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七旬老人患乳腺癌|注意乳房保健,守卫乳房健康
近日,我院普外科接诊了一名78岁的老年女性,其左乳出现肿物3年余,由于肿物不痛不痒,该患者一直未寻求诊治,随后肿物由起初桂圆大小逐渐增大为成人拳头大小,遂来就医,经普外科甄乐锋副主任医师查诊后,患者确诊为乳腺癌。幸运的是老人接受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切口愈合良好,目前已顺利出院。
CT显示肿物位置
手术情况
术前
术后
左图:术前患者左乳肿物如拳头大小(为避免视觉不适,图片已作打码处理)
右图:医生施行根治性手术后,效果良好(为避免视觉不适,图片已作打码处理)
2021年12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报告显示我国女性平均预期寿命已突破80岁,比全球女性平均水平高4岁。
乳腺癌是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恶性肿瘤,也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老年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递增,其中一个发病小高峰就是在65-75岁。数据模型显示:预计到2030年,我国65岁以上乳腺癌患者的比例或将从16.4%提高到27%。
由于老年患者常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内科合并症,脏器功能代偿能力差,对手术、麻醉及化疗药物耐受能力不足,发生治疗相关并发症风险较高,因此如何做好二级预防至关重要。
二级预防是指
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
即通过普查,尽早发现疾病线索
并在其症状出现或临床诊断前
终止疾病的自然发展过程
早期筛查便是此类预防的主要措施,
特别针对风险较高的特定人群,
可明显降低其患病率和病死率。
根据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2022年版),建议一般风险人群乳腺癌影像筛查的起始年龄为40岁。
从18岁开始就应该进行乳腺癌相关知识的宣教和乳腺查体。
对于高危女性,根据患癌风险的不同,需要提前进行影像筛查:推荐携带高外显率有害突变基因的健康女性,筛查起始年龄提前至25岁;对于有乳腺癌家族史的高危女性,开始筛查年龄应比家庭中确诊为乳腺癌时年龄最小者小10岁,但应≥25岁。
乳腺癌的筛查是一个长期的、定期的、习惯性的工作。一次筛查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乳腺癌患病的可能,不能完全放松对于乳腺疾病的警惕。尤其是,两次筛查间期仍然可能发生肿瘤,这种“间期癌”通常发展较快,生长迅速,预后较差。所以,一方面,广大女性应该规律接受乳腺癌筛查;另一方面,在两次筛查的间期应该时刻关注乳腺,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专家简介
甄乐锋
普外科乳腺专业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
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乳腺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乳腺肿瘤内科分会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乳腺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乳腺微创重建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门医学会乳腺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参与市科技局课题7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篇,曾获江门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擅长: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手术,乳腺癌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特别是保乳保腋窝手术,包括标准保乳、整形保乳、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等。擅长乳腺癌的辅助治疗和解救治疗。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
出诊地点:门诊楼二楼外科门诊2号室
来源:普外科甄乐锋
一审:普外科郭永学
二审:宣教科何洁兰党委办公室陈升
三审:赵鹏洲
往期回顾
市人大调研组到我院开展医院建设发展调研
这个梗~您一定一定要知道!
市
世界传统医药日——宣扬传统医药,国粹中医你知多少?
“脱皮瘙痒,心理负担……聊聊皮肤上顽固的“牛皮癣”银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