕士研究生
擅长运用中药结合中医特色疗法调理人体亚健康状态,在治疗消化道疾病、各种痛证、妇科疾病、失眠、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征、乳腺疾病、皮肤病等有丰富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
周一、二、四、五全天、周三下午
出诊地点:1号楼3楼F区中医治未病科378诊室
联系电话:13823447737
专家简介
黄深荣
副主任中医师
1996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擅长小儿及成人体质调理,运用中药、针灸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内分泌疾病、失眠、痛症、妇科病、皮肤病等常见病,及肿瘤病的中医调理。
出诊时间:
周一、三、四、五全天、周二上午
出诊地点:1号楼3楼F区中医治未病科375诊室
联系电话:13590550610
专家简介
陈玟安
主治中医师
硕士研究生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和暨南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从事中医针灸、康复工作10余年,擅长运用各种针法(调神健脾法、醒脑开窍针法等)、灸法(麦粒灸、热敏灸等)、穴位贴敷等外治法治疗脾胃病(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月经病、乳腺增生、失眠、过敏性鼻炎、美容美体(痤疮、黄褐斑、肥胖症等)、皮肤病(荨麻疹等)、面瘫、中风后遗症、焦虑抑郁状态、孕前调理以及亚健康调理等。
出诊时间:
周一、二(全天)、周三上午、周四、五(全天)
出诊地点:7号楼健康管理中心212诊室
联系电话:18025978134
医疗新动态,持续关注不掉队!
供稿丨中医治未病科黄深荣
责编丨梁筠仪
声明:
1.如需转载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原创图文,请在后台联系小编处理;
2.除标注原创的图文外,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图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因来源不详,而无法标记来源和署名的,版权仍归原作者;
3.凡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图文侵害到相关著作权所有人,或原作者不希望转载,请及时联系,联系邮箱:nhyyxc@126.com,我们将予以删除。
4.本文仅为医学科普,不作商业宣传。
点亮“在看”让更多人知道
202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