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快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间质性肺疾病专病门诊开诊啦!
长期“咳、喘”,除了想到哮喘、慢阻肺,您还会想到什么呢?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个“隐形杀手”——间质性肺疾病。
56岁,男性,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
间质性肺炎治疗前后对比
这类疾病发病后,可导致肺部炎症、结构毁损、瘢痕形成,晚期时也称为肺纤维化,就如同新鲜丝瓜变成了老丝瓜。目前已知有200多种不同类型疾病可引起间质性肺疾病。
保护肺
致病原因
01
•结缔组织(风湿)疾病相关的间质性肺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02
•药物相关的间质性肺疾病(如抗肿瘤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环境相关的间质性肺疾病(如过敏性肺炎、尘肺等)、结节病;
03
•原因不明的间质性肺疾病,即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如特发性肺纤维化、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等)。
间质性肺疾病示意图
专家建议
患者应切实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部分间质性肺疾病在治疗后病情可得到有效控制,部分类型可恢复良好,就诊和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01
•选择擅长间质性肺疾病的医生,更能保证诊疗效率;
02
•规律就诊,定期复查,与医生充分沟通交流,避免引起严重后果,疾病早期复查间隔为3-6个月,疾病晚期或急性加重期,每个月或更短时间进行复查;
03
•加强自我管理,遵医嘱合理用药,监测药物不良反应,不擅自停药换药,保持良好心态和健康生活方式,避免感冒等。
诊疗专家
李志伟:主治医师、医学博士,毕业于原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呼吸研究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间质性肺疾病亚专业负责人。四川省医学会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间质性肺疾病专业学组委员,全军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间质性肺病学组委员。曾执行刚果(金)国际维和、援鄂抗疫等多项任务,获西部战区“先进个人”表彰及全军优秀技术人才岗位津贴。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1篇,参编专著1部。
擅长:间质性肺疾病、慢性咳嗽、慢阻肺、哮喘的诊治以及支气管镜相关操作。
门诊时间:每周二上午
监制:高渝敏
审编:龙秋帆
责编:赵芝洪
编辑:汪学金
作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周宏苗田张悦
刊期:第560期
来源:本号原创
投稿邮箱:hcxzrmt@163.com