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 隐匿的中风杀手!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
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房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根据数据显示,75岁以上老年人,10个人中间就有1个房颤患者。大量饮酒、吸烟也会增加房颤的发病风险,其他诱因还包括:劳累、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过量摄入咖啡因、缺氧、电解质紊乱、严重感染及某些药物的影响等。
75
10
1
房颤是由于心房快速而不规则电活动导致的。发生房颤时心房颤动的频率在350-600次,主要表现为心律绝对不齐、脉搏短绌、心音强弱不等。大多数患者在房颤发作时出现心慌、胸闷、气短,部分患者还可以出现头晕、晕厥发作,后期可以表现为无任何症状。
350-600
房颤的确诊主要来自于
心电图诊断
,例如常规的12导联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远程心电监测等等。没有心电图的证据是不能确诊房颤的。
12
24
房颤的危害
1、每5个脑卒中患者,就有1个与房颤相关。房颤持续48h以上就可发生心房附壁血栓,左心耳是最常见的血栓附着部位,卒中风险增加5倍。
2、心衰和房颤常同时存在,形成恶性循环,心力衰竭风险增加3倍。
3、心肌梗死风险增加2倍。
4、房颤增加认知功能下降、阿尔兹海默症、血管性痴呆的风险。
5、降低生活质量,给社会和个人造成巨大经济负担。
—本文科普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